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数字音乐冲击着以CD为主要载体的传统音乐,他们易携带易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或硬件来传输音乐,无论被下载、复制多少遍品质都不会发生变化,是传统音乐产品无可比拟的。这种情况下以“粉丝为基础”的(fan-based)艺术众筹网站ArtistShare出现了,粉丝只要出资就可以参与到喜爱的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而艺术家可以脱离经纪公司的束缚,在粉丝资金的支持下自由大胆的地创造艺术、发展事业,是一家只要粉丝“有钱”,就可以令艺术家“任性创作”的平台。

一、是时候改变了—ArtistShare的创立

2003年,ArtistShare在美国成立,自此拉开了众筹行业的序幕,平台创始人为Brian Camelio,被人们称为“音乐众筹之父”、“众筹金融的先驱者”。当时传统音乐行业正在受到数字音乐的冲击,试问如果一首歌可以在网络上随时下载或是从朋友那里轻松复制过来,排除那些忠实粉丝和版权维护者,又有多少人会去买CD呢?据Camelio回忆,在当时全球的唱片公司每年要花费十亿多美元去吸引公众购买CD,数字音乐的出现令实体音乐的销售极其艰难。此时,Camelio认为,音乐行业是时候改变了。

ArtistShare率先提出,艺术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艺术的创造过程有价值。平台希望能够引领音乐行业由最初的零售物理音乐产品转移到为粉丝提供参与创作机会的服务。这个大胆的想法一经推出便受到关注,平台上的第一个成功融资项目《Concert in the Garden》专辑在2005年获得格莱美“最佳大爵士乐团专辑”奖,并同时获得两项提名。发展至今,在ArtistShare上融资的项目已获得9次格莱美奖和17次格莱美奖提名,几乎成为格莱美奖新的“风向标”。

二、如何“有钱、任性”?

ArtistShare成功地将粉丝带入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达到了“只要粉丝有钱,艺术家就能任性”的目的。Camelio带领一支具有10多年经验的团队与艺术家一同规划艺术项目,包括如何融资、融资金额的制定,甚至项目如何制作;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与粉丝实时交流的平台,上传项目制作现状。

从最开始为音乐行业服务到现在,ArtistShare已将平台服务对象扩展到各类艺术家如作家、摄影师、制片人等。想要融资的艺术家需要首先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大概有艺术家受欢迎指数、是否与粉丝经常互动等。提交问卷后,如果ArtistShare认为艺术家适合这个平台,那么融资事宜商讨后,项目将发布在平台上等待融资。来自世界各地的任何粉丝都可以在ArtistShare上为喜爱的艺术家投资。在ArtistShare上,项目融资没有最终目标额,每个项目都会给粉丝几种融资选择:

融资结束后,项目开始制作,粉丝会根据融资情况受到不同的邀请,此外,艺术家会经常更新项目近况,采用录音、图片展示或者写文章向粉丝们展示。这是ArtistShare线上经营的核心所在,也是艺术家与粉丝零距离沟通最基本的方式;平台鼓励艺术家多多发布艺术进展状况,与粉丝接触。

我们来了解下ArtistShare上荣获格莱美奖最多的美国著名作曲家玛丽亚?施耐德(Maria Schneider)的专辑Sky Blue是如何成功通过平台融资、制作的。

Sky Blue这张专辑自2006年7月28日在ArtistShare上线并开始融资,完成于2007年7月28日,这张专辑共融资23.6万美元,通过ArtistShare首次销量大概1万张,要注意,这一万张相当于预售产品,是较为大额的数目,由此可见,ArtistShare上的专辑销量是非常可观的。在专辑的制作过程中,Schneider在ArtistShare上传近80份“专辑制作过程”分享材料,其中视频音频占多,这些记录从专辑的制作想法“鸟儿在蓝天中的飞翔”到专辑开始制作、遇到的困难再到最终获格莱美奖,内容详尽,一部伟大音乐作品的诞生就这样被记录下来

三、ArtistShare为何屡获格莱美?

在ArtistShare成立以后,其第一项目,玛丽亚?施耐德(Maria Schneider)的《Concert in the Garden》在2005年赢得格莱美奖,成为首张不通过零售销售而获奖的专辑,接下来ArtistShare几乎每年都捧回几座格莱美奖杯。

9次获格莱美奖,17次获格莱美提名,平台上艺术家的专辑销量完全依靠网络,不涉及物理零售,这看起来似乎是个传奇,然而ArtistShare确实做到了,原因何在?

质量高且专注。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平台获奖内容多数是爵士乐相关,且有几届格莱美,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多次获提名获奖。这就是ArtistShare的特点,艺术家高水平且多数为爵士艺术家。创始者Camelio在音乐界有相当多的爵士乐朋友,其中Maria Schneider, Jim Hall等都是顶级爵士音乐家。而且在2013年ArtistShare还与著名唱片公司Blue Note合作,致力于发现、培养年轻爵士乐天才。不难想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ArtistShare将成为全球爵士乐的流行风向标。

艺术家尽情创作。在ArtistShare艺术家是100%自由的,可以尽情发挥,如果说以前艺人出张较差的专辑,可以将原因推到经纪公司身上,但是这里,艺术家为自己的才能、天赋负责,制作出来的专辑也将质量更高。

四、ArtistShare的成功所在

最初,ArtistShare因其现代众筹鼻祖身份,被多家模仿,被媒体宣传。然而在经营10多年后,ArtistShare已凭借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以“格莱美明星”的身份被人深深记住。那么艺术家们、粉丝们来ArtistShare的目的是什么?ArtistShare对其有何意义?

1. ArtistShare对艺术家的意义

ArtistShare吸引艺术家的方面在于:培养粉丝和劳有所得。

首先,培养粉丝。粉丝对艺术家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当艺术家脱离了签约公司,与粉丝维持关系这项任务看起来较为巨大,耗费时间。ArtistShare为艺术家提供了相当适宜的培养粉丝基地,通过上传艺术制作过程,即使没有时间开见面会或者邮件往来,也可以与粉丝达到沟通目的。

其次,劳有所得。艺术家在ArtistShare上发专辑能够得到满意的回报。一般来讲,音乐家和唱片公司合作,在公司收回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之后,艺人才能赚得一些收入,但多数收入不尽人意,Schneider就曾表示,在她销售过2万张专辑后,她仍未收到一分版权收入。但是在ArtistShare,艺术家获得音乐产品网络下载量85%的利润。而且艺术家拥有母带的所有权,这所有权以前是唱片公司所有。以Schneider 的《Sky blue》为例,专辑在平台上共融资23.6万美元,其中17万美元用于专辑制作,而另外的剩余资金则为利润。

2. ArtistShare对粉丝的意义

对粉丝来说,他们将会从头到尾见证艺术的制作过程,见证艺术的诞生有时会比结果更有趣。实际上,ArtistShare允许粉丝分享项目的最终盈利,但是平台还从未出现过这种以最终盈利为目标的项目,因为大部分粉丝来只是为了体验音乐、艺术的制作过程,是为了参与其中,而非盈利。

Camelio曾说,想要通过ArtistShare改变音乐市场。互联网科技改变了音乐的传播途径,对于行业来说是一种灾难也是一种挑战,传统唱片公司必须脱离以往依靠实体音乐产品盈利的模式,思考如何运用高科技创新与改革。ArtistShare作为行业首先迈入创新领域的艺术众筹平台,凭借近30个格莱美奖项,证明了其想法的正确,ArtistShare在未来将会如何继续引领音乐改革,为艺术家带来何种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