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从怀疑开始,到怀疑结束。

一开始想谈谈互联网金融,是因为作为一个银行从业者,面对扑面而来的互联网浪潮,难免有些不淡定。互联网兵临城下,传统金融何去何从?满屏的热议、分析和讨论,不乏犀利的观点但也经常有失偏颇。眼见P2P、第三方支付狂飙突进,却乱象环生,心中还是激起了一些愤慨,想静下来认真的分析分析,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什么?

1、技术与商业--“力的作用与反作用”。技术是生产力,商业是生产关系,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去观察互联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所谓互联网模式,其实应该理解为技术的变迁对商业的重塑,其核心在于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形态的技术因子(就如同蒸汽机和电力革命一样)改变了消费者行为模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购买决策过程等)、改变了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交易成本的降低、规模和边际效应的改变),这种技术促进了商业的进步,提高了生活的品质,而反过来,新商业模式和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加快了技术变迁的速度,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以往阶梯式或线性的生产力增长方式,你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几何级、甚至无规则、无边界的突变。

总之,其核心是技术,外在表现形式是技术释放的人性和商业的活力。

2、颠覆与传承--“管理的变化之道和永恒不变”。按照商业的逻辑,互联网模式显著区别于科层式管理下的传统经营模式,但某些经典的东西依然保持了延续,比如迈克·波特的竞争理论--聚焦、差异化、成本优势的战略选择,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等。和传统商业策略一样,互联网思维下的经营战略,一开始也发端于市场细分、精准定位、对品类的重新界定、品牌个性的塑造等等,但它们的差别仅在于:互联网一开始就是客户导向的,一开始就拥有“远大的理想”,即眼前的市场尽管是细分和利基的,但也无限广阔,甚至市场的边界会越来越大,最终包罗万象。因此,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通常是通过极致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取用户形成平台,不断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来沉淀用户群,跨界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通过累积大数据资源,最终实现商业价值。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互联网并没有颠覆和创造出完全新的商业理论和事物,它更多的是对传统模式的优化。如果非要说互联网模式在商业上的优势,我个人觉得有两点:第一,互联网模式天生就是客户导向的。即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这是天然的营销战略优势;第二,互联网模式本质上都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模式,即所谓的“专注、极致、口碑”,这是一种价值观和文化基因。

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又改变了什么?

BCG在最近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有一个观点,信息时代的金融改变了实现金融使命和功能的方式,这既包括市场参与者的多元化(从传统金融机构到非金融机构),也包括展业形式的多元化(例如商业模式创新、运营模式创新、行业竞争的方式和频率的改变等)。于是很多人惊呼这是对传统金融的“颠覆”。但需要认识到的是,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本身的使命和功能:金融仍是经济活动的衍生品,其使命仍是服务实体经济以及为客户创造价值,其核心功能仍是资源配置、支付清算、管理风险、价格发现等。

追根溯源,金融的本质即资金融通,是资金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转移行为,现代金融业如今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复杂、专业的行业,但当我们剥开其千姿百态的表象,研究其核心逻辑与商业本质时,金融机构作为一种中介的本质从未改变过。但不得不承认,在外界因素的干扰下,特别是技术因素的冲击下,这种中介的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一般认为金融中介有两种:强中介的银行模式和弱中介的交易所模式),似乎互联网金融更接近于一种强弱动态迁移的混合模式。

1、货币的双重属性--既是商品又是原材料。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而金融离不开货币,也正是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业有别于其他行业,货币既是商品,又是原材料,同时它有着极强的“外部性”,比如作为商品它的定价即利率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体系,和整个国民经济密切相关,而货币在交换的过程中还会衍生出汇率的问题,这又是另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金融由于其特殊性,注定了它不能简单套用商品理论、定价理论和普适的营销及管理理论等。不过从需求的角度来说,金融特别是银行,无非还是存(融出资金)、贷(融入资金)、汇(资金交易)三大体系,所有的创新都可以归入上述板块。

2、天生的保守主义--金融的内核是风险。无知是人性最大的弱点和缺陷,一个人可以花费几倍的时间努力学习去克服无知,但随着知识岛屿越来越大,无知的海岸线也将越来越长。因此,受知识和能力的限制,每个人所作的一切都必须限定在一定知识和能力半径之内,企业也应该如此。按照这个逻辑,那么规避风险最现实的选择将是保守和审慎。

