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最近无论是银行朋友还是互金朋友都在抱怨,找不到好“资产”,手里大把资金,贷或投不出去。纵观宏观经济,优质资产匮乏似乎成了世界性难题。我们谈一点个人看法。

首先,金融释放“错误信号”?

中小企业融资难,从政府层面到市场层面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到底应该咋办?各家似乎都有高招,“降准”刺激商业银行增加贷款,但我们看看,增加的贷款流向了谁?也许还是那些符合条件的好企业,这从控制不良率上无可厚非。这些所谓的好企业,真的拿着钱去做实业了吗?也许没有,资本市场上到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不少企业甚至来咨询我们“机构能否投P2P”。将从银行便宜拿来的资金投资到年化7-8的理财产品上,似乎成了一些企业的生财之道。长此以往,没有人想好好做实业,逐渐加剧了“资产荒”。

其次,对新金融模式的制约。

互联网金融的4.0版本已经从单纯的民间借贷中介平台,往资产配置的路上探索了,由传统金融机构中优秀的基金经理或产品经理,在全国或世界上采购优质资产,将信息反馈给金融消费者,由金融消费者选择各种资产组合。大家可以看出,这种创新商业模式的基础是,要有很多资产可供选择,很遗憾,“资产荒”恶化,真正的优质选择越来越少,使得各家产品趋于同质化,影响和限制了创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和变化。

再次,解决“资产荒”的办法。

在凯恩斯主义过度盛行的当下,我倒是主张顺其自然。经济周期自有规律,物极必反,当大家都意识到实业的稀缺和重要性的时候,自然有先知先觉的聪明人闯进去开展实业创业。当然,如果一窝蜂大家都挤进某一实业细分领域,又会造成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等等。现在正处于“资产荒”相对比较严重的情形,但如果按照现有数据,观察--决策--实施--发挥作用,也许经济周期已然开始上扬,等药性发挥最大的时候,反而增加了震荡幅度,不利于经济平顺。

综上

“资产荒”确实存在,无需讳疾忌医。但,这不是绝症,是周期性慢性病,需要调养生息,依靠市场和法治逐渐引导。正视资产荒,咱们自己不能“慌”,相信我们经济的实力和企业家的活力,我们必将继续前行。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