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每到年底,资金安全在投资理财行业都会成为焦点话题。市场的整体情绪是通过回款的方式以规避年底可能出现的风险,这种情绪,严重的时候造成了行业资金慌,也曾整垮过一些网贷平台。不过,话说回来,因为年底资金荒就垮掉的平台,本身也没好到哪里去。

不单是年底,一直以来,资金安全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只不过,近来的招财宝3亿违约事件,让沉醉的投资人都提了提神,直呼原来大平台也会出问题。

12月20日,招财宝发布关于侨兴集团两个借款项目未及时还款和启动保险公司理赔流程的说明,这宣告了,3亿大单的融资项目违约。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金服公司违约,投资人都表示懵圈了,说好的低收益低风险,大平台更可靠呢?

招财宝成立于2014年,是蚂蚁金服旗下开放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贵称为余额宝的兄弟品牌,招财宝的业务模式说明栏上写着:“招财宝平台不发布任何理财产品或借款项目,不设立资金池,亦不为交易各方提供担保”“招财宝面向融资方收取服务费”,如果只按照业务模式写的标准来看招财宝,它确实是一个开放式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但回归到现实,它的本质更像是一个p2p平台,只不过没有纳入到p2p的监管范畴罢了。

招财宝违约,众说纷坛,姑且不论违约方侨兴集团的是非,单来看看大小平台与风险的因果关系。

为什么大家都要去投大平台?

今天就拿招财宝这个典型来当例子。招财宝是不是p2p,大家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招财宝是大平台,有阿里这个富爸爸,而且还是亲生的。平台大,声誉好,所以大家都愿意去投,加上支付宝给了它入口,更是为人们投资招财宝提供了便利。平台天生自带的光环,使得他轻易就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人前往投资理财。

虽然是大平台,但招财宝在业务模式上明明写了不做担保啊,为何还敢去投呢?

一、这个风险提示不够明显,有藏着掖着之嫌。说到风险提示,招财宝和其他理财产品,诸如网贷行业,谁也不敢大肆宣传说自己作为中介信息平台,不做任何担保,盈亏自负,如果真要这么说,不管你是招财宝、网贷、还是银行理财,都没得玩,谁会傻到拿自己的钱去投资没保障的理财。

二、或许风险提示和业务模式都看到了,但还是投了招财宝啊,为什么?还是那句话,大平台值得信赖,若不是广告法新规管制严,模仿当年的三鹿那样,来一句国家免检产品的广告词都不为过,但如今那个免检的大品牌去了哪里,大家有目共睹。投资人都有这样的心理:阿里旗下产品,一来风控做的好,不容易亏,二来就算亏了,马云爸爸也赔的起,三来大平台不容易跑路,就算跑得了和尚也跑不了庙。只要想通这三点,这平台铁定能投,不管你私募公募,不管你煤矿融资还是造船融资,民营融资还是国企融资,我都敢投。

可惜啊,违约来了,招财宝不赔了,它发公告称:投资人可以找借款企业或法人赔偿、可以找保险赔偿、可以找监管单位督促赔偿,冤有头债有主,我只是信息撮合平台,不要找我赔偿。

按照监管规定和招财宝的业务模式,不做先行赔偿,也是合法合理的,但现实是这样吗?要依亏了钱的投资人来说,这全是招财宝的错啊,融资项目是你负责风控审核的,钱你也赚了,我信任你才来投资,结果出了问题你不管,这事换谁也接受不了。规定都是虚的,现况才是硬道理,你今天必须得赔。

所有人都认为大平台相对讲信誉不耍赖,这一点笔者也能认同,但是,说回来,不跑路不代表不亏损啊。讲道理,生意盈亏,市场规律,不会因为你是大平台或小平台就改变。招财宝不会跑路,但不代表它的潜在风险就低,一是因为金融风险取决于杠杆,大平台实力虽强,但杠杆也非常大,一旦出现坏账雪崩,平台越大,杠杆负效应也越大,即使平台再大也会被更大的风险所摧毁,这里的核心是风险控制;二是在没有对风险进行充分提示的情况下,招财宝对逾期坏账项目拒绝负责,实际上与声称大项目逾期拒绝兑付的问题P2P平台无异。

