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互联网金融今年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已较明确,主要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促进发展,二是监管规范。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鲶鱼效应”激活了市场,为银行业变革注入了外来动力。为应战互联网金融,近期多家银行都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在回击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同时,也给了百姓更多的投资选择。
今年以来,金融业的两件事备受瞩目:一是春节期间中诚信托的30亿元产品刚性兑付,监管当局的救援避免了违约,实力较强的匿名机构为之提供资金,将风险暴露重归表内,避免了信托业的“雷曼事件”,但其引发的争议至今未绝。二是互联网理财持续“虹吸”银行储蓄存款,一个匪夷所思的数据是,1月份银行业投放贷款达到1.3万亿元,社会融资总量达到近2.5万亿元,而银行业存款负增长9400亿元。在追问“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同时,许多人关心“钱到哪儿去了”。有人把中国式的“货币迷失”归罪于“宝宝”们。
银行存款去哪儿了
从资金争夺和分流来说,能直接感受到以“阿里系”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突袭,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商业模式的挑战是现实的,短时间沉淀资金就能冲击万亿。马云说,“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兴支付工具的革命性变化确实已成为传统银行的现实挑战者,今年1月全国银行业存款负增长9400亿元,广东、北京等省市都出现两三千亿的存款负增长。
从江苏省来看,银行业存款虽然增长了500多亿元,但主要是农村金融体系内增长较多。来自江苏省农联社的数据显示,今年在大小银行都喊“钱紧”的时候,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居民储蓄存款破天荒地增长了700多亿元,对冲掉企业存款的下降,仍有500多亿的净增长,“农民有钱了,成为支撑全省银行业存款的中流砥柱。”江苏省农联社副主任顾士新认为,主要是春节返乡因素,资金从城市“上山下乡”,拉动了农商行的存款上规模,农民投资渠道狭窄,与城市居民一窝蜂买理财产品相比,其理财意识淡薄,对理财产品认同度低,所以返乡资金大量存在农商行。
去年岁末,江苏省银行存款年关冲刺最高峰值时逼近8.8万亿元,今年1月份以来,各地都反映资金增长乏力。许多银行往年这时候能增存五六百亿元,今年遭“腰斩”。苏南某市一大型国有银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往年这时候全市存款要增长400多个亿,而今年到目前全市是负增长200多亿元。从分流渠道来说,除了互联网金融,还有春节前后股市蠢蠢欲动的脉冲式上涨分流资金,以及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和黄金销售,社会资金总量就那么大。理财产品现在都把年收益率做到了8%,有的银行还搞贴水式吸储,先付利息,“有奖储蓄”重又抬头,都在想办法“抢钱”。而春节长假期间,国际黄金市场上涨,一些银行电子纸黄金交易活跃,这些都必然分流存款。
多位银行业人士认为,今年以来,居民手持现金增加是银行存款下降的另一个因素。从年初曝出违约风险的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事件到如今,已出现多起信托理财类的风险事件,中国式兜底机制让监管者每每在危急时候都会扔“救生圈”,但每扔一次“救生圈”,都会让资金持有人的手更紧,无论是家庭还是企业,更重视“现金为王”,手持现金量增加,都不愿意主动释放资金,这加剧社会资金紧张和资金价格上涨。1月份信贷投放量虽然在万亿以上,但“相对全社会的资金饥渴来说,投出去的钱就像一盆水泼到烈日下一片滚烫的沙石上,很快就被吸干。”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裴平这样打了个比方。
互联网倒逼银行改革
春节以后,“央视评论员大战余额宝”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此高论者“不是危言耸听地告诉人们一个重要的事实”,说余额宝哪里只是冲击银行?它冲击的是中国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冲击的是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当余额宝和其前端的货币基金将2%的收益放入自己兜里,它就成了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小散们把钱投入余额宝是吸鸦片上瘾。它向公众输送一点点蝇头小利,为自己赢得了巨额利润,同时让全社会为之买单”,号召要取缔余额宝云云。一石激起千层浪。此论一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迷茫者也有之。无论怎样,银行们和“宝宝”们都受到了巨大震撼。
