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在互联网颠覆浪潮席卷主流产业的今天,我们能够发现,创新与传统间的区隔已越发模糊,其中原因就在于,无论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公司,都在时刻适应变化、探索新的服务逻辑,并重点将用户环节不断重新思考,迭代优化。

进一步来说,今天做企业、做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如果还是拘泥“垄断思维”,不去敬畏用户权益,那么“自利”很容易导致发展受局限。

最近的“银行分期涉嫌霸王条款”新闻关注度如此之高,就正是大众反感垄断、拒绝封闭的真实反响;银行提供消费分期付款业务,然而,即便用户提前全部还款、选择退货,一笔不小的手续费也概不退还。我们结合银行之前曝光的“信用卡未激活年费照收800元”、“透支6毛欠费近万”、“转账失败手续费不退”等事件能够看到,部分银行到今天依然拒绝变化,拒绝以提高服务效率、强化产品创新为宗要,还是以人为制造障碍来抬高利润。

垄断时代,用户只能将这些不合理的地方照单全收,但今天我们欣慰的发现,随着互联网“透明平等”的商业精神成为主流,以及诸多优秀的消费金融公司展露头角,大众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消费金融生态,不仅在服务主体上有了选择权,还拥有更富权益的用户身份:不再受垄断胁迫,而是可以要求更完善、更贴合自身的服务,并自由选择认可的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一出现,对银行分期产品无疑是重磅冲击,不仅瓦解了垄断,更让用户拿到绝对的话语权。实际上,在大部分的服务型市场,垄断往往会衍生独裁思维,机制僵化、效率低下,用户追着服务人员跑;而竞争者或创新者加入以后,就担负起一个“限制权力”的角色,所以有竞争的市场往往是进步的,高效、热情、成本低,服务人员追着用户跑,用户权益非常受到重视。

所以理所当然,银行系大部分金融产品和服务都在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取代,发生了自我局限。在互联网时代,用户越来越以“平等、透明、高效、免费”作为选择的依据,在分期业务领域,这就是消费金融公司受到热衷的原由之一。

那么,新型的互联网分期服务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首先在消费者一端,透明平等是根基,普惠共享是最终的方向。在剔除一切陈杂费用、手续费基础上,应做到以“0息”或“微息”面向用户,不能让分期演化成高利贷消费,分期付款的本质就是缩减购买成本,缓冲消费后的压力;同时不断整合体系化的数据风控矩阵,让社会各阶层的消费者都能参与其中,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助力。

此外,服务效率也是重中之重。用数据手段高效过审项目之外,消费金融公司还应具备一站式购物、分期、还款的体系化能力,专业素养要过硬,可建立个人消费金融系统,让用户不必在购物商城与分期平台之间跳转,最大化降低时间成本和风险,高效购物。

再者产品需灵活创新。尤其是还款机制、因退换货而生的相关金融流程,应给用户更多空间选择,以鼓励提前还款为主,给予奖励。如此可促进市场良性发展,激发还款主动性,最终让平台用户的信用意识不断递增。消费金融公司应怀以“利人利己”思维,应摒除“自利”的封闭思维。

消费金融的另一端就是商户。消费者和商户之间的利益往往是联动的,当消费者购买力上升、信用意识变强,一是扩充了商户销售规模,二是摆脱了由分期业务带来的类“赊销”模式,商户将不再发愁资金周转。所以能够得出,创新型消费分期业务,一方面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商户销售规模,是双核驱动市场经济增长。

消费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最有力形式之一,其本质特色也是在数据分析、提升效率的基础上,降低交易双方成本,解决传统模式弊端,并由此打磨出更普惠、更优秀的服务模式。

如今互联网金融正在凭借其独有的优势,为各种各样的传统金融场景带来甘甜雨露,造福居民个体的金融生活,推动经济加速发展,并且规模越发壮大,已逐步走向普及化发展。而受到热衷的背后原因,也正是由于我们稳持互联网时代平等透明的商业精神,以提高效率、普惠大众为根本,将用户从曾经的垄断生态中解放出来,从容享受新经济环境下诞生的金融美景!

作者:李昂,现任轻易贷CEO,曾在美国Cogent Partners纽约分公司多年就任投行分析师。在Cogent Partners就职期间,曾参与为重点客户新泽西州公共退休基金、加州公共退休基金和各大美国金融机构完成近20亿美金的私募基金二级市场交易。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