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五家民营银行获银监会批准,马云与马化腾之间的竞争在互联网金融层面继续展开。有了互联网金融,大型银行的小微小贷可以休矣。

浙江网商银行会坚持小存小贷的业务模式,主要提供20万元以下的存款产品和500万元以下的贷款产品。基于阿里小贷的网商银行优势一目了然。拥有淘宝天猫的庞大数据,成本低、风控效率高:小微金服的坏账率不到1%,远低于传统银行机构2%左右的坏账率;平均每笔贷款额度不超过3万元,不到传统银行的1%;单笔贷款成本2.3元,传统银行约为2000元。阿里贷款周期只有1.25周,日利率0.05%左右,也即月息一分五左右,除去税费等,盈利能力依然惊人。

阿里小贷成功在于其数据分析,其微贷事业部数据分析员工约占整个团队人数的两成,风控团队的数据分析员工占比更超过50%,而一般金融机构的比例只有4%左右。有了大数据、信用分析、支付系统作支撑,在网店小微企业贷款、消费贷款上,传统银行无法与网商银行竞争,这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信用链条。以往小贷公司受制,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的钱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50%,现在成为银行之后有了吸储能力,阿里小贷规模将急剧增长。

增长的边界是风险控制能力。阿里小贷有电商大数据,一旦离开这一数据,对于阿里来说就是“死海”,它无法从零售店、大型企业、银行获得其他数据,除非展开合作。合作已经开始,却未能解决命门。如引入海尔成为首个直投合作的外部机构,海尔集团首期投入3000万元,由阿里小贷合作的信贷机构(银行、小贷公司)发放贷款,阿里小贷提供授信和风控,放贷给阿里小贷筛选出来的小微企业。

此处的风险控制依然由阿里完成,除非阿里能够证明在线下也发展出一套高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否则很难复制阿里小贷的辉煌。阿里金融如此走向直投,走向线下消费贷,就将与现有的传统金融机构在红海中竞争,谁能胜出还真说不准。

相比而言,拥有最大社交平台的腾讯在金融领域步伐稍嫌滞后。今年7月,前海微众银行获批,注册资本30亿元,主要股东为腾讯、百业源投资和立业集团,分别持股30%、20%和20%。

微众志向不小,其招聘高管拥有极高的江湖地位。如为招行信用卡业务立下汗马功劳的梁瑶兰,原陆金所副总经理黄黎明,以及原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支付结算处处长万军,担任副行长,负责运营管理;原深圳银监局政策法规处处长秦辉担任副行长,分管后台与稽核。三路人马,一路做信用卡、消费贷,一路延续陆金所模式做互联网信贷,一路搞定后台、稽核与支付结算。

听起来很好,腾讯也有自己的支付系统,庞大的微信用户扫一扫就能支付,想起来都觉得便利无比。但是,请稍等,微众的风险控制怎么办?毕竟腾讯没有自己的电商平台,没有现成的可供分析的大数据系统,通过微信可以进行广告,可以进行销售,但没有形成一条龙的封闭交易系统,毕竟,人们使用微信为的是与朋友实时交流,而不是想买一件衣服、一袋大米。

腾讯有庞大的数据,有一流的大数据分析团队,甚至可以分析出零点之后继续黏着于互联网上的人的年龄段,兴趣偏好等,以推出相应的电视与广告,但腾讯大数据分析还没有在互联网金融上试过牛刀,再牛的团队不懂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也是枉然。如果从付款方式,或者娱乐方式中找到信用分层的有效模型,那才算真正的成功。

既然有那么多平安人士加盟,也许平安旗下陆金所基于互联网的风险控制可以助微众一臂之力。根据今年6月21日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所说,陆金所P2P业务的坏账率仅有1.5%,计葵生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坏账率有可能上升到7%至8%—在征信系统不完善的市场里,这已经是从事无抵押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所能给出的上佳成绩。与此同时,微信还与电商展开合作,获得电商数据,今年8月29日,万达和百度、腾讯签约,投资50亿元成立万达电商平台,5年总投资将接近200亿元。3家巨头联姻,能够带来数据的共享吗?且走且珍惜吧。

互联网银行争夺战,关键是争夺数据,争夺分析力,目前来看阿里拥有些许优势。但腾讯的庞大用户支付数据,可以做的分析使其未来充满想象力。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传统银行的优势已经消失,从这一点上说,互联网金融赢了。难题是作为互联网企业,在民营银行的经营中会有一段摸索时间,对于风险控制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