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何治国和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丛林在2018年发表在NBER的工作论文名为“区块链冲击与智能合约”(Blockchain Disruption and Smart Contracts),文中讨论了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合约可能会给经济带来的影响。

文章讨论了关于区块链(blockchain)和去中心化账簿(decentralized ledger)的定义、描述与应用。学术界对此意见并不统一,存在诸多版本,但是大家都普遍认为其技术核心是“去中心化的共识”(decentralized consensus)。学界普遍认为区块链于2008年被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Bitcoin: A peer-to-peerelectronic cash system”一文正式概念化,并通过加密货币比特币得以实施并受到关注。区块链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支付、贸易与其融资行为等商业活动中。Yermack(2017)总结了区块链的工作原理,他认为所有区块链旨在创建一个数据库系统,让各方能够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共同维护和编辑,而无需个人进行中央控制,所以可以防止篡改。因此,区块链架构的一个明确特征就是它们能够以一种相对有效的方式维护对事物状态和事件顺序的统一观点,也就是达到了共识。与区块链定义的多样化不同,关于智能合约的定义则比较清晰。智能合约指的是一种根据不确定事件的共识自动化实施、强制自我执行和防止篡改的数字合约。区块链等去中心化记账技术(decentralized ledger technologies)由于具有去中心化共识以及低成本、防篡改算法执行(tamper proof algorithmic executions)的特点,因此扩大了签约空间并促进了智能合约的创建。

与此同时,由于产生去中心化共识的过程,涉及到信息分配,所以必然会改变信息环境。本文分析了去中心化是如何提高信息的有效性以及区块链的典型特征如何重塑行业组织和竞争格局。在传统世界中,由于柠檬市场的存在,很多合约都无法达成,产生了逆向选择的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产生了诸多真实的信息,使得逆向选择问题得到了解决。以Green and Porter(1984)不完全监督重复博弈为例,在真实商业社会中,部分厂商难以根据产品质量收费,仅能通过产品价格吸引客户,因此高质量的产品得不到开发。但是智能合约解决了此类问题,消费者可以根据产品的质量付账,因此优质的厂商也可以进入市场,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厂商进入门槛,故而增强了市场进入,鼓励了竞争,这不仅仅减轻了信息不对称,还提升了社会福利与消费者剩余。

然而,信息被全部观测并非“百利而无一害”。在传统世界,由于信息的不可观测,现有厂商往往担心竞争者偷走了其市场份额,因此通过价格战来赢回客户。但是在区块链世界,由于全部信息可被观测,寡头之间的价格战等类似的行为就会减少,因此,区块链可能会鼓励共谋,尤其是在共识产生的过程中。但是整体而言,作者认为区块链可以维持更大范围经济产出的市场均衡。

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区块链技术对政府监管的影响。反垄断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共谋是寡头进行垄断的方式。政府监管由于区块链防篡改性和及时性的特性,因此其得到的监管数据不存在虚假汇报与时间滞后的问题,进一步,政府机构可以以较高的频率监督共谋与市场失灵等问题。此外,区块链还可以用来执行反垄断政策,比如采用分离共识产生过程,仅让最终用户达成共识,仅允许厂商使用智能合约与用户签约等手段,进而减轻共谋问题。

作者:王新程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生;原文来自何治国和丛林发表于NBER(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的工作论文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