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近日,工行、交行、兴业、平安等行相继推出“银行版余额宝”,中信银行也宣布即将在28日推出“薪金宝”。这些银行类宝宝在很多方面都比余额宝更吸引人。以兴业银行的兴业宝为例,它的投资门槛更低,仅为1毛钱;申赎上限也更宽泛,不像余额宝受到银行快捷支付限额的困扰;赎回效率也更快,可以实现赎回即时到账。这样看来,客户们似乎应该把资金转投到银行类宝宝,可为何鲜有客户这样做?笔者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银行宣传力度不够

银行之所以推出宝宝类产品,其实也是被“逼上梁山”。迫于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淫威,银行不得不推出新产品来吸引客户眼球。可是创新的产品终归是有代价的,银行先前是担心余额宝抢钱,现在又怕自家的货币基金抢了自家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搞得自己特狼狈,畏首又畏尾。这点特像练葵花宝典,欲练此功必先自宫,银行此刻最怕的应该是即使自宫也未成功吧。

2、开户手续复杂繁琐

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一切理财产品都一定要方便、快捷才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这点上,银行类宝宝产品比余额宝等表现的差多了。首先是申请购买理财产品流程太繁琐,开户了之后仍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流程,而且有些理财产品只支持自己家的银行卡,这不搞歧视么?其次,想要买银行类宝宝,还得开通指定银行的网银,自然是让怕麻烦的年轻人避而远之。可是如果使用微信理财通,只要2分半,7步就能搞定,谁好谁坏显而易见。

3、一对一模式下,选择性较小

在合作模式上,互联网类宝宝具有一对多的模式,如微信理财通,可以选择4款货币基金。再看看银行类宝宝,只有一款货币基金可以选。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即使这4款货币基金收益率最高的那款的收益率跟银行类宝宝提供的是相同的,用户仍然更偏爱互联网宝宝。因为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没得选的感觉总是让人觉得不舒服。

4、用户粘性

就像看电视剧总觉得重拍版没有原版好看一样,在金融市场上,也是谁最先占据市场,就享有绝对优势。在互联网金融产品风光了一年多之后,银行后知后觉的推出自己的宝宝类产品,加上宣传不到位,根本就无人问津。再来,也并没有谁指着货币基金发家致富的,就是有点闲钱又不想存定期,正好有个收益率不错的理财产品,所以就投资了。其实消费者也并不太关注每日不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变化,毕竟又不是股票。而且不同产品的收益率也没差多少,大多数消费者不会因为这家收益率高了就把资金投到这家理财产品中去,这么来回折腾也挺麻烦的不是?

综合以上几点再来看看现在惨淡的银行类宝宝市场,不得不说,银行的垄断特性让他们在客户心里丢尽了人品。不过,随着银行涉足宝宝类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未来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必将必将会更规范。

正如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刘刚所说,在新技术革命到来的时候,如果传统企业不积极进行变革,就相当于等死。如果企业加入到变革的行列,就是找死!但是找死总比等死好,找死也许还有活下来的可能性。现在,传统银行正在“找死”的路上越走越远,但或许这才是通往利率市场化大道的必经之路,银行此刻的痛苦经历都将成为日后蜕变的根基。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