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发展至今,一路走来备受舆论关注。随着行业高速发展,资金安全、运营稳定、过度营销等舆情风险渐露端倪,为企业敲响警钟。监管氛围自2014年初开始愈加浓烈,网络声量不断积蓄。在此背景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重磅舆情分析报告,旨在客观呈现当下互联网金融舆论生态。

针对央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及的重点监管领域,结合各类产品的舆情热度,我们将互联网金融粗浅的分成四类产品模式,便于横向比较。整体来看,从四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舆情热度来看,第三方支付、余额宝类理财产品、网贷平台与众筹产品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这与公众的参与程度、接受程度、信任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且呈正向关系。

图1 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热度走势图

四类互联网金融产品舆情热度哪家强?

表1 各类第三方支付产品舆情热度排行榜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毫无悬念地成为舆论最热门的支付平台,热度指数均超过6,远高于其它平台,成为第一阵营。这两类产品借助科技发展大环境,借公众消费习惯变革之机,积极抢占市场,以其较高的口碑、安全性迅速成为媒体、网民认可、推崇的第三方支付产品。

其它热度指数在3.50以上的有快钱支付、易宝支付、财付通、国付宝、百度钱包等。如果将热度在3.0-4.5和3.0以下的产品分别列为第二、三阵营,可以看出,第二、三阵营支付产品间的热度差距相对较小,说明其相互间的竞争较为激烈。

表2 各类“宝宝系”产品舆情热度排行榜

在发展之初,互联网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动辄在6%左右,去年以来,收益情况一路下滑,甚至跌破4%,收益回归常态,而银行系理财产品则有后来居上之势。虽然如此,在网络舆论中,微信理财通和阿里余额宝的热度仍然遥遥领先。

将宝宝类理财产品放在一起比较,可以发现,在热度排名前十的理财产品中,互联网系宝宝占到了一半,除了微信理财通和阿里余额宝,还有百度白赚、京东小金库、苏宁零钱宝。总体而言,互联网系宝宝最受舆论关注,银行系居中,基金系热度较低。究其原因,一是互联网系宝宝是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先行者,从一进入市场到现在,凭借着刚开始的高盈利和强势宣传,已经积累了较为稳定的人气,在各类宝宝产品名字辨识不清的情况下,很多媒体和网民都以“余额宝类”产品来统称这些互联网理财产品,并将余额宝的收益作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一个衡量标准;二是比起传统银行和基金公司,互联网大佬企业更擅长宣传、造势和营销,因此相关的理财产品也更容易获得媒体和网民关注;三是互联网系宝宝往往由电商打造,比如淘宝、京东、苏宁等,它天生与网购、第三方支付等消费行为相关,因此在节假日或其它促销/价格战、抢红包活动、支付行为中也能接机露个脸,增加了在媒体和网民眼中“出场”的机会。

表3 各类P2P产品舆情热度排行榜

相对于第三方支付和“宝宝”类理财产品,网贷企业之间热度较为均衡,之间的竞争也较为激烈。针对互联网影响力最高的100家平台,分析他们的注册地域信息,可以发现,广东、北京成为最热门的P2P平台注册地,两地企业数分别占到30%和29%,其次是上海(14%)、浙江(8%)。总体而言,网贷企业的发展与本地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显著正相关。

表4 众筹产品舆情热度排行榜

对于主要的众筹网站进行热度排名,发现在热度前十的平台中,多数为非股权性众筹网站,而榜单的前五名,除了第五位的云筹外,都是非股权性众筹网站。据统计,对于大部分的非股权类众筹而言,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有关的、重设计的科技类/娱乐型产品成为了主流项目,而有社会意义的公益类项目特别是与落后地区教育相关的,也比较容易受关注并达成筹集目标。

“发展规模”、“问题”、和“政策”成为媒体议程设置三大热点

从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初到规模不断扩大,均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这一过程中,“发展规模”、“问题”、和“政策”三大议题热度趋势交织向上。一个基本的规律是,发展规模出现暴涨后舆论场随之而来的“问题”和“监管”声音随之放大。如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快速扩容,使得一些行业乱象相继暴露,从而引发了各界“问题”和“监管”的共鸣,随之而来的是相关监管政策的发布。其中三大议题交织尤其在网贷平台上较为突出,数据显示,媒体对网贷的报道量在2015年上半年明显高于2014年下半年,但报道中的“收益”与“风险”同时成为舆论关键词,政策监管的声音也一直伴随着整个发展时期,凸显了网贷平台行业发展的“杂乱无章”,也侧面反映了其舆论生态体系的无序,舆情环境不利于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监管力度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声誉风险受到瞩目

在行业发展初期,互联网金融的合法性、安全性等因素频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知识盲区,加剧了舆论对相关质疑的讨论程度。其中,媒体普遍认为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并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于是,舆论逐步加强了对相关监管政策的关注力度。

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互联网金融告别“野蛮”生长阶段。这一政策在引导舆论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同时,也使得行业风险进一步引起各方关注,由此引发的声誉风险蔓延升级的趋势更值得关注。

