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一、平台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经济中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

    (一)平台经济:网络效应、赢家通吃

平台模式的代表有阿里的电商平台、腾讯的社交平台以及苹果的操作系统平台。平台经济的支柱是平台法则,平台法则的基础则是网络效应,包括同边网络效应和跨边网络效应。当平台达到一定规模后,网络效应会越发明显,平台各方的用户会越来越多。平台法则适用于许多行业,并非互联网行业所特有,只是信息技术让网络效应实现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规模更大。

平台法则下,通过平台连接的各方增长会促进己方和对方持续增长,但这种增长不是外在力量的驱使,而是自然的内在推动,这样,平台多方主体共同构建起遵循良性循环机制的系统。同时,多者愈多、强者恒强的平台法则带来赢家通吃的市场格局,市场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此,客户基数和市场份额往往成为互联网公司争夺的首要目标,甚至盈利模式的重要性都排在其后,通常是先抢到用户、做大基数后,再优化商业模式、构建商业闭环。

平台法则最有意义的地方就在于,无论平台连接的哪一边市场规模扩大,该边市场在提升自己话语权的同时,也赋予了平台企业更多的话语权。平台经济的核心就是,平台企业通过设计制定平台规则,巧妙掌控双边市场内部及其之间的互动,在提升双方实力的同时提高平台自身的价值。平台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资源和信息的整合和交互,平台型业务的竞争不再是两个企业的竞争,而成为围绕着每个平台企业、各方用户良性增长、价值链条完备有序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平台商业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完善的、成长潜能强大的开放型、包容性的生态圈,让利益相关各方彼此交流互动,共同实现价值的提升。

  (二)流量与入口

平台经济的特点决定了规模为王,对互联网经济来说就是流量为王。在吸引流量的过程中,平台企业往往采取免费、补贴等多种策略。比如,阿里淘宝、腾讯QQ采取的是基本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策略,嘀嘀、快的采取的是同时补贴乘客和司机的策略。

流量的来源是入口,获取流量首先要获取入口。同时,只有在做大流量后兑现流量,完成从用户到客户的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商业价值。所以,平台企业要致力于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活跃度,改善用户体验,增加用户黏性,提高用户迁移成本,将平台的范围和领域延伸和深化,引导用户转向价值增值产品和服务。比如,支付宝内嵌余额宝,微信内嵌嘀嘀打车,前者在淘宝平台购物消费的基础上增加了金融理财功能,后者在社交平台基础上增加了日常生活服务功能,这些都是有利于现有平台网络效应和协同效应进一步发挥的增值产品和服务,既增加了原有用户黏性,又开拓了新的用户,从而有效提升了平台价值。

除了一些完全虚拟的商品和服务(比如网络游戏中的虚拟商品),线上流量的商业价值终归要通过线下的消费、服务本身来实现。线下各种行业、产业、商品和服务林林总总,人们喜欢拥有多种选择,同时也往往偏好于轻松便捷地做出选择、消费产品和获取服务,因而需要对多种需求和选择进行整合。线下这种整合的代表是万达平台,而线下实体的线上化则使这种整合的效率更高、范围更广、使用更便捷。移动互联时代,受限于移动终端,平台企业更应建立并强化单一便捷的入口,集成并整合入口后面所能提供或展示的产品和服务应用。

(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产业形态

互联网企业利用已有平台将触角伸向金融领域,并且将金融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场景,比如腾讯理财通、京东白条、阿里快的,分别将理财、信贷和支付等金融业务,深度嵌入到社交、购物、打车等生活场景,加之去金融载体的作法(不需要实际使用银行卡,银行账户也被屏蔽在互联网之后),掌握甚至垄断相关入口,拉近了用户与平台的距离,却无形中拉远了用户与银行的距离。一旦适应了、习惯了网络生活的新一代人群成为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虽然金融的本质没变,但对他们来说,金融是否还意味着银行就不敢断定了。对于银行来说,运用平台思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目前来看至少存在如下选择或尝试:

