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等一系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开启了金融科技——Fintech时代的来临,这无疑为金融行业和科技行业带来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增长整体回落、步入改革与结构调整期,传统银行将告别过去“高枕无忧”的时代,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面对客户需求的逐渐觉醒、技术革新的推动助力,以及监管机构的开放包容,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应运而生,为传统银行提供了破局之策,并将推动金融交易的惠普、增值、高效、安全、低廉。

传统金融机构:全面的互联网化转型

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逆的。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行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金融科技革命。传统金融机构应该加快转型步伐,从内部管理和经营策略进行重要调整。

在过去,传统银行或许还能将互联网作为业务和渠道的补充,填补其服务长尾客户的空白。但在未来,数字渠道将逐渐成为客户的首选,竞争者将利用互联网不断推进资金端和资产端业务的创新,推动金融交易的全面互联网化。因此,传统银行必须明确互联网化转型的战略定位,完善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组织架构和资源整合,并逐步向独立子公司转变。同时,传统银行应全面变革其运营模式,实现业务流程线上化,金融服务场景化和运营模式化繁为简。

在“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间的边界日渐模糊,所有的产品开发都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而所有的服务入口会进一步整合,金融服务将嵌入各类高频交易场景,随时随地满足客户的资产和资金需求。因此,传统银行必须深化与各类渠道和场景的外部合作,积极展开同业合作和异业联盟,如招商银行与广东网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网金控股”)进行外部合作,打造“小企业E家”,构建灵活、开放的互联网交易型平台生态。

未来,互联网交易型银行业务大量、高频、碎片化的特点也对传统银行的IT战略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立线上交易平台和大数据动态风控体系所需要的技术支撑,对于银行而言将是非常巨大的成本投入。为提高IT系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传统银行应使用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实施其IT部署。另一方面,线上化的大数据风控的实现,也需要银行加强与外部的数据和技术合作,探索云风控等创新模式。

随着未来互联网和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还应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和生物识别等技术,进一步提高IT系统的智能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金融科技:实现大数据云风控服务

如今,支付、保险、借贷、征信、财富管理、众筹,甚至是零售银行和房屋中介等,金融科技几乎正在被应用到金融领域的各方各面。

随着传统银行逐步向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转型,Fintech时代的来临,金融科技企业为银行搭建基于云技术的互联网交易型平台。

线上化的风险管理是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关键能力之一,而现阶段国内多数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对大数据风控技术的应用尚不成熟。其风控模式更多关注的是静态的风险预判,原因在于中小银行科技水平和风控能力相对较低、数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也存在缺陷。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利用其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发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风险评估与动态风险监测,向各交易平台输出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加强跨平台的风险管控能力。通过提供多维度的跨平台交易记录等数据报告,帮助银行交叉核验投融资者的资质与潜在风险状况,降低风控成本和提高效率。

对于金融科技企业,其核心角色是提供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基础设施,并通过技术创新帮助金融机构不断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应重点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技术建设:一是加强云服务能力,以满足交易型银行体系快速增长的数据存储、转移和管理需求;二是建设统一账户体系,提升互联网金融交易,尤其是跨平台交易的效率和安全,为数字货币的产生建立基础;三是应积极探索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金融交易领域的应用,实现交易的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构建真正高效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生态体系。这将是互联网交易型银行体系下金融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与价值体现。

充裕的资金和资产渠道来源,是提供交易服务的关键。作为“交易平台的平台”,金融科技企业应当建立与社会渠道的连接,如电商平台、企业平台等高频的交易场景平台。通过提供资金入口和资产创设等合作,拓宽平台的资产和资金来源,进一步化解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资产或资金头寸不足的问题,优化全社会的金融资源配置,并将平台的服务渗透到客户的生活和生产之中。

作为金融科技运营商,网金控股拥有领先的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能力。其中,网金控股已经建立面向金融服务为核心的大数据管理平台;拥有广泛的行业合作资源,覆盖金融、通信、电力、电商、地产等多个行业。同时,凭借平台的互联网风控和模型分析能力,让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获得大数据支撑和流量引入、快速辅助决策、挖掘更多优质的互联网交易资产,以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

监管机构:帮助银行实现角色过渡

金融科技与世界金融体系紧密相联,中国在世界范围实现引领,快速成为全球最大市场。技术对于金融科技升级与净化金融系统的时代特征尤为明显,在中国目前所形成的巨大市场中,将长期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以数据为基础的金融环境中,金融机构或平台在进行风险管控、为交易双方提供信息交互时,采集、分析和使用了交易双方大量的信息数据,而信息数据是互联网交易型银行时代的核心资产。监管机构应该监督金融机构,切实保护投融资者、特别是融资者的信息安全。

为此,一方面监管应当明确金融机构或平台对交易双方的信息保护义务,明确披露信息与保密信息的标准;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应与工信部等部委合作,制定明确的平台技术审核和信息审核标准,建立完善的防火墙、数据加密、灾备等网络安全设施与管理制度。从而使金融机构或平台在“硬件上”具备保护信息安全的技术能力,在“软件上”落实信息安全保护的规范和行为准则。

在互联网交易型银行体系中,对传统经营模式的颠覆最大,实现了对长尾客群的覆盖,数据化的资产获取,银行角色从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的转变。过去,银行一直作为信用中介角色,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运营架构和管理机制,信息中介的转型将会是对其能力的重大挑战。监管机构应该发挥其维护金融稳定、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的职能,明确金融机构的信用中介职能,帮助银行实现角色过渡。

第一,监管可以负面清单形式明确信用中介机构的行为规范;第二,监管需要强化对信用中介机构的风险管理的监管与要求、细化风险管理标准;第三,监管需要加强对信用中介机构的信息技术监管、完善技术门槛;第四,监管可设置过渡期,在过渡期间针对暴露问题完善监管要求。

除此之外,监管机构还应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导包括数字货币、征信体系等基础设施的搭建,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打下技术根基。另外,以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促进金融健康发展为目标,以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为原则,打造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新时代。

从“互联网+”模式到信息技术创新,Fintech时代的来临,将引领金融行业价值的重塑,促进行业智能化发展。同时,在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的机遇与挑战下,国内传统金融业将扬帆起航,构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全新生态,进入金融科技深度发展期。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