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15年,在互联网金融的各类创新中,消费金融异军突起,成为众多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

消费金融是指面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其历史可追溯到1990年,受制于金融政策、用户习惯等,业务发展一度相当缓慢,进入2000年后发展才明显提速,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传统的信用卡到京东白条、淘宝花呗、趣分期、闪白条等等,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大多数人都在不同程度的接触或者使用不同类型的消费金融产品。

消费金融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经济结构及人群结构变动的趋势:一方面从国家政策层面,出口、投资、消费三架马车拉动经济的效应明显,其中“消费”占比正在日益提升,发挥的引擎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在今年6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发展消费金融,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至全国,重点服务中低收入人群,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政府层面为消费金融释放出了巨大的积极信号与政策红利。

另一方面,从消费者需求层面上看,截至今年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居民投资理财及超前消费意识增强,借贷消费意愿明显加强,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群体在众多的消费场景中对金融服务产生强烈需求,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缺口。

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在信贷结构中占比仅为20%左右,而在美国,消费信贷的占比超过60%,差距悬殊,对比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消费信贷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来自艾瑞咨询的消费金融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3万亿元,2014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交易规模将突破160亿元,增速超过170%。另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中国个人贷款余额是7.7万亿,到2018年将增长到17.5万亿。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场景的不断扩展,和2013年互联网金融概念的普及,消费习惯的改变,金融服务进入更多消费场景,消费金融体量持续扩大,整个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已形成了一块巨大的蓝海市场,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已然硝烟四起,于是我们看到了阿里巴巴、苏宁、微众银行、京东、互联网金融平台如趣分期、闪钱包等纷纷高调进入消费金融领域,阿里有了“花呗”、京东有了“白条”、苏宁有了消费金融公司,腾讯有了“微粒贷”,闪钱包和去哪儿合作的“拿去花”。

在涉足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一众选手们,电商涉足互联网消费金融似乎成为了最佳选择。电商平台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其拥有得天独厚的场景入口,如京东白条、淘宝花呗,消费金融无缝融合电商平台,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和粘性,很容易刺激用户提前消费和选择信用分期;另一方面,电商平台拥有海量的交易数据,利用大数据风控,能较好的降低风险。

从消费金融的分类上来说,主要为以下三类:

一类是大型电商平台或者O2O平台,自建消费金融业务线,利用消费分期,不仅可以提升交易额,增加用户粘性;还可以监测跟踪用户在分期之后的还款行为,评定用户可支付能力、诚信等,完善征信数据库。代表型产品如京东白条、淘宝花呗、苏宁任性购等。

二类是以消费金融切入垂直细分领域的公司,教育、校园、装修、医疗、租房等细分领域都是创业热点领域,深入细分产业链,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可构建“消费场景大生态”,代表型产品如校园分期的趣分期、分期乐等,装修分期如土巴兔、家分期等,教育领域的爱学贷、蜡笔分期等,租房领域如会分期、租房宝等,农业领域的农分期等。

三类是依靠数据挖掘、数据建模、大数据风控,提供第三方信贷服务的金融平台,与拥有场景入口的电商合作,电商平台提供用户、数据,互联网金融平台负责资金、数据挖掘、风控建模,双方采取利益分成模式,用户自主授权、自动化授信,全程体验便捷方便,代表型产品有有量化派、闪钱包旗下的闪白条、闪银等。

以上三类公司,个人比较看好第一类和第三类,第一类由于有成熟的电商运作平台和相对稳定的用户粘性,整体运作能力成熟,运营成本较低,市场前景广阔,当然也有人说第一类平台也可以为其他电商提供信贷解决方案,但是从长远来说,拥有良好场景体验的其他电商平台从数据层面考虑,并不愿意接入如京东这样的大电商平台,而在投资或者并购下的前提则有可能,比如受京东战略投资的途牛和京东合作的旅游分期“首付出发”;第三类公司由于不做电商,只需要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征信、风控运营解决方案,提供信贷金融服务就行了,创业机会也最多,不论是垂直类解决方案还是综合型解决方案,当然关键还在于数据挖掘能力和风控水平,由于是典型的轻模式,前景也甚为广阔。

而第二类则是典型的苦力活,链条过长,既要自己做电商,提供商品服务,还需要提供金融服务,不仅要自建场景,还要解决资金端的问题、风控问题,无法控制的环节太多,目前成长比较好的趣分期,由于起步早,定位细分人群(大学生)也很精确,将来这个行业里会走向真正的寡头趋势,趣分期的成长前景较好。

由于消费金融产品典型特点是小额分散,互联网金融平台涉水消费金融,可打通从批发到零售产品业务链条。然而消费金融本身是基于信用进行放贷业务,目前国内征信体系还不完善,央行征信系统还未正式接入互联网金融行业,个人征信体系是否完善是决定个平台消费金融业务规模的关键因素。

通常的做法是金融平台一方面结合自身平台的大数据中心做各类数据分析,形成用户信用评级,同时和第三方征信机构完成合作,例如接入腾讯信用与芝麻信用,利用其基于网购和社交所产生的庞大数据库,为用户进行立体多维画像和用户信用评级。

拿闪钱包来说,旗下消费信贷产品闪白条,不仅对接各大数据服务机构如talkingdata;还对接几大征信机构如腾讯征信、前海征信、中智诚等,与好贷网、中航信等也完成信用评分、反欺诈、风控、信审、黑名单等数据库对接;还和电商平台完成脱敏数据的输送和调用,所涉及到数据维度包括交易数据、社交数据、银行数据、旅行数据等,将冗繁复杂的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挖掘、风控建模,得到更为立体的用户画像和更精确的信用评级。比如闪白条和去哪儿旅行网完成的旅行分期产品“拿去花”,就是采取这种合作方式下的产品。

在消费金融链条中,首先是消费场景的建立,电商巨头无疑凝聚着用户较强的需求,也提供了消费金融服务良好的使用场景,接下来考验的是风控能力和资金成本能力,打破数据孤岛,提高反欺诈能力是解决风控能力的较好办法,至于资金成本能力,目前行业多采取和p2p公司合作,或者对接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成本不相上下,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风控水平。

目前的消费金融领域,尤其是垂直细分领域,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比如旅游消费金融领域,尽管去哪儿、驴妈妈、途牛等旅游平台都有推出旅游分期消费服务,给消费者提供了较好的体验,然而其进入市场时间毕竟都不长,消费者旅游分期的消费习惯还未完全养成。另一方面,旅行分期消费群体多为刚入职场白领和学生,收入能力有限,还款能力有限,如何提高风控水平是重中之重。

随着京东资产证券化计划的推出,给不少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企业增加了新的融资渠道,资产证券化市场正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只要是符合条件、风险可控、收益率相对稳定的资产均可以试水资产证券化。经过政策监管和市场洗牌后的优质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和优质资产都有望进入资产证券化。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