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今天我们聊聊一个略微沉重的话题:银行在互联网的机会真的是手机银行吗?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请抛开你是一个银行系统电子银行条线的员工,抛开对自己产品的非客观情感因素。

我始终坚信,科技的进步,增添了更多的新型资产类别,互联网技术的的普及应用产生的数据资产,包括静态信息资产以及动态流量资产,为更多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驱动力量。

我们通常会反思自己,为什么银行这么多的人手,这么多的资源投入,手机银行这么核心的产品却越来越难搞,评分无论怎么刷都还是停留在1颗星,周围的人要么是骂你做的东西像个垃圾,要么恭维地说“你们的产品还是挺不错的”,然而一年打开次数却不超过5次。体制因素今日不提,只说产品。

产品就是商品,说商品看起来不错,和会花钱购买是两回事,手机银行虽好,下载和使用同样也是两回事。信息的交互总量,与信息的交互频次,成为了衡量这一新型资产的重要指标。

信息的交互运营,有时候我们也称之为流量运营,有四个程度等级,可触及,可交互,可转化,可分享。

银行在做电子银行的过程中如果不为了最终转化,那是彻头彻尾的耍流氓,然而如果忽视了可触及,可交互,可分享,那转化的目标也就无从谈起。但是恰巧,手机银行就忽略了触及、交互、分享能力。甚至很多银行的线上产品根本不考虑流量的吸收及沉淀,却天真的认为互联网企业的流量就是自己的流量,试图购买流量,蹭流量,借流量,我不得不反问,作为互联网生死存亡的战略资源,你买的了她的人,你买的了她的心吗?让员工天天在社交网络转发,员工的社交关系就该被无限消耗吗?归根结底,银行产品的可触及与可交互,一开始就被忽略了。

另外,我们发现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银行在做互联网业务的时候,普遍都会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假设条件思维。

所谓假设条件思维,指的是我们通常以假定条件作为需求分析原点。

举个例子来说,银行的诸多线上产品,都将“账户里面有钱”作为产品服务向后延展的前置条件,而账户里面有钱会把客户已经具备结算账户作为前提条件,而具备结算账户是以客户来到银行网点作为前提条件,而来到银行网点是以什么作为前提条件呢?

大部分产品设计者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一个无需辩证思考的条件,然而“有钱”,或者“有账户”并不能作为一个新产品的入口场景,“如何让账户里面有钱”这个问题,也似乎鲜有人深度剖析。

这些假定条件曾经在某个历史时期是真实的,然而在时间的洪流中,变得不再可用了,但银行的互联网业务管理部门却仍然坚信这些假定条件是客观存在的。

用育良书记的一句话:“我能够叫醒一个沉睡的人,但是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于是这些假定的条件,在KPI的压力下,继续扮演着“真”条件的角色。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线上产品,不断地把前提条件归结为存量线下资源,客户高度重合,你看似做的是“互联网”的事情,其实你做的还是“传统生意”,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甚至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也就是为什么银行的互联网产品总是不断地切自己原有产品的蛋糕,然后蛋糕体积越来越小,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利益纠缠剪不断理还乱。

另一方面,解决“如何让账户里面有钱”这个问题,答案有时候并不来源于金融本身,比如,客户是因为你的金融产品足够好所以让账户里面有钱了吗?客户是因为你的电子银行足够方便所以账户里面有钱了吗?类似的问题可以举出一打又一打。答案看似是肯定的,然而在现在这个时代却是否定的。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非常复杂的系统性论证,比如:

我要有钱,首先我要有工作能力,其次我要有工作,再其次,我要因为一些原因努力让自己有积蓄。

我为什么要开始有积蓄,而不选择借款消费,或者我的积蓄是为了彰显自身价值,还是更高的消费目标,等等等等。

我为什么有积蓄以后要开始进行资产配置,我凭什么配置这些资产。

我的钱到底放在哪?或许和我的社交关系,我周围密切资金联系人的账户,我的职业账户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曾经的人们只关心存取钱的便捷,但是现在这些海量的“非金融”因素,最终影响了每一个零售个体在“金融服务”方面的消费决策。

很多时候产品应用的出发动因,不是一个金融问题,而是一些哲学问题。

再说回手机银行,手机银行的应用同样存在这样的一些基础的,“非金融”的诉求,在移动互联网时期,撬动场景的是需求,而最终形成决策的,是极致便捷的服务闭环。

再说手机银行的战略定位,究竟是信息服务平台,还是电子银行服务平台,还是管理工具,手机银行的目标用户究竟是存量客户还是新增客户,是头部用户,还是长尾用户。如果我们不能将战略进行多个维度的切分排序,那手机银行这个定位,在逻辑上就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每一个维度的用户定位,都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动因。

