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元宵节刚过,相信大家都收拾心情带着全新的目标开始了工作。企业也一样,不论去年有多少酸甜苦辣,网贷行业的企业都踏上了新的征程。不知道多少CEO心里都有一个小目标:盈利。

这绝对不是一个小目标,优质资产获取成本高、理财获客成本高、还要承担隐形的“本息保障”成本,网贷行业的盈利太难。

多数平台都有一座金矿 今年盈利其实不难

俗话说,“成功总有办法,失败总有借口”,脑洞就是来的那么快。春节刚过就传出某平台使用7.5亿“质保服务专款”购买理财产品的消息。7.5亿,按理财产品较保守的4%年化收益计算,一年赚3千万。收益算谁的?没说。你猜。

“质保服务专款”就是以前的风险备用金,被投资者认为是保命钱,却被平台用来买理财赚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就是这个平台带头掀起“质保服务专款”的改名风。现在大家知道了,这个“专款”原来还可以买理财。

两年前,担保模式开始淡出之后,风险备用金俨然成为了网贷平台的标配,不少平台的风险备用金已经过亿,甚至过十亿。

有人说区区三千万算什么“金矿”?!可能也就是这个级别的平台一个季度的运营成本。但是,如果是十亿呢?

什么?全吞了?不可能,“专款”有银行监管呢。

其实,完全有这个可能。

这笔巨款到底算谁的?平台能不能占为己有?

在网贷行业里,风险备用金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按一定的比例收取以及平台自身的投入构成,在出现比较大的系统性风险或逾期时,启动风险备用金,对投资人进行先行赔付,通过风险备用金保障投资人的投资本金和利息。

早期风险备用金都是存放在以平台名义在银行开立的活期存款账户中,余额情况平台以银行出具存款证明的方式进行信披。现在这笔资金大多由平台通过商业银行进行托管或存管,银行定期出具存管报告。

从存款证明到银行存管报告,形式变了,使得备用金和平台自有资金实现分离,资金使用更透明和规范,但本质一点没变,钱完全归属于平台,平台拥有支配权。

银行之所以与平台开展备用金存管业务,主要是冲着拉存款和收费去的,但因为是活期账户,拉存款的意义不大,于是升级为存管业务,收点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银行没动力对资金的具体的来源和流向进行核查。信用背书?银行是绝对不做的。

上述平台的存管报告里说的很清楚:“我行仅对质量保障服务专项资金的实际进出情况出具存管报告,我行不承担资金来源及投资安全的审核责任。贵公司与基础业务相对方产生的经济纠纷由贵公司自行协商解决,我行不承担任何责任”

“存管”这个模式是网贷平台将平台风险备用金等存放在第三方机构的账户上,第三方机构并无义务监督资金流向,平台可以随时提取这些存放在第三方账户的资金。

法律界对风险备用金的归属定义很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吴景丽曾在《人民法院报》的署名文章中表示,平台上的风险备用金属于平台支配,是平台依合同向借款人收取的管理费,平台为实际的所有权人。

就是说平台完全可以单方面改变资金用途,不需要投资者同意。

上述某平台的行为,完全合法。

风险备用金的水到底有多深?

风险备用金被认为是平台在不担保的情况下,最有效地保障投资者利益的手段。投资者普遍将其作为选平台最重要的一个标准。

成立两年,成交700亿,风险备用金10亿,注册资本1个亿,年化收益率9%至14%,这个平台你投不投?

决定投资的朋友,不好意思,你们投资了e租宝。

我们选择2016年两个月内的问题平台做了个小统计,绝大部分都有风险备用金。

p

这是什么鬼?

有风险备用金不等于平台靠谱。这只是有限偿付的手段。与一般担保法意义上的担保不同,平台并不承担全部的担保责任,只是相对程度的风险补偿。

风险备用金模式的鼻祖,就是英国老牌P2P平台Zopa。与之相比,国内平台很多地方做的不够。首先,根据该平台的拖欠率和违约率等历史记录、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环境变动,以及当前的未偿还贷款余额等,估算出可能的索赔金额是多少。这个数额与风险备用金的余额做对比,才能知道风险备用金的“抗风险”能力有多大。例如Zopa风险备用金余额与可能的索赔金额之比超过200%。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用于预测可能索赔金额的参数是动态的、不断调整的。其次,请第三方独立机构对其风险备用金进行情景测试,以评估风险备用金在各种违约率下的抗风险能力。为避免平台自身夸大其风险备用金的保障能力,应当由第三方独立机构对其进行评估,除了能使投资者客观地了解风险,也能使平台自身在风控方面多一重监督。

国内平台很少严格地按上述方法去做,备用金收取和偿付,主要靠经验或者拍脑袋。而且风险备用金模式还有个死穴:怕大额借贷标的逾期。风险备用金对小额分散的个人信贷平台有一定意义。大额企业借款,标的多为上千万甚至数亿,一旦几个标逾期,备用金只够个零头。

虽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风险备用金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对平台来说,风险备用金模式存在三大法律风险:

(1)因归集资金进入平台账户,可能被认定为资金池业务;

(2)垫付逾期借款,可能被认定为变相提供担保;

(3)垫付后平台相当于受让了债权,而且风险备用金余额不足时,平台也可能以自有资金补足,这样会使平台脱离信息中介属性,而具备信用中介功能。

平台对这块其实也头痛,但是作为重要风险背书之一,现在还是不可缺少的。

目前平台的合规改进主要体现在“更名潮”,将风险备用金改名为“质保服务专款”,明确了资金用途。但就上面三个法律风险来说,是一点用都没有的。

把“专款”买理财,也正是说明风险备用金太鸡肋,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平台要提高资金利用率。而真碰上大笔逾期、挤兑事件,风险备用金又捉襟见肘。

风险备用金最终走向何处?

网贷平台风险备用金的存废争议很大。

之所以说今年各大平台可能挖到这个“金矿”,正是因为有监管压力,存在强制取消的可能。一旦强制取消,这笔钱大概率为平台所用。

但还有说法认为风险备用金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有效手段,不应废除。

作为P2P平台的元老和标杆,我们来看看Zopa是怎么做的。Zopa的风险备用金叫做“Safeguard”(没错,和舒肤佳同名),在2013年推出。和国内平台不同,这笔钱是归属于所有投资者的,由非盈利性的信托机构P2PSLimited保管,类似信托基金。

其实国内也有平台采用了类似的做法。某老牌平台以合作机构的名义独立开设保证金账户,实现了资金的隔离。

但这远远不够,合作方多少还有些藕断丝连,资金仍然不属于投资者。

Zopa的做法可以借鉴,平台可委托独立的第三方以信托基金的形式运作这笔资金,把资金归属权出让给全体投资者。这也许是风险备用金合规改进最好的一个方向。

但是,好好的一座金山扔了,平台愿意吗?独立的第三方真的能独立吗?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是,这笔钱最后真的进平台口袋了。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