两个舆论场就创新基本面达成共识关注呈周期性变化

第三方支付、余额宝类理财产品、网贷平台、众筹等四种模式热度走势交织向上,各自的关注点随社会话题的转变呈现周期性的特征。舆论场的热度与产品走势大致相同,尤其是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监管层逐渐对第三方支付频频设限,使得相关的产品舆情热度较高,这也与媒体舆论场“监管”的高频词不谋而合。

图2 两个舆论场关注热词词频统计

通过梳理两个舆论场的关注点,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炼出监管、创新等使用频率较高的热词,而词频的客观统计亦可体现互联网金融的舆情环境。虽然就词频来看两个舆论场的关键词多有重合,但具体内容呈现差异化。就“创新”而言,媒体舆论场多站在整个金融行业的高度,对行业发展的创新模式、所涉及的监管以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等宏观层面进行梳理分析。而网民舆论场则以具体金融创新模式进行探讨,一个突出现象就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宣传推广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多数企业通过微信公共号对自身品牌宣传营销,通过与网民互动逐渐渗入大众意识。

除了“创新”这个关键词外,两个舆论场的关注重点也有很大差异。媒体舆论场重点关注了“监管”的情况,而网民舆论场则以“P2P”作为关注行业的重点,这反应出视野宏观与微观的差异性。

人际传播成为搭建口碑的重要渠道

互联网金融的声誉风险与公众的信任程度呈现正比关系。在这一趋势下,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用户信任乃至舆论信任的程度,都依赖以线下人际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传播和口碑效应。具体来看,第三方支付和余额宝类理财产品两种模式相对优于网贷平台与众筹。究其原因,前两种模式公众参与程度较高,在人际传播的作用下,“风险相对可控”的印象助其收获了较为良好的口碑。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搭乘科技发展的时代列车,借由公众消费习惯由PC转向移动端的契机,迎来第二次发展高潮,其高安全性与便捷性也在公众口口相传中得到印证。

在这一点上,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行业极为相似,人际传播的信息倾向性对人们的观念产生较大的影响,部分负面信息在民间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可信度,甚至达到动摇公众信心的效果。反之,媒体发布具有正向引导的信息,往往在公众心中不易形成积极影响。这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口碑、公众信任程度,受到了人际传播的极大影响,正因如此,行业及企业的声誉维护程度并未跟上其发展步伐。

这一现象在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事物发展初期,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粉丝群体和较强的用户黏度,但这一传播手段本身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无序、易失真等缺陷,也伴随产业的发展壮大而不断凸显。渠道单一和人际传播的不稳定,让互联网金融的舆论基础显得较为脆弱。在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如果这一现象继续未见改观,或将导致风险累积。眼下,互联网金融龙头企业和整个行业步入了矫正发展失衡,培养用户理性,维护舆论声誉的重要关口。

互联网金融区域发展不平衡鲁粤为高风险区域

通过查询各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总数量,以及媒体上曝光的问题平台数量,测算出各地互联网金融的舆论风险指数,将风险值最高者计为10分,最低者记为0分,算出各地的风险指数分布图如下:

图3 互联网金融舆情热度与舆情风险区域分布图

山东、广东两地互联网金融出现问题的平台最多,分别为149家和104家,而由于山东平台总数较少,因此问题平台比率最高,风险指数为10。其它风险在4分以上的有浙江、广东、湖南、安徽、上海。总体上来说,互联网金融热度较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风险指数也相应较高,比较例外的是北京,热度排名第2,风险指数排名第10 ,这与该地区所受到的金融监管更多有一定关联,其行业发展更规范。而湖南热度排名第17,风险排名第4;河北热度第14,风险第7;福建热度18,风险第11,属于明显的热度高风险高的地区。

互联网金融舆情风险呈现区域性特征,这与公众的心理易受负面舆情所影响有一定关系。当一起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的多家企业容易遭到舆论的质疑,导致公众对相关理财产品的信心有所下降。这不仅影响同业企业的外部传情环境,也对产品的销售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金融企业声誉体系搭建势在必行

互联网金融舆情环境的隐患为安全、跑路、合法性等等,但更为深层的则是相关企业的信用体系搭建,针对普通公众而言,企业建立良好的口碑格外重要。

首先,“沉默的螺旋”效应使具有负面倾向的媒体报道快速向网民舆论场传导,进而影响公众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任程度。值得关注的是,P2P企业的坏账、老板跑路问题的陆续曝光,迅速在短期内向全行业蔓延,影响了网贷平台的整体舆情环境。

其次,产品过度营销或导致投资市场乱象。除去第三方支付外,余额宝类产品、网贷、众筹产品的首张“名片”就是收益情况,而这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其产品的营销点。收益率居高不下容易被舆论解读为过度营销,而这也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容忽视的风险。同时,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性,企业利用这一特性大做文章,夸大收益的宣传策略往往会成为媒体指认过度营销的佐证。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成长具有不确定性,受制于许多客观因素,一旦发展不如投资人预期,也会遭遇当年的股市暴跌之痛。若真如此,行业将背上“骂名”,而企业也难逃广受批评的噩运。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