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银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研究员游春认为,“银行是分层的,对应到服务的客户也是分层的。一般大银行主要服务大型的央企、国企等大企业,中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而城商行、农商行主要服务于地方的小微企业以及个体户、农民等。”

尽管大中小银行都各自有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但由于市场的开放度、竞争的充分度,以及供给的充分度等多种因素,仍有很多中小客户是银行服务不到的。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才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需找准着力点

商业银行“惜贷”、“慎贷”,部分企业由于前景不明而“惧贷”,二者共同导致了当前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出现断裂。

对此,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说,“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惜贷’,一是因为贷款责任终身制使得相关审批人员需要承担的责任与相应的激励机制不对称;二是由于贷款权上收使得审批权限集中于总行和省级分行,而更了解中小企业经营情况的基层行话语权有限;三是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过于依赖财务比率评价体系,而忽视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潜在发展能力。”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加之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不高以及抵押担保能力不足等因素,都使得银行在放贷时顾虑较多,更加偏好贷款风险较小的大企业。

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对症下药。双方均需找准着力点,以此来增加有效信贷。“银行方面要改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适当下放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审批权,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更关注经营者素质、治理结构、行业发展前景、创新能力、成长潜力等非财务信息。”同时,董希淼建议,“应为中小企业融资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如美国曾出台《中小企业融资法案》、《中小企业投资法》等一系列法律,对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起到很大作用。

“再有,银行可以通过创新抵押形式来完善担保体系,将抵押物范围从‘现存财产’扩大到‘未来财产’,引进动产抵押担保制度,积极推出‘存货抵押’、‘专利权质押’、‘商标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多种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抵押质押形式。”董希淼补充道。当然,中小企业也要努力提升信用形象,加强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外部融资能力。

资金压力始终是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据董希淼介绍,恒丰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做了很多业务拓展和创新。作为投贷联动的首批试点银行,恒丰银行未来将为科创企业的发展提供巨大支持;同时,银行目前正在推进轻资本盈利模式的交易银行改革,未来会在支付结算、贸易融资、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跨境金融等领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全面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在“双创”政策的推动下,恒丰银行杭州分行联合Tronker(创客)发行了国内首张“创客卡”,针对创业者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与成长需要,通过借记卡平台,提供集支付结算、理财、融资服务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

金融脱媒:倒逼商业银行转型

经济“新常态”下,服务实体经济,商业银行转型势在必行。“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是银行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产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因素也同样不可忽视。”游春说。

他进一步分析,“利率市场化迫使银行转型,就是要使银行的盈利模式从传统的信贷业务逐步转向非信贷业务占比不断提升的一个过程;另外,银行要提升自己的经营水平和经营能力来应对利率市场化,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定价能力。对客户做到风险精准的识别,按照风险程度的高低精准定价,做到一户一价,这样经营水平就显现出来了。”

金融脱媒无非是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企业更多地依靠资本市场募资,而不再单纯依赖于银行。金融脱媒的发展趋势日盛,这意味着资本市场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银行也可以参与其中,进一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参与企业的兼并重组、财务顾问,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这样收入来源渠道就多元化了,银行的收入结构得到优化。”游春说。

新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将推动商业银行转型。目前,银行很多业务服务于传统行业和产业,而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对此,游春认为,针对新兴产业,银行要在产品、渠道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比如,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于绿色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银行能够切实提供绿色信贷这样的服务,支持环保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样就能有力地支持和推动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金融是商业银行转型的另一大驱动力。“它代表了现代金融的新生态,具有快捷便利、覆盖广、成本较低的特征,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带来冲击,同时利用大数据风控等手段更好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董希淼表示,互联网金融的这些特征加速了金融脱媒和金融行业的竞争,倒逼商业银行转型。

因此,银行如何借鉴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产品、提升客户体验,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非常重要。游春说,“现在很多中小银行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推出了自己的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直销银行等服务,尤其直销银行服务,打破了银行的网点限制,可以为远程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发展。”

未来银行:更加注重FinTech运用

智能化、数字化经营和FinTech(金融科技)的运用是未来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银行要利用互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去开展金融服务,一是通过信息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一是通过信息技术改善服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游春表示。

目前,FinTech越来越得到金融行业的重视,这对商业银行未来经营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游春表示,通过FinTech的应用,银行的经营成本大为降低,这一方面使以前因为成本原因不能覆盖到的客户现在也被纳入到客户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提升了银行的经营效率,改善和提升了客户体验。“当然,这些对中小银行来说意义更为重大。因为中小银行本身的成本敏感性较强,且经营能力不是特别强。”他补充道。

“以前到银行来办理贷款要提供一系列资料,填很多表格,FinTech的使用可以通过数字化设备进行远程的扫描上传,可以多渠道征集用户的信息,而不必提供很多纸质材料。”同时,还可以通过收集用户曾经遗留下来的一些个人消费行为信息,来评判个人的资信状况。“从这个方面来说,也是改善和提升了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不仅如此,FinTech的使用突破了一些中小银行物理网点不足的瓶颈限制,通过直销银行平台实现产品销售,从而可以突破地理限制服务于全国的客户。

此外,“FinTech的使用还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化、信息化的评分模型对每一个客户进行精准定价,这一点单靠人工是无法做到的。”游春说,人工条件下进行的信贷决策往往是统一的标准对待所有客户,经营比较粗放,未来这种模式并不可行,一户一价才是未来的目标和方向,而利用计算机来做是容易的,并且节省了人力成本。

总之,FinTech的运用使商业银行尤其中小银行能够更有力地服务于中小企业。

游春指出,“未来,银行的转型不应该是同一个方向的。大银行有大银行的方向,小银行有小银行的方向。大型银行应该朝综合化、全能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而对小银行来说,可能更多的是发展专业化、社区化。”

游春举例说,一些中小银行通过开展专业化经营,形成自己一些个性化、品牌化的金融服务。比如浙江台州银行的小微金融服务,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开辟的一些消费金融服务。另外,社区化经营是中小型银行的典型经营模式。比如,全国有几千家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它们的服务可以下沉到最基层,扎根社区,致力于满足农村和城市广大社区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三农”的金融服务需求。因此,对于一线客户的需求了解的要比大型银行更加充分,在服务这些客户时效率也更高。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