也正是因为需求动因的探索不够深入,产品逻辑站不住脚,很多产品到了实施阶段就会发现,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做,并且不断地把一个功能点发展不好归结于是因为另一个功能没有做造成的,这固然与早期战略规划欠缺,对产品发展没有进行短期推演有关,然而更多的体现在了银行产品舵手的浮躁。

在市场供给足够丰富的时代,什么都做了就等于什么都没做,一句话定位不清的产品,也都将死于无形。

手机银行就普遍反映了这样的现象。手机银行虽然具备高忠诚度,但是使用频次很低,因为作为一款市场认知固定为“银行”的产品,他的基因已经决定了他的场景限制。

举个粗俗的场景例子,用户是会在咖啡馆上厕所,还是在厕所喝咖啡?

两种不同频度、不同粘性、不同开放性的需求叠加在一起,一定是高频吞并低频,高粘性吞并低粘性,开放吞并封闭,这与同业异业无关,只与程度有关。

于是,手机银行进入了疯狂的扩充阶段,电子商务,充值储值,一切可以想到的金融的非金融的服务,都在不断添加,应用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臃肿,

最终一个最最简单地用户需求,反倒是被淹没在庞大的应用功能中,找不到,用不着。

然后进入了一个变UI,加功能,减功能,变UI,的恶性循环。

其实问题早就已经不在于手机银行到底好不好用,功能够不够多,而是在于大家为什么需要手机银行,银行的线上业务到底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上了。

银行似乎并没有考虑到,随着老龄用户的自然流失,新生代用户的资金管理诉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用户层以及资金掌控权的迭代,甚至不是过渡性的,更多的可能是断崖式的变化。

中长期来看,这种断崖变革,不仅仅影响零售业务,也终究会延伸到批发业务。

银行逐渐的才会发现,银行的线上服务到头来其实本质上什么都没有变,变的却是他们根本掌控不了的用户,以及朝向纵深发展、千变万化的用户需求。

用户越来越不能理解在手持现金逐渐减少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除了是他存放资金的地方,还是什么?

用户越来越不能理解在投资渠道爆炸增长的时代,有更多体验更好的投资渠道,为什么要选择银行渠道?

用户越来越不能理解除了大额转账需要手机银行,还有什么是微信支付宝不能完成的?

手机银行短暂的辉煌只是自切蛋糕过程中最最表层的一种体现,没有新来源增量,就意味着会有不断的流失。

用户需要金融服务,却不一定需要银行,在这一点上,阿里到底是推广“蚂蚁金服”还是“网商银行”已经早已明晰,没有平台化整合能力的银行,在互联网的战场上,银行零售金融就只能越来越被逼到“账户管理”这一狭隘的概念里。

而基于现有账户管理衍生出来的金融服务销售量,也只是客户思维以及习惯惯性而已。互联网在资本助推下不断冲破的正是全体用户在移动端的思维惯性以及习惯惯性,加速传统用户的出逃。

而银行内部在反映类似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的质量时,却仍然粗暴的以交易额作为衡量因素,行内员工因素、货币政策、收入水平等诸多变量都在影响交易额这一数值,其增长根本反映不了整个零售金融市场的真实大小,以及真实需求。

在这一点上,恐怕就连银行自己也根本无法有效验证,自己所追逐的二八定律,在自己的客户总盘子中,到底哪些是真正的二,哪些是真正的八,面对消费者,银行所掌握数据维度缺失,有效数据少之又少。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金融需求,无处不在,它与互联网一样,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高度碎片化的场景,银行传统线下服务模式根本无法支撑,只有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才能有效触达,但是手机银行,却始终建立在用户需要“银行”,而非“金融”的假定条件之上,忽视了银行在用户心中定位的巨大变化,如同一个漂亮的堡垒,难以融入广阔的场景。

或许银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未来根本就不该叫做“手机银行”,他的体现形式也不该是现在这种冷冰冰的线上仓库,跳脱出“银行”的思维束缚,深度做好生态的整合,才能够打开一片更广阔的金融天空。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位硅谷好盆友闲聊中的一句感慨:

“其实很多产品,不求多么疯狂的创新,只要在体验上比现有竞品好上那么一点点点点点,就能够获取一片灿烂的市场。”

或许了解竞品前,我们也先要明白自己到底是谁。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