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素有网贷之城的深圳最近又不太平了,陆续有企业出事:

9月8日深圳融金所八名员工涉非法集资遭刑拘,包括融金所总裁张东波、副总裁刘丰磊和总经理孟楚在内的八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遭警方刑拘。

9月8日下午,国湘资本网发公告称,“为配合近段时间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秩序整顿,国湘资本网目前各项业务暂停,但集团业务仍然在健康发展之中,仅国湘资本网部分高管及员工正在协助有关部门调查中”。此前,深圳经侦突击检查国湘资本,带走国湘资本员工31人,包括法定代表人、CEO和运营总监、技术和财务。”

8月25日,深圳P2P公司“斗金贷”三名高管被带走,疑似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据深圳市金融办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深圳P2P融资平台逾600家,数量排行全国第一,贷款规模近千亿。

P2P平台想太多

平台出了事,接下来的节奏该是投资款打水漂的投资者上门围堵拉横幅了。那么问题来了,平台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呢?

其实平台方如果只是作为一个中介,不自融、不做资金池,那么只要在合同上做些明确,作为居间方其实并没有太多责任,犯不上没事被公安机关给带走喝茶。银监会也说了,P2P应该只从事“纯信息平台”业务,跟淘宝上卖货一样,总不能要求淘宝对每一个包都验明正身吧,但P2P们不甘心啊!

如果只做一个纯纯的信息平台扯个皮条,对于借款人与投资人这两端都很难把控,那怎么叫金融机构呢?而且竞争太激烈劣币逐良币,玩起了高利息-高风险-更高利息的怪圈。

其实风险高倒也未尝不可,筛选优质的借款人并不是风控的主要目的。市场上之所以能有各种千奇百怪的产品出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个人有着自己的风险偏好,有的投资人就正喜欢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呢。如果投资人都喜欢安全性高的产品那就存银行买国债好了,也就不用有P2P这些方式了。当然,真是优秀借款人也犯不上找P2P了,有的是低成本的方式。

P2P风控的核心概括起来可以简单理解减少信息不对称,平台如果有优质的投研团队,能对完善借款人信息的透明度、及时性,能系统性的描绘出风险即是好风控,剩下的交给投资人选择即可。但是红海杀成了血海,投资人也不相信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平台,为了从中杀出重围的P2P就只好玩起了“刚性兑付”,这就比较容易出事了。

首先是接入担保去兜底,既然做不好风控,拿索性不做了交给担保公司好了。但担保会让整体的费用有些提升,并且担保公司也不一定靠得住,要在杠杆率之内才行啊。华通系、汇通等融资性担保公司倒下的可多的去了,何况还有的P2P公司更简单的直接伪造担保函的。投资人并不十分愿意信任这些担保公司,也导致了现在部分平台的产品设计已经没有担保了。

但即使真能解决兜底问题,还是很难从红海杀出重围啊,P2P平台们还想解决流通性的问题,因此还诞生了可赎回产品。最简单的方法是自设资金池,投资人要赎回的产品就自己啃下来。

但是自己掏钱又贵又不安全,因此部分P2P平台又推出了债券转让,让投资人之间直接进行交易,这这就有点细思恐极了。

想做交易所?黄粱美梦

P2P们意识到了一件事,如果能让投资者们的债权交易流转起来,那么P2P哪是借贷市场啊,这分明就是一个交易所嘛!P2P们倒贴着拼命拉客可以让自己影响力够大、影响的人够多,国家又怎么能让你说关门就关门呢?

但这注定只是苗头刚起来,也很难说出其明显违法之处,现在并没有被重视起来。但事实证明,一旦犯事监管部门就是有这个决心让P2P关门的,这次的关门事件就狠狠地打了他们一个耳光。

没有监管的P2P无非就是民间借贷的线上化,按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当年民间借贷的故事怎么讲的现在P2P就会再复盘一次。拿着次级债、次次级债的P2P妄想证券化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第三方评级想来管,但平台不买单

国家监管层面没研究出来强有力的方式,所谓十部委的指导意见除了规定了各业务的归口部门外业没有太实际的法律效力,这个时候有公司跳出来做做P2P的信用评级了。

目前想做评级业务的有好几家,包括网贷之家、网贷天眼、棕榈树、易观、社科院、融360、大公甚至中央财经大学等一些机构。但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把P2P评级这事拉上了台面,融360发布了两期评级报告并分别对短融网给出了C与C-的评级,然后短融网不干了,声称名誉权受到侵害需要打官司索赔千万。

官司还没有开打,我也就不去瞎猜这个案子会怎么走,但是从中能折射出评级这个市场的不少乱象。

技术累积:查看几家平台的评级结果和维度, 差异其实都比较大,尤其是在排名30名开外的公司,其详细的技术手段几乎无迹可寻。

信誉累计:相对于穆雷这种几十年来不断拒绝各种诱惑证明自己的的评级机构,几个新成立的公司真心谈不上信誉积累。央行干儿子大公国际也因给铁道部债券AAA评级而闻名遐迩,这些平台的价值目前看来还只能参考参考就好。

此外,正如前文所说,筛选优质借款人并不应该是P2P平台的首要目的,而这些评级主要参考都是基于风险维度,有的例如平台陆金所大量项目收益率是不到10%,这种收益率水平即使风险相对低,也真不一定能吸引到投资者。因此,目前的排行榜参考着看看就好。

银行在改革,P2P快来玩一个叫关门的游戏

本人认为(应该也是众所周知)现在的P2P发展很不健康,目前网贷平台超2000家,累积倒闭跑路的中小平台据不完全统计也己超过300家,这个趋势应该还会蔓延下去。

援引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税源报表统计数据测算,我国大致行业的工业7%,运输业9%,商品流通业(批发零售)3%,施工房地产开发6%,旅游餐饮服务业9%,其他行业8%左右,而且在现在这个整体的经济大环境并不是非常好。如果企业依靠P2P进行运营资金的补充,显然是只能偶尔应急而不能长时间忍受的。

虽然伴随着风险,但是P2P的壮大必然导致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能力下降,这个应该是广大银行朋友的共同感受。我过金融改革一直在小步快走,6月份刚取消了存贷比的,所谓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在但至少在“声音”层面可是从来没停过的。

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P2P可能真的不那么好玩了。

可能现在P2P企业会跳出来说,“你们银行的风控不适合互联网的发展”、“你们银行不懂如何为小微企业服务”。但是别忘了啊,银行也在改革啊,各种新式的征信方式、贷款流程都已经出现,网商银行也在大步往前迈。

别忘了,无论在品牌、客户获取、技术能力、服务能力,大部分P2P平台着实没有什么值得说的。新的时代下,如果没有巨头背景也没有核心竞争力(客户、资金、技术等)的平台,还是别掺和了,坑人的事咱别干。对比美国的仅有3、4家核心P2P平台的情况,我国再倒闭个XX家其实也没啥稀奇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