一是金融产品电商平台。传统金融基于对金融产品的专业优势和深入理解,通过搭建金融产品电商平台,帮助资金供求各方在互联网上直接匹配。由于具有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金融产品电商模式与传统商品电商模式一样,完全符合平台法则,这就成为陆金所等金融产品互联网平台、P2P平台模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二是非金融产品电商平台。传统电商行业具有比较复杂的价值链,需要专业的经营管理能力。银行发展非金融产品电商平台目的不在于与阿里、京东在电商领域竞争,其更为看重的是平台沉淀的交易数据、供应链数据和挖掘到的金融需求。但是,由于平台法则赢家通吃的效应,当不具备构建生态型平台实力的时候,传统金融机构也许应考虑怎样利用现有的平台,与现有的领先平台合作。而且,电商只是经济商业行为的片段化截取,虽然是非常重要的交易行为,却并非全局性、全景式的视图,所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也是片面化的。从这点看,银行电商并不一定代表通向未来的正确方向,中短期看银行也许应该拼电商、获数据、抢渠道、拓商圈,但中长期看,寻找更全面的信息获取入口和更好的客户接触点,也许才是更重要的。

三是社交金融生活服务平台。社会生活和社交圈是每个社会人无时无刻不需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交平台拥有天然的流量入口。移动互联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消费行为串联起来,大大增加了平台范围和用户黏性。银行,特别是综合金融集团,客户基数巨大,服务范围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具备开展社交化经营和圈群化客户关系管理、成为社会生活多方需求整合商的天然优势,其信用中介的身份也契合这种整合的需求。比如,交通银行香港分行为客户特别定制微博生态系统,提供最新最热门的好友微博及资讯供客户分享,客户可以分享交流理财资讯和心得,通过构建客户财富圈,增加客户黏性、提高客户活跃度,通过社交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由客户经营客户、由客户服务客户。平安立足于社交金融,围绕客户的“医、食、住、行、玩”生活场景建立五大门户平台——壹钱包、天下通、一账通、医健通、万里通,把金融嵌入生活,把生活融入金融,致力于满足客户综合化生活需求,推动非传统金融客户转化成为金融客户,将竞争力来源从其本身扩展为围绕平台所连接的生态系统。

四是线上线下协同。O2O的要点在于构建商业闭环,关键节点是支付。对于银行来说,由于具备支付的基本功能,O2O主要是指电子银行和物理网点的融合与协同。金融自身的信息和数据属性与互联网属性高度一致,这使得银行业务线上化的信息、数据留存与处理更加方便高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电子银行作用的应有之义,在此基础功能之上,电子银行应当努力在产品、入口和平台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提高智能化、交互化水平。产品方面,不仅要匹配收益和风险,还要方便友好、简单快捷,直击客户痛点,开发杀手级产品。入口和平台方面,银行坐拥大量客户,拥有巨大流量,下一步应当整合客户的银行卡和账户,加强身份管理,改善登陆接触体验,实现自有线上入口单一化、平台功能多元化,客户通过一个接口进入即可享受一揽子金融服务,通过单一介质即可实现多种金融功能。同时,优化外来接口的导入,在保证产品直接快速抵达客户的同时,沉淀相关数据,构建数据闭环,维护自身利益。

对于物理网点转型,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由支付结算为主转向营销服务为主,由业务处理为主转向应用体验为主,并引导线下业务自助化、远程化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人工成本,这个方向的代表是智慧网点。同时,通过线上信息搜索、获取、整理和与客户的实时交互,高效引导、有序组织不得不在线下受理、或者在线下体验更好的业务,比如线上预约排号、线下排队办理,线上搜寻信息、线下考察贵金属的实体展示,改善服务体验。并且,为复杂性、风险性的业务提供面对面的沟通渠道和场所,帮助解决信任和风险难题。

但另一方面,线下实体已成为O2O的宝贵资源,银行也许应进一步考虑利用物理网点紧密连接日常生活的条件,增加客户与银行的接触,把客户留在银行,或者说是增加银行与客户的接触,把银行留在客户身边。也许银行未来不再只是单纯考虑降低网下承载负荷,减少人们在网点的时间,而是想方设法增加人们在网点的停留,当然这个停留时间不是痛苦的等待时间,而是让人们感到愉悦的时间,而且,这种停留不一定非要限于专业化的金融业务,也可以是与银行业务正相关的其他社会生活活动。银行业务与其说是一种产品,不如说是一种服务,客户购买的不只是商品,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期望和体验。对此,商业银行应当大力营造真诚守信、尽职敬业的服务文化,培养和树立全心全意服务客户、满心满意为了客户的情感和理念,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努力争取客户的信赖和托付。

