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10万亿的同业存款免缴存,从而新增了上万亿的信贷额度空间,央妈此举仅是”舞剑”以此注入流动性?或许只为意在”沛公”?

12月27日晚间,央行正式发布了《关于存款口径调整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原属于同业存款项下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其中包括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类及交易结算类存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SPV存款、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存放等。文件同时规定上述存款应计入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但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时为零。

其实,市场对此次调整早有预期。11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缓解融资成本高问题,要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此后的12月26日,市场传出消息:12月24日,央行在一个会议上表示,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与同业借款纳入存贷比,存款准备金率初步定为零。

央妈这场”舞剑”注入流动性实属毫无疑义,因为在年底流动性本来就偏紧的情况下,不抽水本身就意味着变相放水,但是笔者认为,除此之外,央妈此举还有更大的一盘棋——抑制影子银行规模同时还可探索利率市场化。

央行此次政策调整颇具艺术性,上述计入存款准备金的存款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只是“暂时”为零,一旦调整的效果不大也有回旋的余地,所以,仍然不能排除将来缴准的可能性。

一项政策的推出存在多种可能性,下面还是让我们具体来看,此次非银同业存款暂不缴准备金,对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影响都有那些,笔者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短期降准预期下降

市场曾有预期同业存款纳入一般存款并相应缴纳存款准备金。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称,截至2014年三季末,非银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为10.3万亿,包括了2.5万亿已缴准的保险公司协议存款,按20%的存准率计,预计补缴规模为1.5万亿左右。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则认为,存款准备金将多补缴1.76万亿(按9.8万亿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和18%的存准率计算),至少需下调三次存准率对冲。

不过,央行此番明确上述计入存款准备金的存款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时为零,其效果实质上已相当于降准。如果暂时免交,这将在整体上拉低一般性存款的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此举,或许是想尽量进一步推迟全面降准的时间。短期来看,随着非银同业存款不缴纳准备金,央行降准的概率将进一步走低。

目前央行货币政策还是以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为主。虽然央行通过一些局部的调整来改变市场的预期,但是当前经济下滑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所以,实际上,市场对于央行全面降准的预期仍然存在。

二、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

存贷款统计口径的调整,将会使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从“同业往来(来源方)”调整至“各项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拆放款项从“同业往来(运用方)”调整至“各项贷款”。

今年以来,随着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以及存款偏离度考核的影响,银行的存款增长幅度大幅下滑,三季度不少银行存款甚至出现了下降。现在到了年底时分,同业存款算入一般性存款后,有助于拉升商业银行存款增幅,从而对下一年从监管部门获得更高的信贷指标起到帮助作用。而11月以来的市场资金紧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银行有非银同业存款上缴存款准备金的预期。现在不用缴纳准备金,银行同业之间资金拆借动力更强。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银行有1万亿元一般性存款和1万亿元同业存款,按照387号文新规,上述2万亿元存款中只有原来的1万亿元一般性存款需向央行缴纳20%的存款准备金,也就是需要上缴2000亿元,另外的1万亿元同业存款则无需上缴存准金。也就是,2万亿元的存款一共缴纳了2000亿元的存准金,原来的存准金率被大幅摊薄。

短期来看,之前银行由于补缴的准备得以放松,资金面会得到缓解,同时市场预估未来信贷投放会得到释放,但目前非存款类机构同业存款分布不均,对于市场信贷提升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论,同时目前距离75%的监管红线仍有距离,实体信贷提升的力度有待观察。而且,目前经济下行,信用风险上升,银行也会进一步甄别信贷投放对象的风险承受能力。

三、鼓励监管套利

如果说上述的降准和流动性的影响能够即时可见,在监管套利上的影响则更为长期,因为此举能够使银行将大量表外业务转入表内,从而有效抑制影子银行规模,未来一段时间,在银行表外业务进行的影子银行业务,可能会迅速萎缩。

将一般性存款转化为非银同业存款,可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客户的存款,先进入非银机构,再以非银同业存款的名义存进银行;二是银行利用现有存款,认购非银机构的各种产品,最后又回到银行。

目前,即便不计券商的受托管理资金,仅信托、保险、证券三大非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就已突破24万亿元,若将其管理的客户资金也纳入其中,银行可以无限放大非银同业存款规模,另外,A银行向非银机构拆出以及从非银机构拆回的资金利率均按照市场化利率协议进行,不受基准利率和10%上浮区间的限制,从而银行可以最大限度突破监管限制。

绕道将一般性存款转为非银同业存款,虽然可以规避存贷比考核,但对银行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此过程中,银行需要支付一定的通道费用,如果客户存款先进入非银机构,只能通过理财的方式进行,需要付出更高的资金成本,还会存在一个期限错配的风险。在此情况下,银行可能缺乏足够动力。但在资金紧张时,这种情况难免会出现。

四、中小银行或承压

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仍将作为同业存款,未能获得央行豁免,银行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将会占用存贷比指标。而作为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上述新规一旦执行,将会对中小银行的资金来源、成本产生不利影响,因为非银同业存款利率高于一般存款,具体执行又由各方自行商定,将使利率浮动空间更大,间接地尝试利率市场化。

实际上,随着近年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同业存款已成为中小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是仅次于存款的资金命脉,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更是如此,部分银行同业负债规模,甚至已经逼近同期存款余额。

上述新规执行后,中小银行吸收同业存款的渠道并非完全被堵死,但却会推高其资金成本。拆出行可以通过购买非银机构的理财产品,非银机构再将资金存到有需求的小银行,但由于绕了个道,会产生成本,有钱的银行也有可能坐地要价,小银行同业资金成本将会大幅上升。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