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截至8月底,支付宝旗下余额增值产品“余额宝”年化收益率已徘徊在4.1左右。

有观点认为,余额宝不能长久。实际上持此观点的专家不在少数,今年初,CCTV证券资讯执行总编辑、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发表的一篇题为“取缔余额宝”的博客文章,曾激起舆论的广泛热议。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金融仅仅停留在货币市场当中——他们通过构建很高的收益预期和方便的互联网通道,把老百姓的存款从银行吸出来,制造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紧张(供不应求),拉高存款利率,然后再以协议定存方式把钱存给银行,并从中渔利,监管部门应该制止。

从目前现状看,今年以来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稳步下滑。随着年后银行业的资金需求放缓,同业存款利率也开始下滑,余额宝“不能长久”之说愈发甚嚣尘上。

从被吹捧为“高收益神话”到被贬为“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余额宝在市场和监管的双重压力下迅速跌下神坛。可是即使破5,余额宝照样是银行的梦魇。很多银行酸溜溜地讲此类“存款”应该有存款准备金、余额宝流动性有问题以及互联网技术安全问题等等。

面对“余额宝”等互联网基金的挑战,银行也在马年吹响了收复失地的号角,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反扑愈发凶猛。马年伊始,银行纷纷推出类似余额宝的银行“宝”,希望夺回搬家的巨额存款,不仅如此,银行还借助P2P网贷市场发力竞争,但效果明显不如余额宝。

余额宝依旧在稳健发展,据天弘基金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余额宝在累计申购笔数、累计赎回笔数等方面,均远远领先银行宝。

在笔者看来,作为银行,应该谦虚地向余额宝学习,至少体现在五个方面。

金融方案的设计

余额宝成功的秘诀在于贸易+增值+互联网贸易金融方案,余额宝的客户基本也是淘宝、天猫客户,据了解现在已达3亿多户,这是他们的客户源,也这是他们发展的基础。

而且余额宝的收益是在客户买卖货物当中产生的。余额宝只是分了一杯羹,而不是强迫或变相收取的,小客户的资金绝大部分用来买卖生活用品,这是生活必须的。

目前,银行单个产品很多,创新也很快,主要分为支付类、融资类、理财类。但集合在一起形成金融方案的少之又少,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从事金融方案的人才缺乏。

创新金融方案这样的人才需要在银行多部门工作过的复合型人才,加强金融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复合人才培养。金融专业知识的主体性和从属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管理与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工程与金融的复合型人才;金融与法律复合型人才;跨行业的金融复合性人才。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融入国际金融的步伐,加强国际金融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的合作。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全球一致的业务规范和取向统一的管理法规,又能够把国情、特点与国际惯例结合起来,并能够从全球视角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国际化人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和迫切。

金融业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最广、与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同时又是一个最具有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的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加强金融法规建设、规范金融行为、完善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竞争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健全监管体系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大力加强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满足各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要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另外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和专业认证考试,都要加强职业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培养。提高金融人才综合性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操守在成熟的金融市场里显得很重要。这方面我们还很薄弱,要形成一个强势的约束机制,加强这方面的课程学习和培训。

二是没有体现金融方案的重要性。

很多银行还停留在金融单个产品创新上,认识严重不到位,很多人认为银行产品雷同、仿制多。结果导致为了完成总分行的任务,基层机构不得不依靠信贷关系硬搭配的方式进行销售,但客户使用频率低,稳定性差。

三是创新金融离开实际。

目前很多创新产品卖不出去或者讲效果不好,与市场严重脱节,设计金融时缺少调研、论证,现在的金融已进入个性化时代,我们要根据目前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单个客户群的经营现状,设计金融方案。

服务客户精准

余额宝定位于服务80%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客户,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帮助百姓实现低成本的、便捷的、清晰易懂的网上理财,让用户哪怕只有一块钱也能理财,也能享受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的生动实践。

宝粉们习惯于用余额宝直接网购支付、还信用卡、缴水电煤、话费充值,及进行12306火车票购票支付等。而银行对这样的小客户往往放在遗忘的角落。这样的客户资金少,投资其他项目也比较难,再加上他们也没有投资经验,对其他项目感兴趣的也很少。

互联网金融方案最适合这类小客户群体,而银行没有吸引小客户的平台,而且银行单一产品很多,形成精准金融方案的少之又少。

每个银行背后都掌握着几亿不等的用户群,很骄傲,实际上如果银行只做供应链融资的话,他们也不同意,所以这就是鱼和熊掌的问题了。银行们做电商前,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有多少的用户,对于银行电商而言,一切都是零,用户的需求才是真正需要了解的。只有在了解用户需求后,跟本身有的用户数据进行匹配,才是银行电商真正用户量。

