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第三方征信机构各自为战,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个人信息黑市交易猖獗,技术创新与风险防范如何平衡?第一财经解码新金融,对话全国人大代表陈晶莹。

本期嘉宾:

陈晶莹: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校长

以下为文字实录:

CBN:现在央行征信体系对于个人信息的采集有哪些纬度?

陈晶莹:目前央行所主导的是国家统一的单位和个人征信体系,事实上是比较单一纬度的模式,因为从整个征信报告上可以看到,大多都是一些放贷信贷的信息。

CBN:现在我国采集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主要以央行征信中心为主导,社会征信机构为辅,这种模式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陈晶莹:事实上,我觉得目前征信业有两大发展趋势,第一是应用场景不断增多,尤其是由金融业场景拓展到非金融业场景。

第二个趋势是大数据在征信业的应用,并且已经得到实践的印证。反观央行的征信体系,虽然能比较全面的覆盖持牌金融机构的信贷信息,但事实上还存在着一些阻碍征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比如信息来源单一,主要是信贷的信息。第二,征信的数据或信息是不全面的,不能做到全覆盖。从某种程度来讲,现在进入征信系统的个人信息只能达到3.4亿,从中国近14亿人口来讲,央行的功能是非常有限的。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