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进入2014年,互联网金融爆发出了强劲的成长力,在加速资本流动、改善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倒逼了商业银行的改革。互联网金融不仅在渠道上影响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变革着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对商业银行而言,既有冲击也有促进:

一、弱化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

互联网金融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支付宝、财付通等实现了转账汇款、代购机票与火车票、信用卡还款、代缴燃气、水、电费与保险的结算和支付业务,并占有相当的份额,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被进一步弱化。

二、加速商业银行的金融脱媒

金融脱媒使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金融搜索平台,充当了资金信息中介的角色,这将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

三、互补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

基于对企业审核要求的限定和规避风险等原因,小微企业往往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而互联网金融凭借数据信息的优势,可以直接向供应链、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例如,专注于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阿里小贷,开发了订单贷款、信用贷款等微贷产品,客户从申请、审批、获贷、支用到还贷,整个环节全部在线上完成,零人工参与。同时,受益于对消费者行为偏好的精确把握,其不良率也是可圈可点。无疑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空白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四、促进商业银行的产业创新

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带来了金融的民主化和个性化。商业银行更加致力于产业创新,以产品驱动的销售型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资产配置型转变。为应对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不断推陈出新:应对“余额宝”纷纷推出银行系宝宝类余额理财产品;应对“P2P网贷”,商业银行试水网络信贷,“小企业E家”、“开鑫贷”应运而生;应对第三方支付,银行系电商横空出世,融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为一体,形成了从支付、托管、担保到融资的全链条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借鉴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通过互联网工具,使得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的特征。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来说,亦敌亦友,最典型的当属融合。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