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9月28日,全球贸易新常态与经济治理新框架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办。在圆桌讨论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桂军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林桂军:刚才鞠建东教授讲华夏共同体,他跟我讨论这个问题已经三年了。刚才林毅夫教授讲怎么转变新常态?我想讲一下,根据这个题目,新常态下的全球治理。全球治理我自己个人的经历,我现在对它非常感兴趣。各方面也都在研究,是我们成为一个大国的标志。

全球治理到底有哪些可以治理?这是首先第一步的问题。我记得有一次跟林毅夫教授一起参加APEC,当时林教授提出都边投资协定。这次参加这样一个峰会,又继续下来,又往前走了一步,成立了多边投资、全球投资的小组。那么这个挺有意思的,我们各个学者们,国家制定政策的人,都在思考哪些议题中国可以引领话语权?想了一圈,想不到什么好的注意。后来有人甚至想到说玩具,中国可以有话语权。所以我们这个议题,就成了一个全球玩具的一个东西,然后就讨论玩具的这些标准。大家一乐,就说明当中的智慧已经穷尽了。

我们前几年,好像提过一个全球价值链,大概四五年前,跟商务部说,能把中国和美国绑在一块的东西,就是全球价值链。我们也开始在那推全球价值链,大家看APCE里有,谈得也比较多,这次G20峰会,不是像林老师说的这么重要,当然可以找到。

现在实际上有很多问题,哪些问题可以成为我们全球治理的内容?我们怎么筛选它?目前影响比较大的就是TTP,它制定了很多规则。那么这些规则最后能不能成为全球治理的内容?有些可能行,有些可能TTP不见得推,能够推得下去。

我看了一下,TTP能够推向全球的:

第一:电子商务,全球可能都需要。

第二:全球价值链相关的一些政策,能够推向部分国家。

至于负面清单,什么全面的国民待遇,什么争端解决机制,我觉得都很难成为全球性的,各个国家都普遍接受的东西。环境更严格了,可能能够成为。

那么这些议题里,我们就想,未来我们怎么筛选议题?采用什么原则?我思考了一些:

第一个:这个议题必须具有互利共盈的性质,就是这个事做了,你得利我也得利。通过谈判,比如关税,它具有很强的互利共盈性质,你减5%我减5%,你减10%,我减10%最后咱俩都互利共盈,我觉得这个事情很棘手。

现在谈得比较多的,比如AMR抗生素问题,这次G20峰会里,欧盟也把它装进去了。然后10月份联合国,也要开一个这个会。那抗生素能不能成为全球议题?它可能缺少互利的基础,就是你进抗生素是你的事,我不进是我的事,那咱俩为什么要一块谈?如果非得谈,肯定是霸权,就是你强迫我谈的。因为如果我不谈的话,其他地方好处得不到。所以我们整个过程中,霸权的性质非常明显。

第二个:能够用很较少国家解决的问题,就不上升到全球的层次。比如移民问题,你非要全球解决,移民跟我们中国有什么关系吗?没关系,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打的,那么跑欧盟,跑我这我跟你讨论这个问题干嘛?所以就是能够用更小组织解决的问题,就不上所升到更高的组织里去。

所以遵循这两个原则,可能我们未来能够讨论的议题,跟中国相关的,当然结合我们中国的形式,可能电子商务是我们非常注意的议题,它全球的流动,我们做完了我们会得利,别人也会得利,这可能是一个。

第二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我还不知道林教授2009年就提出这个,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你得利我也得利,那咱们坐在一块,全球都互通了,咱们谈一个什么东西?这可能是非常有前途的议题。

那么西方国家还说产能过剩,这也是一个议题,那产能过剩对它有利,可能产能过剩对我们没利,这就很难成为一个议题。

还有中国的崛起这可能成为一些国家的议题,不见得成为中国议题,所以中国拒绝参加这个。但是一些国家可能把它区域化,在北美里搞一个中国崛起以后我们如何应对?再搞一个亚洲的北欧,搞一个TTP等这样的。

所以总之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哪些议题是重要的?那么这些议题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筛选?我个人思考可能就两个原则非常重要:原则一:互利。原则二:该谁做得事,谁来做。

当然我们经常说维护国家的利益,实际上互利就包含了我们国家的利益,简单说一下我对全球治理不太成熟的看法。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