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15年是汽车后市场O2O行业风起云涌的一年,中国巨大的汽车保有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汽车后市场过去相对落后的商业模式,都给了互联网公司巨大的商机。车险作为汽车后市场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受到了各路玩家的青睐。不仅出现了车车车险、我是车主、车蚂蚁等创业玩家,而且众多巨头也陆续加入了这一战场。京东推出京东金融,腾讯、阿里、平安更是三家合资推出众安保险。

其实从06年前后,国内开始涌现出了惠折网、保网等第一批互联网车险玩家,早期的互联网车险玩家更多只是B2B或者B2C模式,简单来说,这些平台只是披着互联网外衣的保险代理公司。另外,保险三巨头也已经进军互联网多年,总体来说,保险公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保守,他们也在积极尝试拥抱互联网。

为什么巨头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互联网车险行业?

第一、车险是金融产品中相对标准化的产品,更加适合互联网销售。

第二、车险单均保费高达三千多元,去年国内市场车险总保费收入就高达6199亿元,根据第三机构预测,车险总保费将在2018年突破万亿的市场规模。

第三、传统车险模式相对落实,不管是购买渠道、理赔服务等环节以及不能满足现在消费者的需求。

从目前市场来看,不管是车车车险、最惠保等创业公司,还是背靠巨头的众安保险,都难以说是这一行业的革命者。简单来说,车车、车险无忧、最惠保等公司依然没有走出惠折王、保网等线上代理公司的老路。事实证明,保网在被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泛华集团收购后,也没有给行业带来革命性的转变,说明线上代理公司并不能代表互联网车险的未来。

另外,2014年由腾讯、阿里、平安合资50亿成立的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也被大多数人看好。腾讯的流量,加上阿里运营,再加上平安的车险行业积累,似乎已经是无敌组合,但是创业并不是简单的加法。众安是下一个巨头,还是飞凡电商(腾百万合资成立的公司),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想改变传统车险市场,就必须了解市场痛点

第一、销售模式落后。目前国内拥有超过70家保险公司,除了几家大公司其他几乎都在赔钱的状态。究其原因,巨大的销售成本是保险公司入不敷出的问题。传统的代理人制度,销售渠道的层层克扣,让一张保单的销售成本接近了40%。而这些成本最后无一不是转接到消费者身上。

第二、理赔环节服务落后。简单来说,如果一个车主出险以后,需要报案、查勘定损、签收审核索赔单证、理算复核、审批、赔付结案。对于车主的原始需求是,出险之后修好车,修车才是其诉求(不涉及人伤的事故)。但是围绕着理赔行业,车主却要完成诸多步骤。保险公司赔付现金的模式,不仅服务落后,而且催生了更大的道德风险。

第三、服务体系不标准。传统代理人为了完成更多业绩,总是会过度推销,甚至强制推销,而车主对于理赔条款的不清楚,也经常造成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对于大部分车主的直观感受就是,买的时候是上帝,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就百般推脱。

互联网车险的几个特点

第一、费率趋向个性化

传统的车险产品,费率都是一刀切。虽然新的费改政策推出,但是距离个性化费率还有一段距离。从这几年国内开始涌现出入车挣、车宝、路比等OBD厂商,基于OBD数据的UBI车险几乎已经是市场的共识。

只是目前国内UBI公司,几乎还是处于十分稚嫩的阶段,大多数公司还只是在为传统保险公司买产品,然后通过保险公司返点的佣金去摊平OBD硬件成本赠送给用户,并将相应的佣金返还给用户,来增加用户的粘性,已获得更多的用户数据。

在笔者看来,OBD市场未来一定是会成为前装市场的天下,主机厂商直接将基础数据共享给承保方。特别是在智能汽车普及的时候,OBD硬件就几乎成为上古时代的诺基亚产品一样。

第二、销售渠道互联网化

车险是金融产品中相应标准的产品,其广大的用户基础也更适合互联网化。传统保险公司在不管是通过电话销售、还是代理人销售,都需要负担巨大的销售成本。据悉车险保费中,有超过30%的销售成本。各家保险公司即痛恨渠道,又离不开渠道。早在几年前,各家保险公司就开始尝试在互联网上去直销保险,由于用户习惯没有养成的原因,互联网销售额至今依然不理想。不管随着用户习惯进一步养成,用户上网购买车险产品已是不可逆之势。

第三、理赔方式垂直化

车险市场拥有超过70家传统保险公司,但是几乎公司都是处于亏损的状态。传统理赔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道德风险是造成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现在的车主来说,如果爱车出现问题之后,首先需要自己先垫付资金去维修,然后再找保险公司报销。

未来互联网车险的重大改革一定是理赔方式更加垂直化。即是用户出险之后,直接由承保公司帮其服务维修好,再送还给车主。这种新型的车险产品被许多人称为“类车险”。对于用户来说其购买车险的原需求是解决车辆出险时,分摊风险,解决维修麻烦等痛点。

第四、购买场景碎片化

将传统车险切割为各种个性化场景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的时间被切割得更紧碎片化。未来必定有更多的“小而美”产品去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