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人类社会的金融史表现为两个过程的耦合,一个过程是制度技术,另一个过程是自然技术。

所谓制度技术指的是人们利用流动性的技术。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指的是制造“流动性”的技术,比如,人们发明了“一般等价物”,贝壳、黄金、纸币都是人们发明制造的“一般等价物”。起作用是促进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交换;第二个层次是“流动性”的交换技术,我们统称为“资产证券化”技术,这里“资产”和“证券”是两个流动性不同的合约,人们通过“证券”这一流动性居中的“中介合约”促成“资产”和“一般等价物”之间的交换。不管是“企业——股票——现金”,还是“现金——基金份额——企业”,都可以抽象为资产证券化的过程。

所谓自然技术过程指的是人们制造流动性所需的自然技术的支撑,以及流动性传递自然技术的提升。比如,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为生产出更加具有流动性的货币提供了支撑。我们可以从实物币、贝壳币、金属币、纸币、电子币、比特币的演化中感受到自然技术作为支撑条件的痕迹;流动性的传递分为流动性信息的传递以及流动性承载物的传递。在自然技术欠发达的早起,流动性信息和流动性承载物是融为一体的,比如“路网金融”,包括马路金融、公路金融、铁路金融、航空金融等。但随着自然技术的提升,流动性信息和流动性承载物开始分化,比如“声电金融”,包括电报金融、电话金融等。在自然技术提升的第三个阶段,流动性信息与流动性承载物开始出现逐步融合。这种融合也表现为一个渐进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货币的电子化,第二个层次是电子化货币的互联网化,第三个层次则是货币信息和介质的生物化,人类迈入生物金融时代。

我们可以从流动性传递的三要素中体会生物金融的魅力与召唤。流动性传递从来离不开主体、介质、终端。显然,流动性传递的主体指的是人,介质则是介于人与人之间的流动性传递载体,那么终端则是处在介质末端,承担连接主体与介质的一个交换点。

先看介质,互联网金融之前的介质可以是马路、声波、电波、电线、互联网等,而生物金融的介质则可以从以下现象中来提炼:比如,通过虹膜技术利用对视来传递流动性。再比如,通过握手、体温感应等技术来传递流动性。还有通过有效范围内的声音来传递流动性。

再看终端,自然技术能不断改善终端,使之成为越来越友好的界面,从而使介质与人的交融越来越方便、有效、友好。比如,在传统的马路金融时代,人必须背着黄金走路或者骑毛驴驮着黄金见面传递。但是在声讯电子甚至IT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电话终端或者微机终端与介质相连,实现流动性的部分或者完全传递。但是可穿戴设备的广泛应用,则使得移动终端与人体长时间零距离接触,大大方便了流动性的传递。甚至,可以将终端“打印”在人的皮肤上,或者将电极连在人的体表,更进一步可以将芯片植入人的身体。当这个芯片越来越集成,越来越与人体相容的时候,终端与人体几乎成为一体,人们可以不依赖外部设备直接从人体内部收发交易信息,人与终端、介质之间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一体化。这时流动性的传递几乎完全买入生物金融时代。

当然,一个完整的金融行为离不开两个安全问题,一是征信安全,二是支付安全。

可以说,没有征信,就没有金融。征信包括对融资对象信用资源历史、当期和未来的评估。传统的银行征信,更多的是通过对一个人历史的信用资源的评估来预测未来的信用安全。互联网时代,可以利用产融结合的理念,增大对其“客观信用”数据的收集来提高信用评估的效率和安全性。比如,阿里小贷中的融资对象所产生的数据就属于这一类。在生物金融时代,由于终端、介质的高级化,人们的数据将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得以收集,交易双方交易的前提就是融资方愿意供资方读取自己的综合化混沌性数据。人类将打造新型信任关系网链,超越现有征信机制,带来征信模式的革命。

支付的本质是身份确认,传统的支付要依赖签名、密码等,随着自然技术的创新支付的生物性逐渐加强。生物技术在支付上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对个体生物特征的提取分析和判定来实现支付的安全、便利的用户体验。生物特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生物遗传特征,比如人脸、掌纹、声音、指纹,人眼虹膜,静脉。第二类是人在日常多次操作形成的习惯,包括笔迹、键盘敲击行为、指尖的滑动特征。笔迹识别、击键识别、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掌纹识别、指纹识别,均是当前火热研发并且投入使用的技术,表明支付工具进入生物技术时代。以指纹识别为例,只需在指纹识别器上一按,就可以完成整个支付过程并购买商品,无需刷卡输密码,再以声波支付为例,当设备检测到用户的声音带有明显抖动时,就判断有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从而拒绝支付命令,生物技术的应用使支付安全体验进入了新时代,也使得生物支付技术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

我们可以将现阶段火热的互联网金融与生物金融做一个对比,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在于平台,尤其是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大多数业务都是依靠互联网平台作为聚集信息、资金、信用交互的载体。如果说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在于平台为王,那么生物金融的特征就在于以人为本。生物金融的核心在于人,这个时代将会充分利用生物技术,让终端与人体高度融合,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及其基于其上的信息交互将会金融一个新的“脱媒”时代,这个时代里,估值可能会是动态全方位瞬时的事,货币将会彻底遁形于数字化,流动性的传递也将彻底生物化。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