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一,啥是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就是一个人答应你的事能不能做到的可能。一个人说下周请你吃饭,但根本就没有攒局。你问他咋没请。他会说忘了,或说最近太忙。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儿,因为只是吃个饭的事,往往不会在意,过去就算了。

但是,如果放在商务契约中,就是违约。

这就是信用风险。

二,为啥要重视信用风险。

他说下周请你吃饭。你怎么办?你答应了,就要预留好时间,安排好时间,避免事情冲突。那么,你就有了一个心里预期,下周有一天不用自己起火做饭了,跟张三吃饭的事往后推一推。你已经做好跟他吃饭的准备了。但是,你没接到他的通知,那你的准备计划就被打乱了。实际上,你的时间安排,你把别的事推掉,这些就是你的损失。

也就是说,重视信用风险,就是要避免损失。

那么,在商务契约中,损失不仅是你为准备履行合同的实际损失——直接损失,还有合同得到履行你可能获得的收益的预期的损失——间接损失。

三,对信用风险的认识。

啥叫认识,就是信用风险在你的脑子里的反映。同样一件事,张三说没问题,李四说有问题;到底有没有问题,那就要看结果了。也就是说,尽管信用风险就客观地摆在那儿,但每个人的立场和观点和方法等等不同,所以对信用风险的反映即认识不同。但是,这并不是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样岂不是乱套了。真理、道理是有标准的。同时,这又与多元化无关。

关于风险、信用风险的理论,比比皆是,巴塞尔协议等的模型、公式更是丰富的很。这些都是人类的认识,人的经验。但是,我以为这些都是属于基本原理的普遍性的认识。这些能够指导你如何去分析、研究信用风险,指导你从哪下手。而真正地对张三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那还要具体分析张三的具体的特殊的情况或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张三的问题。

四, 经济形势好,公司借势闭着眼就赚钱的时候,信用风险会被掩盖或延缓暴露。

有人说:风险没用。形势不好,哀鸿遍野,诉讼也无能为力,有人说:风险还是没用。风险在于曲突徙薪,而不是焦头烂额。

形势好的时候,你一礼拜八九个饭局,他没请你吃饭,没关系,还有别人等着呢。要是八九个礼拜没人请,现在可有人说请你,你做足了准备,又背台词,又描眉打眼,但他失信了,你心理该多失落。你的准备工作不就瞎了吗?

所以说,做好信用风险的判断,你就不会失望,不会损失,不会焦头烂额。

五,几种表现形式。

1,山盟海誓,信用风险最高。

一件事情不按套路出牌,靠赌咒发誓,就像巫师一样,结果是啥样,可想而知了。

婚礼上指天捂心说过一辈子,三月两月,三年五载离婚的也不罕见。

还不了钱,全家死光光。肯定还不了。自己家人的命都不当回事,可以诅咒,会把你的钱当回事,那真成了怪事。

事情得按事情的规律、情况条件办事,不能是小孩过家家。

2,只看见他和你这一面关系,看不到他和其他人的关系。

他说下周请你吃饭,可是他还有可能约了比你重要的人。如果二者冲突,搁你,你会咋办?当然是选更重要的了。

所以,你只知道他欠你250万,他身价千万,不可能黄了你这点小钱。你错了,因为他可能欠道上的、圈里的大哥250万。到期了,你说他先还谁?人之常情,这是很明白的事。

所以说,看问题要全面,要知道你和他的关系,在他的对外关系中占什么地位。

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绝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

3,孤立地看问题。

张三开房地产公司,资金紧张的时候,李四借给他钱,后来两人闹掰了,张三说李四忒贪。这时张三找你借钱,亲兄弟明算账,有纸有字有合同。你说我不贪,我跟李四不一样,给点儿利息就行。这么想,你就错了。他能那么对付李四,就能那么对付你。因为他的价值观思想方法是一定的,尤其是面对同类问题。

也就是说,不要孤立地看与你无关的另一件事,要联系地看。在一定条件下,只要你参与其中,你几乎不可能独善其身。要联系地看。

4,迷信高大上。

看人家当老板:宝马,带游泳池的别墅,游艇,私人飞机,给孩子千万元的零花,国企,跟领导莫逆,闯红灯有人给消记录,多牛,有实力。如果看到这些,你就有实力的结论,就错了。你要知道这些物质的奢华的背后,是靠什么支撑着,还能持续多久。表明的奢华,有时是掩盖里面的贫乏(物质或精神)。正常的享受,无可厚非,但要看度。超过一定的度,要么会败家,要么就根本不是自己的家。今天行,不能说明明天还行。越高大上,越抽象空虚。这时战术重于战略。希腊尚有主权危机,况一人乎?要运动地看。

5,其它的。

偶然的事件中看不到必然的趋势。

能够发现问题,但不能合理解释问题。

肯定中看不到否定。

忽略对实现的条件的认识和重视。

把假设理想当作现实。

把结果当作原因。

以为交易对手会守信。

从道德上要求、评价对手,而不是从经济、物质方面评估预测。

一切决定于时间、地点和条件。

六,怎么判断信用风险。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1,千言万语就一句: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怎么透过看,就是要辩证地看,要看到转化的可能。

万科周刊在12月14号讲了一个“金融与信用”的故事——经济学课堂上,教授正在讲“金融与信用”。

“同学们,大家说说,什么是金融?什么又是信用?”

小汉说:“奶奶从小就教导我,‘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就是金融与信用。”

小红说:“金融就是不同时期、不同人现金流的互换,要互换就得彼此信任。”

教授说:“都不全面,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教导我们‘如果我欠你1块钱,我惹上了麻烦,如果我欠你100万,麻烦就是你的了。’这就是金融与信用!”

这就是说,达到一定的量时,投机性增强,风险会加大,同时,在彼此的矛盾的控制关系、地位会转化转变,这就是质变。

2,认识过程的本身就是解决的方法和过程。

3,你会说我得看看你的报表,你的资产负债等等。就像银行那样,弄一大堆材料,仔细调查、审查。但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数据模型计算有它的严谨性,但是数据是死的僵硬的,要结合实际,特殊,看到转化,看到变化。

数据计算都试图求得某种肯定的数值或结论,然而,对客户的经营过程的判断,是具有相当的盖然性和偶然性的(信息的不对称更是如此),计算时能够作为依据的往往只是那些经常变化的,而且是昨天的数据、数值。更重要的是,这些纯粹的数学模型计算,只注意了与你的单方面的静态的活动,而忽略了交易中各种因素相互发生作用的动态过程。

4,质与量,应该是对立的统一关系。不应偏举,但也不可一律看待。

七,结尾。

合作是一系列的连续行为,前一个行为及其一切现象当然就能作为衡量下一行为、行动的尺度。

一顿饭不是事,二顿饭不是事,三顿呢?

一块钱没问题,一百块没问题,一百万呢?

一生二,二生三。虽然表现形式会也肯定不一样,但要看到质。

所有信用风险的发生,都是因为主观与客观地背离。

任何比喻都不会是百分之百恰如其分的。

白话完了。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