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现在走在街头,远远看见推销信用卡的银行职员热切的眼神,你大抵要躲着走。如果再来上那么一句:“请问您需要贷款吗?”人恐怕溜得还要更快。

但是十年以前,台北街头林立着各家银行开的小摊位,除了办理信用卡外,摊位还可以为普通人办理小额无抵押贷款业务。他们五分钟放贷,并让贷款像信用卡债滚动起来,存在一张卡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来自台湾的现金卡了。

现金卡是什么?卡债危机又是怎么回事?

只要没有犯罪记录,填好身份证、地址、职业这样的基础信息,不需担保,五分钟就能拿走一张现金卡。现金卡可以像信用卡一样刷卡消费,提现也很方便,唯一的区别就是信用卡一月内不计利息,现金卡第二天就开始计息了。

也许你要问“谁都能借?”

额,基本上是的。

稍微有点金融直觉的人都觉得:这不得出事。

果然就出事了。从1999年,万泰银行发行台湾地区第一张“乔治玛莉(George & Mary)现金卡”,取其台语谐音「借钱免利」,提供新台币1至30万元不等的小额现金信用贷款。2001年到2003年台湾银行在现金卡上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2005年台湾迎来卡债危机。

2005年全年,台湾地区坏账超过300亿元台币。台湾过度借贷人口约30至4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7%、成年人口的2%),平均借贷金额超过190万元。卡债危机的爆发,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不利影响。

这么白痴的现金卡,为什么会出现呢?

2004年,虽然台湾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还不错,但银行业却已经悄悄将战略重心转移至消费金融领域,大肆发放信用卡和个人消费贷款。依据台湾金管会统计资料,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间,双卡合放款余额于由6,631亿元扩增为8,056亿元,其中现金卡放款余额更由1,934.55亿元剧增为3066.97亿元。

到底是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使得银行扎堆进入消费金融呢?首先,在经济需求层面,台湾中产阶级形成壮大,消费升级,消费需求逐渐多元化。在供给层面,台湾金融系统流动性过剩,经济则逐渐“脱实就虚”,实体企业逐渐萎缩。其次,制度层面提出利率自由化后,民营银行不断涌现,商业银行传统企业金融业务利差收缩,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

等等,怎么感觉跟我们那么像?

那我们也会出现危机么?

危机会不会被复制?

虽然面临着极为相似的宏观环境,但是大陆地区发展消费金融还是与台湾当时的情况有许多不同:

首先,台湾在20世纪初的信用卡覆盖率已经较高,平均每个人拥有1.7张信用卡。在这样的情况下,现金卡大肆发行面向的用户远非“优质客户”,而使用现金卡进行的消费也更加“空心化”“炫耀性”。

第二,虽然台湾大肆发卡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征信风控,但银行为了抢占市占率,往往对风险视而不见,更与今天大数据和场景加持的征信系统准确性不可同日而语。

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现金卡的故事还是让我们有所收获:

第一,故事的后来是?在消费金融里,应急贷款这块儿还是刚需。2007年,中国商业信托银行等挺过了卡债危机的大银行恢复了现金卡的发放,而杠杆率高,坏账率高的民营小银行则有很多倒下了。

第二,现金卡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出在征信上。毕竟应急贷款的征信准确度再提升多少,面向的长尾客户还是难以避免的天然存在高风险属性。而面对这样的客户,用高息惩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于控制贷款人的贷款额度。卡债危机时期,贷款人整体债务余额为月薪22至45倍间的比例约为整体的30%,他们也是造成坏账的主力。因此,提供应急消费贷款应该以小额为主,上限不能超过月薪22倍。

第三,消费金融应经受得起经济周期的考验。台湾与大陆,转型消费金融的时期都处于经济景气下滑的时期,虽然在经济的上升周期,中产阶级逐渐形成壮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作为新兴经济体,国民收入和财富积累的脆弱性,一旦许多人失业,将面临无法还债的局面。从投资转型消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