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随着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市场利率一路走低,余额宝的收益目前已经下降到3%左右;另一方面,收到各类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竞争,余额宝的规模也出现了缩水。甚至有观点认为,随着未来收益率持续下降,余额宝最终会走向消亡。

余额宝收益率缩水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明星级产品,自诞生以来,围绕余额宝的各种形态的“终结论”从未停歇。规模突破千亿时,有声音认为余额宝已触及天花板。2014年三季度首次出现季度规模下降,又有舆论判定余额宝将风光不再。事实上,这些言论最后都被市场证伪——在各种不看好情况下,余额宝规模最高时超过了7000亿。

如今,随着余额宝收益回归到货币基金正常的区间内,不看好余额宝未来的言论再次出现。这一次,余额宝真会被“终结”吗?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的结论是:不会。而且无论从美国经验、货币基金的本质还是国内理财市场趋势来看,未来余额宝不仅不会消失,相反它还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

首先,从美国的历史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并不会消灭货币基金。在美国,货币基金整体规模无论在利率市场化之前还是之后,均以扩张趋势为主。目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还尚未结束,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的货币基金规模仅有2.4万亿人民币,远远小于美国货币基金的规模,我们差不多相当于美国1986年左右水平。在短期,从需求端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本还是稀缺资源,对资本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从供给端看,虽然我国经济下行,但全面大放水的可能性不大;供需结合意味着我国的利率不太可能降到零利率水平,货币基金仍然可以保持较好收益。

其次,从货币基金本质来看,其投资流向决定了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因为法律规定货币基金只能够投在最好的机构发的短期债,风险最低,流动性最好,因此只需0.5个点的利差就能存活。而传统银行因其借贷机构的整体风险大,需要3个点的存贷差来覆盖揽存的成本和金融风险的敞口。因此,与银行存款相比,货币基金有能力让渡更高的收益率给客户。所以,即便在利率市场化以后,货币基金总是可以比银行活期存款的利率高一点。而美国货币基金的历史经验提示我们,即使利率市场化完成多年之后,货币基金作为首选的闲散资金投资工具仍然可以很好地存活下去。只要货币市场利率比活期存款高,就有存在的价值。

与金融场景的结合,让余额宝拥有比一般货币基金更好的成长土壤。金融因为场景需求而诞生,并为场景服务。支付宝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并始终居于行业前列,也是因为淘宝、天猫等网络购物需要配套的支付服务。

余额宝拥有类现金功能,可以给网络购物的用户带来非常好的支付体验。在此基础上,余额宝还开拓了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利用余额宝预约汽车、房产、零元购机等。消费者不仅获得了相应商品,余额宝的收益也不会因购物而减少。因为跟这么多场景的结合,大部分用户并不把余额宝当成一个纯粹的理财产品,而是现金管理工具,余额宝的户均投资额度只有几千块钱便是明证。这些用户并不单纯追求余额宝的理财收益,而是考虑余额宝带来的综合便利性。所以,收益的涨涨跌跌并不会让余额宝消失,它有着比其他货币基金更好的生存土壤。今年一季度,股市最红火的时候,余额宝的收益在下降,但整体规模反而在上涨。

最后要说的是,余额宝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的全民理财时代即将开启。截至2013年末,中国居民超过60%的金融资产是储蓄,而美国只有13%的家庭金融资产是存款。按照当前金融开放和市场化趋势来看,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储蓄变成各类理财产品。估计未来10年,我国将有约50万亿至100万亿的储蓄资金会转化为理财产品或资管产品。货币基金作为首选的闲散资金投资工具,将相应承接一部分从银行体系脱离的资金。

此外,随着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直接融资比重将会增大,货币基金作为货币市场资金提供方的重要性将愈加凸显。现阶段,由于缺少好的投资标的,我国的货币基金的投资标的只能以银行协议存款为主。反观美国,其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非常多元化,包括银行存款、存款证、银行票据、商业票据、政府短期债券等,其中短期市政债券和金融商业票据占比最多。随着我国直接融资的发展,更多的优质企业将更多通过发短期债的方式获得融资,而货币基金将成为重要的购买者。

因此,无论从资金供给还是资金需求来看,我国的货币市场基金都会有一个长足发展阶段。据估测,中国货币基金市场未来完全可能达到30万亿到50万亿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明星货币基金产品的余额宝未来市场空间也同样广阔。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招牌”级产品,余额宝在特定时代完成了它的特定使命,就算未来货币基金风光不再,它的地位对于投资者依然有着重要影响。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