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前几年网上有个段子(或者说是软文),话说改变世界的是三个苹果,一个是诱惑了夏娃让人类有了最初的思考,一个砸中了牛顿让科学引领人类的启蒙,一个则成就了乔布斯,让科技的硕果走进人类的生活。现在只要与苹果公司有关的产品,几乎都会引起了现象级的关注度。

就好比Apple Pay,从2014年诞生之日开始至今一直被媒体津津乐道,甚至被有些人冠以引领“支付革命”之名。而其真正开始被国人关注则是去年6月份苹果官方宣布Apple Pay入驻上海自贸区,并在在12月份苹果宣称Apple已经与银联达成合作协议将于2016年初登陆中国。那么Apple Pay到底对我们的生活会有怎么样的变化,还是得让我们先搞清楚Apple Pay是什么?

Apple Pay是一种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这种技术需要移动工具(主要是手机)和商家设备(主要是POS机)的支持。消费者首先需要在IPhone上绑定一张银行卡,操作来讲,简单的说是将IPhone贴近POS机时,消费者通过指纹(或密码)确认后,商家便可从Apple Pay绑定的银行卡中扣除金额,交易双方可以说是在瞬间完成结算。换而言之,Apple Pay真正要比较的对象是IC卡、磁条卡等,而非交易平台。事实上,以NFC支付形式的移动工具早已有之,并不是苹果的独创产品,比如三星Pay,可以说,如开头所言,也许正是因为苹果的缘故,Apple Pay才被如此的关注。

早在Apple Pay诞生前,苹果就一直希望通过硬件带动软件,线上结合线下,在技术领域向商业领域尤其是支付体验领域探寻并挖掘新的一片蓝海,比如Apple Wallet,Passbook等苹果自己开发的App。在信用制度极其发达的美国,支付领域并无太多经验的苹果选择了与美国运通、万事达和Visa以及诸多大型商场合作,其快捷的支付方式也让其备受好评。

笔者认为,Apple Pay并不产生所谓的支付革命,对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产生影响有限,其原因在于Apple Pay与第三方支付工具本质的诸多不同:

(1)Apple Pay的定位是一种手段化工具,其价值在于为在线下交易的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消费体验,换而言之,究其本质其实是在银行和商户之间“搭桥”,自身并不在于资金清算和归集。而支付宝和微信这类支付工具则是拥有归集资金功能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其独立的交易系统可以摆脱银行而存在。

(2)Apple Pay的作用条件相当有限,如果说支付宝和微信还可以在线下通过二维码等支付方式进行对银行的跨界打击,Apple Pay则几乎完全不能参与移动端的社交金融活动,比如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微信抢红包。而在线上消费领域,依托于支付宝、微信、易宝支付等所铸造的淘宝网、京东商城等电商已拥有成熟的交易系统,其强大的客户粘度早已形成了一座高不可攀的进入者壁垒。

(3)具体到线下交易,在小额消费领域,Apple Pay比支付宝、微信等优势在于省去了进入App和输入密码等环节,带来了更便捷的“一秒”消费。并且Apple Pay锁定的本来就是苹果用户,比较支付宝、微信的0门槛,相对而言这类群体的消费能力较高,所产生的的潜在交易价值较大。

简单总结,基于Apple Pay这样“人畜无害”的独立支付工具的特性,很难开展衍生的金融服务,它与支付宝、微信支付并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更谈不上带来“支付革命”这一说。

但Apple Pay并非对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没有影响,读者认为,其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促进银行发展新的衍生服务。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与支付宝等工具不同,Apple Pay的角色是作为银行的“合作者”而非“竞争者”,随着2013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给予银行业不小的冲击,银行也在寻求如何从“互联网金融”这个大蛋糕下分得一份。事实上,在支付领域,银行最大的优势并不在线上,而是线下实体部分,与其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互联网领域挣个你死我活,不如做细做精线下环节。Apple Pay的技术优势,让银行可以更好的了解客户线下交易的信息,尤其是小额现金消费信息(时间、金额、交易标的、买卖双方等),进而开展银行自身的衍生服务(比如信用分析、商品溯源等)。

除了银行,根据美国的经验,与Apple Pay所关联的商户(尤其是超市和咖啡店)可以通过推送电子优惠券的形式进行促销,而这些电子优惠券寄存在移动设备的“数字钱包”里(比如Apple Wallet),消费者交易时自动扣除金额,对于实体商户和消费者而言都是好事,一方面商户可以大量节约纸质优惠券或者卡类凭证的制作成本与确认环节,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用户体验。

当然,本文并非就Apple Pay而只讨论Apple Pay,而是讨论以其为代表的一系列近距离场景支付工具。综上讨论,所谓Apple Pay能带来的互联网支付平台变革性影响也许会低于部分观察者的预期,但其能为银行带来的衍生业务和对消费领域的积极影响仍然让人期待。

特别鸣谢:韩晶

(作者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