对此,我们可以观察新加坡银行的实践(具体可参看笔者另一篇文章《新加坡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的实践与启示》,发表于《中国城市金融》2013年第10期)。新加坡华侨银行网点效仿零售店面模式,无论是门面装修还是店内设计,都一改传统银行的模样,客户走进银行感觉像是踏入明亮宽敞的苹果专卖店,可以自由浏览、触摸和咨询产品问题,使客户在进行银行交易时也能享受购物般体验。这种紧追潮流的布局,从一开始就改变了年轻群体对银行的印象,去银行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反而是一种美妙的体验。从华侨银行对其营业部的名称定义为Store(商场),而非Branch(网点)也可见一斑。华侨银行2009年开办星期日家庭银行业务,将工作时间调整为11点开门、晚7点关门,以更好地对家庭提供金融服务。开办以儿童名字为户头的储蓄账户,在网点举办“小小创作家工作坊”活动,邀请动画专家现场教授小朋友学习描绘万能储蓄宝,让儿童从小就了解和体验华侨银行的金融服务。新加坡星展银行DBS Remix分行,白天是一家具备全面银行产品与服务的分行,晚上则举办理财和青年创业等相关知识讲座,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提升知识和拓展人脉的平台,通过提高年轻客户参与度与到行率,有效增强了客户黏性。

当然,新加坡城市国家、社区化生活等特点可能更适用这种社区银行模式,而且新加坡银行开展类似服务,更多还是应对同业激烈竞争的考虑,而非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选择。但这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不管是应对同业竞争还是跨界竞争,金融都应当围绕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账户和产品,去除工具性,提供深化、广化、人性化、生活化的服务,回归人性和生活服务本身。这一点与互联网思维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二、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从数据到价值,从本地到云端

(一)数据价值

爱德华·戴明说过:“我们信靠上帝。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这句话在美国流传极广,反映了美国人对于数据文化和数据管理哲学的推崇。不妨举个例子看一下从数据到价值的链条:

100是一个数字,我们无法知道它的具体所指;100千克是一个数据,表明是一个重量;王小二体重100千克,这是一个信息,描述了一个事实和状态;和王小二的身高、年龄相比,100千克的体重超过了正常标准,这就上升成为一个知识;通过分析王小二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和收入情况等,商家向他推荐游泳卡或网球卡,或者更进一步,商家发现王小二经常浏览关于费德勒的网页,那就向他重点推荐网球卡,这就升级为价值了。当然,数据的价值不仅仅限于商业价值,只是商业价值体现最为直接。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存储技术、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切事物都可以被数据化记录、沉淀和分析,包括各种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文本数据、音频数据、视频数据,信息数据、交易数据、行为数据、关系数据,我们正迎来大数据时代。不是说有了互联网才有了数据分析,而是互联网让数据的搜集、获取、挖掘和结果呈现更加高效快捷,数据分析预测对于满足用户需求和提升用户体验的价值更加凸显。比如,阿里小贷、京东供应链融资的信用分析、风险评级和信贷工厂,沃尔玛的商品货架分析、麦当劳个性化优惠券的定向推送,这些都是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和计算能力提升基础上,对数据分析的深入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已经积淀了大量客户数据,形成了基础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库目前主要是为运营性系统保存、查询数据,而且分布在各个专业条线,标准不一、相互独立甚至彼此矛盾。下一步应当将数据库升级为企业级数据仓库,以数据分析、决策支持为目的来组织存储数据,打通数据孤岛,完善数据治理,加强数据挖掘,整合数据分析,提供精准快捷的风险分析,为目标客户主动推送定向、精准、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积极运用大众社交等外部平台,搜集和分析目标客户数据,进一步挖掘和洞察客户个体特点、生活习惯、消费偏好和特殊需求,主动为客户提供精准的一整套交互式服务方案和个性化定制服务。

(二)云计算和云平台

计算能力成为一种可以传送的服务,这是信息技术领域又一个重要的创新和变革。云计算的出现,把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变成了可以方便获得、按需所取的网络服务。不同于单机计算和本地软件,云计算可以提供几乎无限的运算能力,这也为我们带来了几乎无限的想象空间。

当前的一个情形,美国联邦政府已经规定,所有新建的政府信息系统必须优先考虑云平台。对于银行来说,大量的内部业务系统是否也可以考虑云平台?当前大力推进的后台集中,除了人员设备的物理集中,是否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逻辑集中,将后台处理转移到分布式云端?

未来的一个情形,一个人、一个经济主体在社会中的所有行为都被数据化记录在网络上,并以格式化的数据形式存储在云端,那就相当于建成了这个人或这个主体的全景信息视图,任何得到授权的机构都可以搜索并获取他真实丰富的信息,不仅仅是商业信息,还有社会信息。一旦信息完全透明,对金融来说,必定又意味着一个新世界的到来。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