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在国务院等各部委连发7道文件,互联网金融规范成为主基调的档口,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首次就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由国务院统一组织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特别突出了问题导向、分类整治、综合施策等原则,其目的不是否定互联网金融的作用,更不是要把互联网金融一棒子打死,而是要通过打击非法、保护合法、加快清理害群之马,有效的规范经营行为,还互联网金融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这对于互联网金融今后的规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月15日上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新华社瞭望智库和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发言时表示。

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主基调。李东荣就当前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谈了六个观点。

一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互联网金融行业应该紧紧的抓住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有效金融需求,促进网络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业务与场景的广泛结合,技术与流程的有机整合,有效的增加金融服务的供给规模、效率和质量,提高互联网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避免过度的拉长资金链条和脱离实体经济空转。

二是以发展普惠金融为重点。互联网金融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扩大金融服务辐射半径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解决上述共性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从近几年普惠金融的实践能够看到,一些从业机构在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和金融服务普惠性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也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和标杆做法。可以预见,在全球范围内将会加速形成一个数字普惠金融的新模式。

三是以合规审慎经营为前提。互联网金融在业务模式、服务理念、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为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普惠化发展带来了新鲜的元素,但是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发展可以没有边界、创新可以没有规则,业务可以没有规矩。各从业机构应该按照监管的规则、整治要求和行业标准,加快建立客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披露、资金存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制度,切实的提升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四是以提升风控能力为关键。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好不好关键取决于风控做的好不好,从业机构不论开展什么样的业务、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应该把创新发展和防范风险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把握好两者关系的适度平衡,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背景下金融业务风险与技术风险可能产生的叠加效应和扩散效应,应该遵循金融的基本规律,摒弃惟规模论、惟技术论、惟客户体验论等观念,形成正确的创新导向。

五是以先进性技术为驱动。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谁能够更早、更好、更安全的掌握和运用先进网性技术,真正有效地解决当前金融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和短板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更多的获得技术创新的红利。比如,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多来源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快速挖掘,完善客户画像、信用评估、风险定价等业务功能,开展多元化、定制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创新;云计算技术能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高效弹性的处理后台,保证计算处理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移动互联网技术以智能手机等高普及的移动终端为载体,只需较少的成本投入,即可构建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的金融基础设施,从而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六是以开放共赢合作为基础。各类从业机构应该建立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供需主体有效互动的生态理念,注重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市场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建设兼具包容性和竞争性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和产业链。此外,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互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与质量有望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李东荣将当前互联金融行业从业机构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想干又会干的企业,具有较好的动机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实现较好的风控和市场效益。第二类,想干却不会干或不善于干的企业,发展动机良好,但受自身各方面的条件制约,风控能力或者资金实力有限。事实上我们知道,很多人或者一些企业都有这样的愿望和热情,希望搭上互联网金融的快车,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金融业是专业性很强的特殊产业,需要具备相关经验、人才和基础设施条件,不能光凭热情,还要尊重科学、尊重金融活动的本质规律。第三类,纯粹的骗子公司。“这些公司借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之名,行金融诈骗之实,这类企业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害群之马,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风险性,必须坚决清理出去。”李东荣表示。

附李东荣演讲实录:

尊敬的张社长,王红主任,蔡鄂生主席,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今天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新金融”,我认为,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技术进步的推动,随着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金融安全形势的日趋复杂,在上述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金融业正在不断的经历重大的改革和发展变化,人民对金融形态的认识和表述也在不断的丰富,新金融就是其中一种表述。我认为这里面既体现了人们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金融进步的殷切期盼,同时也蕴含着新的历史条件下金融安全将面临更新、更复杂的挑战。说到新金融,我们也很自然的会想到、提到互联网金融,如何去认识互联网金融呢?我们都知道,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在我国蓬勃兴起、迅速发展的金融形态。毋庸置疑,互联网金融在促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它在为促进金融业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我们的金融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当前互联网金融某些业态偏离正确的创新方向,扰乱了正常的经济金融次序,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行业的声誉和消费者信心受到冲击。

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主基调,下面我也想结合我的一些工作实践和思考,就互联网金融行业如何实现规范发展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如果有讲的不对的请批评指正。一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当前,全球经济总体仍处于深度调整和再平衡阶段,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持续存在,主要经济体不均衡复苏和政策分化特征明显,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等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互联网金融行业应该紧紧的抓住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有效金融需求,促进网络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业务与场景的广泛结合,技术与流程的有机整合,有效的增加金融服务的供给规模、效率和质量,提高互联网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避免过度的拉长资金链条和脱离实体经济空转。