以银行为例,保守型风险偏好理念实质上就是审慎经营。审慎不仅体现在理念观点上,而且体现在资产组合风格上,体现在保守估值上,体现在财务运用上。一个大家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凡是基业常青的银行一般都是保守型风险偏好的忠实执行者和长期追随者。

没有什么是完美的--论互联网金融的先天缺陷

1、服务的缺失--金融消费的特殊性。服务是消费的一部分,也是达成销售的重要过程。余额宝、阿里小贷们提供的是极致的消费和购买体验,但这只是完整金融服务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消费者对金融的需求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的需求如小额理财、小额贷款等可以通过标准化、大数据高效的解决服务品质优劣的问题,让消费者满意(注意,只是满意,难言忠诚,为什么?因为金融是典型的逐利需求)。但复杂的金融需求,如高端财富管理、投资银行、家族信托等等,更需要基于信任的专业咨询和互动沟通,物理环境和人的因素不可或缺,否则难以让需求得到真正满足。我们很难想象线上或社交工具可以解决如此复杂的需求和提供符合消费者预期的服务品质,这恰恰是银行等现有金融机构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根本。

2、文化的冲突--无边界主义与保守主义。基于信用的各类活动和商业模式成就了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超级中介的地位。金融业从诞生到现在始终不变的就是经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等,不管你如何解读和认识风险,金融的价值观(尤其是银行)是“稳健、保守、安全第一”,边界底线很清晰,杠杆也是有限度的。

而互联网是“极致的效率追求、无边无界、一切皆有可能”,在极致的效率追求下就很可能演变成极致的杠杆追求(理念决定行为模式)。两者的精神内核是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当然现实中也许有调和的可能,但互联网金融从目前的趋势看,在风险控制上有三层先天不足:首先是风险的文化和理念,追求极致的互联网公司文化难以改变金融本质所需要的风险文化和保守主义,要么妥协,要么颠覆;其次是制度和工具的缺失,大数据、搜索等相关技术转化成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工具需要一段时间,模型和方程式需要完整的经济周期来检验,短期内引入和模仿的很可能是“花架子”,经不起真正风险的考验;再次是人才的缺失,尽管互联网惯用的高薪很容易吸引人才的到来,但惯性思维和文化的磨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些缺失都需要巨大的投入和相当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弥补和追赶。

3、业务的悖论--平台属性越强,货币属性越弱。当下,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如此野蛮生长,原因何在?也许并不在于技术,而是中国长期存在的金融抑制,在利率市场化没有完全实现的时候,大量的资金看似是流入了互联网金融,实际上则是通过互联网渠道流入了可市场化定价的金融产品中。因此,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仍是金融的供需规律在起决定性作用。换句话说,一旦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完全实现,合理的定价将会改变当前的这种局势。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手段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市场接近充分有效,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平台并没有达到去中介化、去中心化的目的,可能也不会以此为目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中介和中心,它打破了一个中心,却又建立了一个中心,它在传统金融机构之外又多了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中介和中心。眼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比如P2P平台,已经异化和变种,只不过是打着互联网旗号的传统金融机构而已。网络平台也已经退化成单一的信息交换中心,基于货币和资金的价值交换和资源配置功能越来越弱。这让人不禁担心,是不是平台的属性越强,它反而越偏离金融的本源?

金融有其特殊性,风险的内核决定了它的边界底线,货币的属性又决定了它独有的消费方式和运行轨迹,最重要的是金融天然的数字化属性决定了它对于互联网相关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的适应能力,互联网和金融简直就是天生一对,绝配。

现在,互联网正在快速而深刻的冲击和改变每一个传统行业,无论是金融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金融,跨界的融合和相互的渗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作为当下影响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两大因素之一,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从大的方向上来说,互联网正在借道金融改变人类需求组合里面有关金钱的消费方式,重构整个产业链。而传统金融行业正在加快借鉴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增加行业壁垒。一攻一守,难分胜负。面对概念频出、创新不断的互联网金融热潮,我们有必要回归金融的本质和逻辑、回到互联网模式的内涵,以行业视角去探讨正在发生的一切。停止争论,拥抱变化,让金融变得更加美好。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