所以,在目前还未打破行业刚性兑付的投资理财环境中,除了平台跑路的道德风险之外,投资理财,真正要在意的,还是平台的业务模式和风险控制等经营风险,无关其他。信誉背书,平台大小,这些多少都是虚的、都是形式上的。可作为投资人,偏偏都喜欢看重这些,一来这些名头容易直观理解,省去了仔细考察平台内在业务逻辑和风险的步骤,说白了,就是懒,二来投资人金融常识缺乏,即使说到风险控制和业务模式,普遍也很难消化和接受,再加上一些伪P2P的误导,让投资人教育变得艰难起来。如此,看背景和平台实力大小就成了投资者用脚投票的事情了。投资人最看重的平台安全因素,逐渐沦为“以貌取人”、“嫁入豪门”的资本游戏。这便是现状。

投资网贷不信邪,我为小平台代言

从招财宝违约事件来看今天的网贷行业,也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今天笔者说要为小平台代言,一定有人会说我穷酸。今天的网贷小平台,特别不受待见,笔者认真研究后发现,这些偏见明显与小平台的真实情况不相符。

小平台小在哪里?

成交额小,是小平台的重要特性之一,许多网贷平台的总成交额只有十几亿,少的平台甚至只有几亿,但其中不乏实打实地做好业务,控制好风险的平台,这样的体量要实现盈利也并非不可能,道理很简单,平台小,成本就小。而大平台的各项成本高企,其业务风险控制得好,且挣钱的话一切太平,如果稍遇流年不利亏本,就只得卖血向资本市场求助续命,而一旦在资本上无以为继,则很可能在经营上陷入困境甚至绝境。在还未成熟的市场面前,规模效应意味着高成本和高风险,在分析平台经营风险时,不仅要看平台的规模和实力,还要看与之对应的经营成本、杠杆大小,以及风险承受能力。一个身家100万元做500万元生意的人,和一个身家10亿元做500亿元生意的人,谁的风险大?谁的风险小?还真很难说。

从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投资人数少,整个网贷行业的总投资人数没有得到像其他互联网行业用户那样的指数级增长,依照现存的投资人数,小平台能获取到的投资人,在数量和质量上无法跟大平台相比,但获客成本同样高企,而大平台付出的成本也会比小平台多得多。

公司规模小,许多小平台都是民营背景,没有信用背书,没有外部融资,没有大钱打广告请代言,没发雇佣大批量员工,自然而然,成本就小,经营风险也要小很多。

规模小并不是小平台不安全的因素,换句话说,大平台并非就一定安全,当时e租宝出问题时,成交额也有500多亿,即使是放到现在来说,也依然算大平台,但结局大家都看到了。

今天的网贷行业,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不管是大平台还是小平台,大家的运营推广手段,获客方法,业务模式,都无比的相似,直白的说,很多小平台都是直接复制了大平台的模式,若一定要说小平台的不安全,那么大平台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大家做的都是类同的生意,这种业务模式的风险,本质上不会因为平台的大小而改变,唯一的不同就是对风险的把控程度不一样罢了,但恰恰,在这方面,大小平台之间还没有比较明显的高下之分,大家的坏账率大小都控制得比较均衡。

你可能会说,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小平台收益高,风险自然要高。前半句没错,但后半句就未必正确了。刚刚笔者说到了小平台的规模小,自然运营成本也相对低,这时候,小平台在让利上,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做出让步,使得收益合理提升。而大平台不一样,大平台规模大,成本支出也高,所以在收益上的让步空间要小,自然而然收益就低,“大平台理财利率低风险就低”是一些大平台降息公告里常用的逻辑,但实际上大平台的降息行为更多的是从降低经营成本考虑,而“降息是为了获取更优质的资产,以保证投资安全”的说辞,只是为了让投资人原谅其降息行为,实际上一些平台在投资端降息的同时,并未在借款端降低利率。一些大平台养了几千号人,租了好几层办公楼,这些成本要从各个地方压缩,其中重要一招就是“降息”。在资本寒冬里,大平台降低理财利率,实际上是被成本压力、盈利压力所逼,跟“利率低风险就低”的常识没有半毛钱关系。

除却以上这些,值得一提的是,小平台与大平台的合规性的区别。大平台在迎合某些监管政策方面,是有难度的,诸如银行存管,小平台船小好调头,能够快速对接好,大平台跟进速度则要慢很多,看看100家左右已经对接银行资金存管系统的平台名单,你会发现绝大部分都是小平台,大平台寥寥无几,但依笔者看来,2017年的监管形势会更加严格,无论是大小平台,都必须按照白纸黑字的规定去实现合规,要不然,面临的就是出局的命运。进度慢的大平台,也正加速跟上合规,相信经过2017年的合规整治,到2018年留下的,都不会太差,而这无关乎平台大小。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