二是以发展普惠金融为重点。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在发展普惠金融分析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中国与全球的许多国家一样,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依然面临服务不均衡、成本高、效率低、商业可持续性不足等一系列的全球共性难题。互联网金融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扩大金融服务辐射半径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解决上述共性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从近几年普惠金融的实践能够看到,一些从业机构在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和金融服务普惠性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也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和标杆做法。可以预见,在全球范围内将会加速形成一个数字普惠金融的新模式。因此,互联网金融应该抓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良好机遇,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是以合规审慎经营为前提。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存在着高风险性、强关联性和内在脆弱性等特点,因此,自古至今对这个行业的外部规制和监管一直是比较严格的。互联网金融在业务模式、服务理念、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为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普惠化发展带来了新鲜的元素,但是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发展可以没有边界、创新可以没有规则,业务可以没有规矩。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做了一些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对当前的这些从业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想干又会干的企业,具有较好的动机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实现较好的风控和市场效益。第二类,想干却不会干或不善于干的企业,发展动机良好,但受自身各方面的条件制约,风控能力或者资金实力有限。事实上我们知道,很多人或者一些企业都有这样的愿望和热情,希望搭上互联网金融的快车,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金融业是专业性很强的特殊产业,需要具备相关经验、人才和基础设施条件,不能光凭热情,还要尊重科学、尊重金融活动的本质规律。第三类,纯粹的骗子公司,这些公司借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之名,行金融诈骗之实,这类企业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害群之马,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风险性,必须坚决清理出去。当前,由国务院统一组织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特别突出了问题导向、分类整治、综合施策等原则,其目的不是否定互联网金融的作用,更不是要把互联网金融一棒子打死,而是要通过打击非法、保护合法、加快清理害群之马,有效的规范经营行为,还互联网金融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这对于互联网金融今后的规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从业机构应该按照监管的规则、整治要求和行业标准,加快建立客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披露、资金存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制度,切实的提升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在全世界速度是非常快的,规模也是比较大的,如果要保持这个好的势头、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以上说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性的功课是要做的。

四是以提升风控能力为关键。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领域和内容,究其本质它还是金融,其活动始终没有脱出资金融通、信用创造、风险管理的范畴,更没有违背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客观规律,也没有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副外部性的特征。当今时代,现代的网络空间多维开放性和多向互动性,使得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波及面扩散速度、外溢效应等影响,都远超出在传统金融的环境下。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好不好关键取决于风控做的好不好,从业机构不论开展什么样的业务、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应该把创新发展和防范风险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把握好两者关系的适度平衡,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背景下金融业务风险与技术风险可能产生的叠加效应和扩散效应,应该遵循金融的基本规律,摒弃惟规模论、惟技术论、惟客户体验论等观念,形成正确的创新导向。我们应该参照金融和信息科技企业的内部控制基本原则,具备健全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等软硬件条件。在这个方面企业内控还应该与法律约束、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五位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风险治理体系,使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始终处于可管、可控、可承受的范围内。

五是以先进性技术为驱动。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深入发展,“无网络不金融,无移动不金融”已成为现代金融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谁能够更早、更好、更安全的掌握和运用先进网性技术,真正有效地解决当前金融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和短板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更多的获得技术创新的红利。比如,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多来源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快速挖掘,完善客户画像、信用评估、风险定价等业务功能,开展多元化、定制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创新;云计算技术能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高效弹性的处理后台,保证计算处理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移动互联网技术以智能手机等高普及的移动终端为载体,只需较少的成本投入,即可构建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的金融基础设施,从而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此外,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量子通信、分布式等新的技术,对于提升效率、提高风控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积极尝试的。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在欧洲、美国、新加坡,包括我们国内的香港地区等等,他们都加大这方面的跟踪和研究,也形成了一些很好的经验。

六是以开放共赢合作为基础。在公平、开放、联动、共享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封闭式、割据式的传统金融发展思路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各类从业机构应该建立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供需主体有效互动的生态理念,注重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市场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建设兼具包容性和竞争性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和产业链。一方面,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传统金融机构拥有良好的风控体系和定价模式,掌握大量的交易信贷数据,拥有较好的金融专业队伍,能够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支持,弥补其风控、定价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占据网络入口优势,掌握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海量行为数据,要注重开放客户资源、技术能力、金融云服务等,为合作伙伴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技术支撑。我想,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互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与质量有望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各位嘉宾、各位同事,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新的形势下,金融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经受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始终遵循金融活动的本质属性,坚守与实体经济服务的历史使命,正确发挥金融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互联网金融协会作为全国性的行业自律组织,我们希望在民政部、人民银行、各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广大会员机构和从业机构的参与和支持下,认真履行自律职责,维护行业发展次序,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发展、行稳致远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