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年都要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检出小病早治,没病查了安心。一个企业也和人体一样,需要定期检查各个部门和环节运作情况,尤其是眼下正处于风口浪尖的P2P平台,更需要用权威的检测来证明自己“健康”。

互联网金融整治倒逼,不少欠缺实力的平台提早退出,还留在互金江湖的,要么已经是“贫病交加”,要么及时规范转型“强者愈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兑付困难、平台走佬、非法集资、自融、关联交易、信息不对称,这些P2P行业的顽疾令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也让一些运作正常的平台无奈“躺枪”。

尽管已处于深度洗牌阶段,P2P呈现出巨大的资金规模和良好的发展预期,市场的反馈证明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遏制其发展在短时间内付出的成本显然要高过它存在的监管成本。

要改变“劣币驱逐良币”的混乱局面,平台自身提高“免疫力”固然重要,不妨再做一个权威信用评级机构的“全身体检”,用检测结果说话,有评级背书的“信用”更能获得投资者的好感,赢回信任。

而且,目前中中国内地个人征信体系仍不完善,互金行业的信息开放程度不高,因此无论从P2P行业发展还是从监管角度讲,建立一个有效的信用担保评级系统都成为未来的首要任务。而且,只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才能避免为利益左右,才能真正注重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近期有消息称《互联网金融(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企业信用评级与认证标准(团体)》(建议稿)(下简称《标准》),现已编制完成,并公开向社会征求建议。预计经修改后于本月将正式发布。《标准》的发布,无疑是给“病入膏肓”的互联网金融开出了一道良方。

据透露,《标准》通过信用评级与认证达标建设规范P2P平台的行为,以信用评级与认证结果为投资者选择提供客观参照,防范和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标准》的制定证明中国仍需要正规P2P平台来服务优质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客观、公正、及时的信息披露才能逼迫平台的问题。

在官方评级标准即将登场的同时,一些国际商业评级机构也开始为互金企业打开大门。此前有媒体报道,随着行业的发展,迄今为止,正式开展P2P评级的机构数量可能已经超过10家,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诸如大公国际、惠誉、华夏邓白氏等专业评级机构;一类是网贷之家、网贷天眼、融360之类的垂直门户;第三类是社科院、高校之类以及互联网协会的学术机构。

有分析人士认为,现有的互金行业评级机构尚未有法律法规约束,如何做到独立公正有待商榷。机构评级毕竟只是一家之言,毕竟人在体检后有时还需复查,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投资者在查询时,最好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对平台资质和风控做多项考评。

对于中国互联网金融而言,当前的监管整治等系列行动,是一个促进行业更加健康、蓬勃发展的机会。因此,国内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不必恐慌、唱衰,合规做事提升实力和服务才是王道。

定期“体检”有益无害,笔者期待越来越多互金平台主出于自查自纠提高自身信用资质,主动对权威评级机构说“欢迎” ,而不仅仅停留在混个评价“赚吆喝”层面。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