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自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来,引发了社会大讨论,而争议的焦点就是央行对网络支付安全性的先入为主的担忧,却又提供不出来网络支付比商业银行电子银行的支付更不安全的证据。

不过,央行还是有办法的,在一周之后拿出了“证明”给社会看。据媒体的报道,2014年至今,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部门受理的网络支付类投诉占互联网金融类投诉的95.06%。还拿出了两个案例来做证据。可惜,不管是数字还是案例,都与网络支付安全性驴唇不对马嘴,根本无法解释大家的疑问。

我们不需要怀疑央行数据的准确性,所以,我们确实可以相信,2014年至今,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部门受理的网络支付类投诉占互联网金融类投诉的95.06%。但是,这个数字却无法支撑“网络支付不安全”的结论。

1、央行是怎么定义“投诉”的,这里所说的投诉绝对不可能指的是“不安全”的投诉,而是包罗万象,一个老百姓打电话问一下有哪些支付企业,甚至开个玩笑,都可以被归纳进“投诉”范围,这也是行业里普遍的计算方式。如果要想解释网络支付不安全,需要拿出这些网络支付的投诉中有多少是因为“安全”问题,不能滥竽充数。

2、网络支付属于互联网金融,而且网络支付绝对是现在互联网金融应用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国老百姓能接触到在最主要应用,看似投诉占95.06%的数字比例非常高,可是,即便我们没有直接的数据,也可以认为网络支付的使用量占据互联网金融的使用量会高于95.06这个数字,也就是说,有可能是99%的用户使用量只创造了95%的投诉量,怎么能简单的就认为网络支付是问题严重呢?

3、央行的数据至今简单的提出了网络支付的投诉情况,并没有对比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支付的情况,更无法说明网络支付比网上银行的安全性要差。如果要说网络支付不安全,就需要让其与网上银行进行对比,看看谁出的问题更多,谁的问题更严重,而不是只拿一个来指责。

除了对数字的分析与解读存在严重的疏漏,这份报道中提出的两个案例更是不能证明网络支付的安全性差。

据报道,“部分支付机构风险意识薄弱,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机制缺失,安全控制措施不到位,对消费者的信息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将相关风险引导至消费者的银行账户。今年1月,某支付机构泄露了上千万张银行卡信息,涉及全国16家银行,截至7月31日由于伪卡形成的损失已达3900多万元。”

这个案例确实与安全有关,但却不是支付安全的问题,而是信息保护的问题。如果央行拿出这样的案例来要求支付企业加强各种验证,岂不是更让隐私泄露的风险增加。以前,网络支付企业对客户要求的认证资料较少,即便泄露,还不会是太多,可按照央行最新的要求,几乎要让用户将全部个人及家庭资料都要交给支付企业来保存,风险不仅没有减少,而是大幅增加。

另外一个案例,据报道“支付机构挪用客户资金事件时有发生。央行提供的案例显示,201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射洪县支行相继接到商业银行金融重大事项报告,称客户赵某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累计有21.9万元资金被盗划。赵某5张银行卡存款账户资金被连续盗划20余次,期间被屏蔽了手机动账短信提示。调查发现,赵某个人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盗取,资金通过上海某网络支付机构划至北京一家公司账户。”

这个案例显示的也是信息泄露的风险,之所以用户的钱被划走,主要原因是信息安全而非支付中的漏洞。与此相似的,前不久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工商银行账户资金被盗取事件,原因是犯罪分子通过短信保管箱窃取了用户资料与验证码,工商银行对用户造成的损失拒绝承担一切责任,而类似情况下,网络支付企业所进行的先行赔付和支付保险会给客户以补偿,两相对比,谁更安全?

网络支付到底安全不安全,至今央行都无法拿出准确的数字和真正的案例来向社会做出描述,而就是认定网络支付不安全,很难让大众信服。希望央行继续努力,挖掘出更有公信力的资料来自圆其说吧!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