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网贷行业的心也被鼓舞地热血沸腾。P2P的全球标杆企业LC都要上市了,中国版的标杆企业和非标杆企业都有种揭竿而起的冲动。那么,我们来看看,咱们国内P2P离list到底有多远?
首先,“土洋”P2P的区别。作者看到21世纪报上有图示,将LendingClub与上海某平台做对比,两者在本金保障、借款客户构成、借款用户用途、风控模式、网络投资人来源做了比较。作者不一一谈区别,只提两点,一是合规性,国内网贷平台的违法性尚未脱敏;二是风控技术No--Online,虽有大数据,但国内P2P审核的关键风控技术还是线下核实甚至入户看水表,效率偏低,大量复制难度不小。
其次,公开透明度问题。网贷平台的老板们经常说,信息中介真的不赚钱。那为啥大家还在乐此不疲呢?一个声音幽幽地说,因为有其他环节可以赚钱呗。比如,担保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是平台老板,担保费用就被赚走了,小贷公司同理。还有其他线下的复杂而隐晦的手法,钱是不会少拿的。一旦企业上市,这些见不得光的东西都会暴露在公众视野内,不仅做空公司回来挖掘,股民也会来挖掘,还有大批竞争对手的枪口。
再次,上市地点选择。毋庸置疑,各轮战略投资将带来不同的上市偏好。大家可以认真观察现有P2P获得风投的情况,大额美金注入,就意味着下一步是搭建VIE结构,在开曼那个不知名的小岛注册个公司,用协议控制的方式将各类权益“打包带走”。他们的目标通常是纳斯达克、纽交所。我们也看到国内资本的动作,新三板是不错的选择,虽然转板的路漫长,但总归是上市了。其实,在香港上市也是不错的选择,法治环境优异,金融气氛浓厚,资本活跃,配套机制完备都是优势。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踏踏实实做清爽干净的平台,上市的路总会向你延伸。不急,水到渠成。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