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之前写了多篇文章强调资金池和自融的危害,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如何判断平台有没有资金池和自融的方法。

一:如何判断资金池?

资金池:吸纳的资金并没有很清晰的去向。

对于判断资金池现象,可以主要从分析标的着手。

(1)标的中无借款人信息。

平台只披露投资人信息,对借款人信息完全不予披露--类似很多大平台倚靠自己的信用背书,对借款人信息不予披露,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存在资金池现象。

(2)借款资料简单,缺乏实质性内容

它本身就不是真正的借款何来真实详尽的借款资料,甚至出现拷贝走样的情况。

(3)借款人数少,出现同一人反复借款现象

由于受注册用户名、提现银行卡与身份证实名相对应等限制,而能知道自融的人数极少,自融者往往用自已或有限的人员来注册,因此常会出现同一个用户名反复借款现象。

(4)借款信息不合逻辑

站在借款人的角度对借款信息进行分析。之前分析过一个平台标的,某三线城50多岁的老师,通过平台借了30多万用于房屋装修,每月需支付利息16000多,而其工资每月不到5000。而且平台大多数标的均如此,这显然不符合逻辑。

以上4种情况说明平台很可能存在资金池。

问: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很多计划类或资产包的产品,这类产品是否属于资金池?

答:该类产品分两种情况:

1、平台先吸纳投资人的资金,再对借款人进行匹配。该种情况属于建立资金池。

2、平台先用自己的资金借给借款人,然后再将借款总额打包面向投资人,同时每笔投资资金均能对应借款资金。严格意义上讲此种情况不属于资金池,但是新规规定,平台不能代替投资人做投资决策,所以也将面临法律边界风险。

二:如何判断平台是否存在自融现象?

自融: 平台吸纳资金用于关联公司或关联个人使用。

判断方法:通过标的分析借款方是否为关联公司和个人。

通过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借款方是否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是否存在子母公司或兄弟公司关系。某租宝公司之前就存在类似现象。或者借款人信息显示借款人是平台的法人和股东,这种情况也属于自融现象。

数据显示,资金池和自融是导致平台出现问题最常见的原因,危害性也极大。投资人一定要在投资时对该现象进行分析。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