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传统观点认为,银行在度过6月“中考”后,理财产品收益会回落。但今年情况有些特殊:直到7月中旬一些银行理财产品也维持了6月末的水平,保持了较高收益。

P2P收益诱人银行理财预期收益居高不下

从上个月开始,不仅几家国有控股公司纷纷推出了互联网投融资平台,一些担保公司比如兴农融资担保、三峡担保等担保公司也推出了这样的平台,比如“惠融通”、“众利贷”、“贷贷兴隆”等。

从资金流向来看,这种模式属于P2P范畴,为急需资金的企业提供了一条融资渠道,同时也为寻求较高收益的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理财选择。

这些网络金融产品,年化预期收益率低的也有7.5%,高的甚至可达10%。这些产品很多一经推出,就被迅速购买一空。

面对新兴理财,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保持了“坚挺”。以兴业银行一款理财产品为例,6月24日,直销银行J款产品46天投资期限的年化收益率为6.0%,昨天推出的45天投资期限产品收益率也为6%。

甚至有些银行还上调了收益,6月20日重庆农商行某款投资期限接近180天的理财产品收益为5.9%,而昨天推出的投资期限相差不多的产品,收益率还达到了6.3%。

一系列数据也证明,今年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并未出现回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继续维持较高收益。

比安全性银行理财产品更放心

投资者在关注高收益的同时,也要关注新型网络金融产品的风险。而银行理财产品在发行数年后,不管是柜面购买、网银和手机银行购买账户资金都保证了安全,且大部分中资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都实现了预期收益,在投资安全性上更有保证。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