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现在,陌生人的借钱游戏变得不那么好玩了,甚至有些“危险”。

一段时间以来,不只是P2P网贷小平台跑路、倒闭;从今年开始,诸如红岭创投、铜板街,包括陆金所等大平台也开始“出事”。虽然事后陆金所澄清其2.5亿元坏账系旗下的保理公司所为,但连行业标杆都站着“中枪”,难免让人唏嘘。

你还敢借钱给陌生人吗?在这个寒流袭来的春天,人们开始怀疑——体现金融民主化与普惠化的P2P网贷还是不是最好的金融安排?

原本P2P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高交易成本的问题,甚至有人预言,在一定的技术框架下,P2P将逐步替代贷款;因为它能在0.1秒找到最需要贷款的人。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P2P网贷周期性 “倒闭潮”已经爆发,仅2014年四季度,就有102个平台提现困难,问题平台170个。究其原因,核心障碍是征信系统不健全,制约了P2P网贷的信用评估、贷款定价和风险管理效率;反之,征信基础较完善的地方,P2P的生命力则得以显现。

有数据显示,网贷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目前集中分布于金融水平较发达的东部地区。2014年中国P2P网贷平台成交量和期末贷款余额分别突破2500亿元和1000亿元;运营平台数量达1575家,年内共计116万投资者和63万融资者使用P2P网贷平台交易。

P2P大致有六种形态:资金归集后放贷;信息撮合;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加盟为主;外包风控;混合模式等。

在监管部门看来,P2P网贷本质是民间借贷的网络化,不适宜行政干预。但是基于中国国情,又需从规范“集资”行为的角度去“干预”。目前,政策部门主要基于防范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风险的考虑给予风险提示,尚未出台P2P监管办法。据称未来P2P监管思路大致是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实施备案监管。

这里有一个悖论。监管评价P2P是否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维度之一是融资成本。逻辑上P2P应该降低融资成本,如P2P无物理网点,交易成本低,能返利给借款人,但事实并非如此。资信不透明导致综合融资成本高企,其中非息费用占比较高。据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测算,平台费、担保费等非息费用在总融资成本中占比34%~70%。

《2014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披露,2014年近半数P2P平台实际融资成本在20%以上。而P2P网贷主要融资主体正是小微企业;它们的净资产利润率普遍为5%~8%,如何承担逾20%的融资成本?

加之,P2P网贷供大于求的现象较为普遍。投资者将资金充值到网贷平台投资账户后,无标可投或者没有符合客户要求的标的,使资金闲置。

可以肯定,P2P网贷业务的商业模式在目前利率水平下不可持续。P2P行业去泡沫的过程已经开始。但倒闭潮起的另一面是,各路资本持续抢滩P2P。与此同时,还从来没有哪个行业像今天的P2P这样让监管层如此纠结,监管政策久唤不出。不过即便不提升合规门槛,该来的洗牌可能仍会如期到来。行业“大浪淘沙”也许是监管层想要看到的结果?

解铃还须系铃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在于征信。目前现实条件下,要想让陌生人的借钱游戏不那么危险;惟有垂直细分领域——网贷平台更具独特性,能够洞悉融资者资信情况,让陌生人的游戏变得透明起来。在接下来的P2P网贷“剩者为王”时代,其核心竞争力无疑是平台资产端的风险定价能力。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