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3月22日新闻联播的一篇名为《互联网+金融,加出融资高效率》的报道让互联网金融业界振奋不已,不少评论认为央媒的发声表明了监管部门乃至最高层对互联网金融的肯定,行业必将引发新的增长。诚然,不管央媒报道与否,互联网金融近年的迅速发展让人瞩目,作为新生事物表现出灵活包容、创新快速的业态,其成长空间可谓广阔,发展态势可谓巨大,笔者对此深以为然。但是,这篇报道除了肯定,是否还传递出更多信息,展现给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图景是机遇还是挑战,仍然需要去认真去解读。

一、报道内容落脚于“金融”

不仅该报道的标题为“互联网+金融”,其内容也是大幅报道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新发展。其所引用的两个例子,一个是连接用户与金融机构的垂直搜索平台,一个将其业务打造成互联网产品的国有银行,二者均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原金融业务进行改造或提供增值服务的典型代表,报道对其功能效果、业务类型、创新思路等均加以详细介绍。应该说,这是媒体对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所做出的回应。笔者对该计划的理解为,以互联网技术改造原有产业,将产品与服务提升新的层次和水平。这是一个通过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升级的计划,“互联网+”除了可以连接金融以外,还可以连接教育、农业、餐饮等等不同行业,通过技术整合产业的流程、工艺乃至最终产品,从而实现“+”的前后两个不同主体的深度整合发展。报道中所提例子,一个是服务于传统金融业以提升效率的拓展性产品,一个是传统金融业主动进行技术革新形成的新业务模式,都是以原有业务为基础,符合“互联网+”的范式。“互联网加金融的实践,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百姓享受更高效的金融服务。”报道原文的表述,已经将该属性表露无遗。

然而当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并非是技术改造金融的结果,而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模式,P2P网贷、众筹融资既不是互联网的产物,也不是原有金融体系的衍生物,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产业模式和行为逻辑,可视为金融范畴的新成员。换言之,“互联网+金融”并非“互联网金融”。至于报道中所提及的P2P网贷、众筹和移动支付的数据,与其说是“正面报道”,还不如说对国内泛金融业发展的信据列举,对其过度解读其实是某种一厢情愿,将“互联网+金融”理解为“互联网金融”更是对金融业态的误解。

二、互联网金融面临着“挑战”

报道开宗明义地说道:“用技术打破信息壁垒、以数据跟踪信用记录。”紧接着,继续报道用户通过信息平台可以方便地搜索到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而银行自身也努力地将原有业务改造为带有互联网属性的产品。其实这些已经指向一个事实:传统金融业开始发力,并且以自身的资源、资金、渠道等优势,将金融业务互联网化。通过增加互联网因子,不仅能提高原有业务的竞争力,更有可能进入网贷、众筹等领域,最终将“互联网金融”重新定义。如果真如此,对于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具体来讲就是P2P网贷、众筹融资、移动支付等细分行业,就要直接面对强势金融集团的竞争,生存压力不言而喻。

也许有人会认为今后资本雄厚、人脉深广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将进一步赢得发展,而实力相对较弱的“草根”企业也许会陷入困境,同时也有人主张“草根”企业应该扎根于更细分的专业领域,以获得差异性竞争优势。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内部固然存在众多不同特色的公司,但整体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是发端于传统金融业没有触及的领域。通俗来说就是原来的银行业务空白,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大展身手的舞台。而一旦传统金融决意改变原有模式填补空白时,互联网金融企业生存的空间就会被侵蚀。在面对金融集团发起的挑战时,整个现有的互联网金融都将面临一样的对手。当然,也要看到实力强的公司由于其拥有资源、渠道、业务等优势,其回旋空间更大,甚至不排除和传统金融集团合作、合并的可能。但这个过程也存在两个未知的变量,一是传统金融企业与现有互联网金融企业整合的成本,二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环境。

三、金融监管可能会“收紧”

也许有人认为银监会在内部机构调整中,设立普惠金融部,成为小贷、网贷等行业的监管部门,等于监管部门承认了互联网金融的地位。我们要看到,承认地位与监管力度不能划等号,更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监管部门放宽监管的信号。从以往金融改革的路径来看,金融监管政策一起都偏重于传统金融,从国有银行坏账剥离,到推动商业银行上市,可谓关爱有加。更在不久前表示将来银行可以参与证券业务,这表明监管层要改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严格的分业经营原则,这个消息一被报道,马上引发资本市场对银行业绩的巨大猜想,银行的股价应声而涨。

而反观“体制外”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则一直紧把着控制风险的闸门,不管是银监会对P2P网贷划定的四条红线,还是证监会对股权众筹的合格投资者限定,都体现了这样的思维。最近更有报道称银监会着手制定P2P网贷监管细则,其中3000万元注册资本、10倍业务杠杆比例等要求,被认为是提高了P2P企业的准入和运营门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推动着企业往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认为“监管=严管”,一个管理有序、合理运作、风险可控的大环境有利于梳理当前“战国时代”的局面,是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的大前提,是培育下一个亿级公司的土壤,是每一个热爱互联网金融的人乐于见到的局面。

风口之上,猪也能飞起来。在金融改革的大旗下,“互联网+”应该是今年的发展主线,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不仅要寻找风口,更要保证如何安全着陆;既要保持对行业的信心,也要注重发展自身的实力。欢呼过后,更需要冷静思考,勉力前行。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