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反垄断和尊重市场的力量是未来改革的重要指引。特权、无知和自负才是市场的天敌。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互为左右手,本不对立。但特权和偏见才是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敌人。互联网对金融、传媒等传统产业和人们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革命现实地冲击到传统垄断阵营“固化的利益藩篱”。“宝宝”们聚集了小散们的几千亿资金,打通了过去机构才能分享的货币市场,实现了高议价的基金收益。它动了传统银行的奶酪,挖了低息储蓄存款的肉,但对百万亿计的垄断性银行体系尚不构成颠覆性冲击。传统银行本应以更博大的胸襟让利储户,参与竞争,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从容应对,而不必自乱阵脚。全社会都要做新生事物的“接生婆”,而不是“棒打鸳鸯”,硬把传统与现代对垒交手,把可以共同开发的“蓝海”市场,拼杀成惨烈的“尸山血海”。
一位学者前不久连说了中国金融业的两个“对不起”——银行业(低利率和高利差)对不起人民,人民币(超发和不断降低的购买力)对不起人民。现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打通散户与货币市场基金的隔离,以余额宝代表的“黑马”在死水微澜中放了几尾鲶鱼,通过“鲶鱼效应”来激活昏昏然的市场,给百姓投资理财提供一些新选择通道,并倒逼银行业让利给老百姓。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对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余额宝们,先是年初有央行副行长刘士余的表态支持,而全国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对于余额宝等金融产品肯定不会取缔,过去没有严密的监管政策,未来有些政策会更完善一些”。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委婉地用一句“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求商业银行要清醒认识形势环境的深刻变化、行业发展和竞争格局的深刻调整,努力创新以深化自身改革,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也表示,余额宝们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在于银行把该给储户的没有给他们。
相对于“吸血鬼”、“寄生虫”、“吸鸦片上瘾”等倾盆大雨般地“棒杀”,管理层对余额宝们表现得较为冷静和宽容,一如3月的春风,虽然春寒料峭,但鼓励创新、更加包容、宽松的社会氛围已不可逆转。
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反垄断和尊重市场的力量是未来改革的重要指引。特权、无知和自负才是市场的天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2600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还不及16家上市银行,中国银行业连续数载逾万亿的年度利润占到全球银行业利润的1/3,银行员工薪酬是社会平均水平的若干倍,“利润高得不好意思说”、“想不赚钱都难”,其代价是长期的国家管制型定价和牌照垄断,所以十八大以后民营银行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长期以来,有效的资产价格工具缺失,居民储蓄通过负利率传导为商业银行实现了巨额利益输送——没有哪个国家会以高度管制型的金融抑制、以国民福祉的巨大牺牲来维持银行业的超级寡头利润。但是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父爱主义保护和无休止输血并不能造就一个强大的有竞争力的银行体系。
长期负利率造成了特殊的利益逆向流动格局——现在是穷人存钱,富人用高杠杆挣大钱。这也是余额宝的最广泛的民意基础。不能固守旧的利益藩篱,不能面对新生事物惊慌失措、惊恐万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胸怀有多广,未来就有多开阔。“取缔余额宝”所引发的滔滔民意的对决,是对打破金融牌照垄断和对金融创新更大空间的呼唤,也是对旧的利益固化的藩篱的冲击。所以,网上公众一致呼吁,放过余额宝那只鲶鱼吧!你想掐死它,激起的汹涌民意反而成了余额宝身上的软猬甲。
今天,人类已经跨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经济活动及管理方式。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催生的“余额宝”们,传统垄断行业积极的做法应该是以宽广的胸襟,积极参与竞争的洪流,如果不改变旧的思维方式,最终将被历史进步的车轮所抛弃。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