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12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金融逐步走入大家的视野,并伴随着2013年民营银行准入机制越发风生水起。就在本月14号,关于腾讯已经获得“前海银行”民营银行的批文再次触动市场神经。虽然腾讯在15日就发布了相应辟谣文件,称还在进展中。但互联网金融的持续高热仍让不少资本方眼红脑热。纵观国际市场,互联网金融早已不是新鲜事,也许是时候盘点一下那些生不逢时的先烈,为试图下海的资本方们提个醒儿。

先烈一:SFNB

失败原因:盈利能力单一

1995年成立的世界上第一家虚拟网络银行,为网络银行走进人们的生活助力颇多。辉煌时期位列美国第六大银行的SFNB最终在电子商务的低谷冲击下因巨额亏损被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

前车之鉴:1、纯网络银行风险巨大,需要线上线下结合进行;

2、资金运作渠道较为单一导致无法像传统国际性大银行那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获取利润;

先烈二:谷歌钱包

失败原因:上下游不支持

按理说,谷歌钱包并没有 “死亡”,但自2011年推出之后,一直难有进展。作为一款手机应用,将手机变为钱包,实现虚拟财务管理的愿景很好,但最主要的瓶颈是产业链上下游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都不配合推广,导致产品僵尸化。

前车之鉴:1、受限于信息安全性及利益制衡,纯平台式的信息搭桥并不是互联网金融的正途;

2、绝对控制权和不依赖上下游的盈利模式,才是互联网金融良性循环的关键。

先烈三:PayPal货币基金

失败原因:宏观金融环境变差

1999年设立的PAYPAL从互联网的角度看是一个成功的长尾案例:把数量庞大的微小客户汇聚起来,从而可以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也就是余额宝现在的发展思路);衰落有两个原因:其一:美国利率市场化程度高,套利空间较小;其二,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推出了量化宽松购买资产大肆放水美元计划。

前车之鉴:1、第一点是启发:仅仅运作货币根本无利可图。互联网金融主要目的还是为客户提供理财便利、吸引更多的沉淀资金、提高客户黏性,虽然不会带来直接收益,但所带来的潜在好处是战略性的。

2、第二点是风险:如今PAYPAL因为美国的零利率政策暂时”冬眠“,再次彰显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对金融宏观政策的依附体质,水深需慎入。

先烈四: NextCard

失败原因:审核不严坏账激增

1996年面市的NextCard作为通过互联网发放信用卡的服务公司,以在邮寄卡片前就通过网络立刻为申请者授予信用额度著称,在五年的时间内积累了近120W个信用卡账户。同时,由于网络机制审查不严(信用资料较少的申请人只需在NextCard存有一定额度的存款,就可申请到信用卡)导致的坏账问题,直接导致了产品破产。

前车之鉴:1、网络授信的操作规范,以及恰当的金融提醒服务至关重要。

2、“发卡前先授信”的结果导向是用户的痒点之一,如何恰当使用需要思考。

先烈五:InsWeb  

失败原因:产品复杂网上卖不动

Insweb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电子商务站点,倚靠为消费者提供多家合作保险公司的产品报价以帮助对比,并从消费者收取费用以及为代理人提供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投保意向,并向代理人收取费用两种方式盈利,但受限于保险产品的复杂性和网络沟通不畅,导致了失败。

前车之鉴:1、互联网金融,回归极简,或是寻找极简的表达方式。

2、车险和意外险作为互联网保险最易沟通也最为流行的险种,如要介入,当以二者入手。

其实,互联网金融由来已久,与以上五者类似的还有同样败于金融调控的乐天金融,毁于政策审核的众贷网,用户渠道信息不对等导致失败的基金淘宝店,以及盲目烧钱的数银在线等多个具有探索精神的品牌和产品,金融要慎重,互联网要简单明快,两者的结合潜力无限,也充满了众多风险。盘整以上经验并非危言耸听,希望后来者们不摔倒两次而已。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