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过去两年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用户习惯进一步向移动端迁移,互联网理财向移动端发展的趋势也尤为迅速。在近日TalkingData发布的《2016移动金融应用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3月,移动金融用户规模达到8.3亿台,在移动互联网整体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63.7%;金融应用类型也日渐丰富,全方位满足用户的存、取、借贷、理财、记账等多元化需求;其中,P2P网贷和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较高,增速最快,是发展相对成熟且潜力较大的金融细分领域。与此同时,随着移动金融用户呈年轻化分布和新的网络技术的应用,智能化的个性理财逐渐成为互联网理财的新趋势。

移动理财保持高规模、高增长

报告显示,在移动金融各细分领域中,支付和手机银行发展较为成熟,用户规模较大;消费金融、直销银行和传统保险用户规模较低,但发展潜力巨大;P2P网贷和互联网理财持续保持高规模高增长,应用的活跃度和用户使用频率都较高,用户使用需求较强。其中,互联网理财类应用覆盖率持续走高,用户活跃度将近60%,高于移动金融应用整体;而P2P网贷类应用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凸显出公众对理财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更加强烈。

互联网理财包括综合性的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以及基金销售公司的移动端应用,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理财产品,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在互联网理财类应用中,小米金融得益于硬件预装,其覆盖率最高,而活跃率最高的则是平安的一账通;同时京东金融、蚂蚁聚宝和铜板街等互联网理财应用共同跻身TOP10榜单,对移动金融应用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80后是移动金融中坚力量,智能化、个性化成理财新趋势

随着移动理财规模的不断增长,在移动理财平台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智能化、社交化和个性化的新趋势。报告指出,在经历渠道拓展、产品创新两个阶段之后,现阶段移动金融呈现出两大发展方向,一方面金融与消费场景的融合逐渐深入,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化服务,实现流量和数据的变现。数据显示,移动金融用户呈年轻化分布,80后用户占比接近六成,是移动金融的中坚力量。面对海量产品和众多平台,如何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80、90后人群的偏好推进平台和产品的创新,成为移动金融市场的又一重要课题。

而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前提,是对产品和理财者的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将二者进行相对准确的匹配,这要求平台首先要在金融领域有非常强的专业性,并需要引入智能化的算法。因此,智能化是个性化理财的技术基础,也是互联网理财的必然趋势。在报告公布的移动理财应用TOP10榜单中,小米理财、一账通分别从硬件和系统角度发力,推进智能理财进程。日前有媒体透露称,未来小米理财通过手机、手环和智能手表可以深入到一些软件公司无法做到的支付场景和支付功能;而一账通作为平安旗下的智能财富管理平台,则是将智能化的重点放在了金融与生活场景的无缝对接中,通过大数据技术整合包括“投资、消费、存款、贷款、保险”等5大金融账户,覆盖“车、房、健康、其他”等4大生活账户,让用户的财富管理更为便捷。

与此同时,另一家综合理财平台铜板街也在日前宣布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携手成立大数据研究基地,推进平台智能化建设,并着手开发智能投顾机器人,藉此提升铜板街平台的用户体验。据悉,这款基于用户理财行为的问答式理财机器人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智能化的科技手段模拟真实的投资顾问与用户进行交流,在交谈过程中会通过数据向用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投资策略服务。

分析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移动端理财市场规模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增长。与此同时,随着理财观念的成熟,用户对于平台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升,未来能走在互联网资产管理时代前端的平台,一定要在专业金融的背景下,具备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社交化、移动化和一站式服务的能力。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