笔者认为,设计金融方案不能坐在办公室,找准客户需求是基本要求。一是要多方面了解客户的需求,包括支付需求、融资需求以及科技水平,再回到办公室形成营销计划书;二是多部门联动,打全面战,而不是游击战,单枪匹马,大家一起商量营销计划书,拿出草稿;三是再回到客户当中,经过多次上下结合才能有的放矢,形成合适的金融方案,营销才能达到效果,客户才会欢迎。

在人才方面,现在银行拥有大批精英人才,懂财务分析、熟悉银行风险控制的人才多如牛毛,但了解市场、了解客户的凤毛麟角,与客户交流顺畅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国有银行客户经理依靠原有客户资源,不用出门,对上级推选的金融产品,实行“硬塞”或搭车的办法推销给企业,对上面设计的产品,是敢怒不敢言,大的全国股份制银行上面创新多,但适应市场差,客户经理往往靠关系吃饭,靠表外业务吸收存款。

余额宝的低成本

余额宝条件低,费用单一,只有0.63%,明显低于银行,余额宝即使收益低一点,也无碍其发展的脚步。纵向比较来看,余额宝自成立日至2013年末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9%;截至今年3月31日,余额宝自成立日以来平均年化收益5.2%,高于货币基金在以前时间的业绩表现。

去年年底钱荒和今天年初的春节效应下,市场利率飙升带来了产品收益的攀升,这是非常态的,目前余额宝的收益并不是在“下降”,而是向正常水平“回归”。从横向比较看,截至3月31日,余额宝自成立以来日每万份收益总值为430元,一直在货币基金中排名居前,且波动较小,收益表现稳健。

2013年全国银行业资产为151万亿,但利润为1.38万亿,资产利润率一直不高,人员多、固定资产投资大是其主要原因。

在笔者看来,银行应该创新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金融、通过多途径收集客户数据,并进行详细分析,对客户风险评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大力筹备批发金融方案平台建设,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的营销模式,尽量减少人力成本及固定资产投资,提高效益。

快捷的用户体验

互联网给客户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余额宝增利产品只要通过其支付宝就可以方便办理,而银行相对手续要多。

相比较而言,互联网的平台和思维使余额宝拥有了简单、透明、公平、快乐的产品气质,借助互联网的技术,用户可以轻点鼠标、滑动手机、7*24小时操作、收益每日可见,极大突破了传统理财产品的用户体验。

银行为了自身安全考虑,设计的程序烦琐,办一次业务,多次登陆系统,多次在柜面按打分器,网银“看上去很美”,证书下载麻烦多,网银上锁关卡重重。

而电话银行往往转接多次才能接通人工服务等等,电话银行业务的服务质量、效率和简便性比在一般柜面业务中受到顾客更多的关注。不可否认的是,电话银行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百姓,省去了排队的烦恼,但是确实在目前的一系列调查中显示,电话银行的操作程序比较复杂,各种服务及专有名词让普通人听起来很陌生,从而让公众使用起来感觉并不太方便。

此外,一些银行的服务热线耗时过长,是不是也意味着让老百姓在使用时要掏更多的钱?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客户的使用,据了解大约80%的人对此很有意见。对此,银行应在高科技手段使用、合同条款上做到简单明了,要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告诉客户,让他们用得方便,放心。

高效的配置效率

银行电商从初步意见到最终拍板,估计也是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讨论。而且从电商平台的模式、规模、资金、人员等都需要时间来决定,所以等到产品真正上线,市场环境可能已经变得相当陌生。

事实告诉银行人一个教训:互联网的产品跟银行产品是有很大的差异,前者是立新创意快,后者是稳。

2013年6月,阿里余额宝上线,开始狂转金融领域;随后百度也不甘示弱,12月份正式上线类似产品;2014年1月份,腾讯微信的理财通也快马加鞭上线了。

三家互联网巨头的产品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产品的调研与上线,背后靠的是什么?因为互联网公司懂得互联网产品的时间性,互联网产品必须要用最短的时间来实现,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让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P2P平台践行的是长尾理论,以充分的信息及竞争的定价实现金融资源的自主、最优配置。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经营模式变革的P2P平台,具有传统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

面对效率方面的劣势,银行应大力开发批发金融方案平台建设,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的营销模式,尽快提高办理业务的速度。同时加强银行内部机构整合,真正由以产品为中心改革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机构设计、业务流程的新模式,这样才能不怕余额宝、不怕互联网企业做金融。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