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随着新型投资模式ICO开始在创投圈和数字资产圈子中被热炒。2017上半年,国内乃至全球金融科技最火的概念已经非ICO莫属。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科技创业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代币”(ICO)共计融资13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6倍。在国内,截至7月19日, ICO项目累计融资规模达63523.64BTC、852753.36ETH以及部分人民币与其他虚拟货币。以2017年7月19日零点价格换算,折合人民币总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高达10.5万。

ICO火热的背后,是行业的疯狂。ICO成为区块链初创公司最炙手可热的融资方式。从投资者到创业者,ICO为他们一夜暴富的理想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曾几何时,这种愿景还是专属于股权众筹的造富神话。

股权众筹之后,疯狂的ICO

ICO的诞生基于一定产业背景。区块链等数字产业近年来高速发展,区块链相关的初创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企业良莠不齐,传统的VC等融资效率低且渠道受限。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技术不断成熟,融资的需求和技术的完善为ICO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除了区块链企业ICO轰轰烈烈,另一些毫不相干的企业ICO也在暗流涌动。知情人士向众筹家透露,一些互联网、游戏、共享经济甚至是实体企业也开始通过ICO进行融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错过了股权众筹,绝不可以再错过ICO”这样似曾相识的口号又一次在对ICO的鼓吹中响起,让人闻风丧胆,又撩动心弦。

风口这个词,除了吹起了想飞的创业者,更是为投资者描绘了暴富路线图。促成ICO火爆的,除了融资企业的嗷嗷待哺和技术的日臻完善之外,还有投资者的盲目追捧。

从房产到P2P再原始股交易再到股权众筹直到现在的ICO,中国的大众投资者堪称世界最勇敢,也是最能够把握投资风口的。从专业人士到大叔大妈,一哄而上的盛况又在ICO模式中上演。

业内人士告诉众筹家,越来越多草根投资者开始关注甚至是参与ICO,他们中的很多并非基于对于区块链行业的认识和对ICO模式的理解,而是相信一夜暴富的故事。

ICO,股权众筹卷土重来?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是投资市场的铁律。两年前“风口”上的股权众筹还没有偃旗息鼓,ICO就登堂入室取而代之了。

由于政策的迟滞,导致行业发展不前,股权众筹风口过去,冷静与理性开始回归。对于浮躁的创投圈来说,冷静并不是融资者的必需品,而对于投机者来说,野蛮生长的环境才孕育着机会。严监管以及过早被风险暴露而扒掉底裤之下,没有政策套利空间的股权众筹仿佛要被遗弃。

但是初创企业的融资需求、投资者资产增值保值或者追求财务自由的需求却始终在那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表示:

《证券法》尚未对股权众筹的融资模式进行规定,且通过股票发行来进行募资的方式非常严格的情况下,ICO是通过发行代币来募集数字货币的、迂回曲折的融资变现模式。

因此,就其ICO本质来说,就是被普遍认为过早不再具有想象力的股权众筹的新外衣。

作为区块链等数字资产企业的新型融资方式,ICO从模式上看,与传统的原始股发行和前两年火爆的股权众筹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参与ICO的企业,都是有强烈融资需求的初创企业。ICO为那部分区块链、数字货币领域的初创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只是发行标的从股票变成了数字货币,从发行股票让渡股权融资,到发行数字货币预售技术和代币使用权来融资。

ICO的风险大大高于股权众筹

股权众筹被质疑者质疑的一个焦点问题在于,股权众筹本身似乎是伪命题,因为风险的错配,即风险承受能力最弱的一批人承担了风险投资级别的风险。但是相比ICO,股权众筹已经为控制风险加了多重保险。

第一,从投资的市场风险来看,股权众筹的企业能够通过较为准确的企业估值,来为投资者投资做一个基础的保障。

ICO的企业,本身就很难有确定的估值,更何况投资者往往通过比特币等主流数字货币来购买ICO众筹企业自己发行的新币等代币,这些币的价格还将随着ICO企业发展情况变动,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像比特币和以太坊那样能够凭借技术支撑起来一个生态圈,大部分ICO项目面临破发风险。这种高风险的叠加,导致其投资风险与股权众筹完全不能够同日而语。

第二,从投资者权益方面看,股权众筹企业是通过发行股票出让股权来获得融资,投资者拥有股权,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就拥有分红收益权、投票决策权等股东权利。而ICO的投资者只获得代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没有任何项目的决策权。同时,代币的变现,需要由上市交易的过程,这又是个漫长的过程。

股权众筹的难点和本质矛盾在于众筹投资人对于变现和刚性兑付的迫切要求,与股权投资变现周期漫长和打破刚性兑付的特征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点上看,ICO复制了股权众筹的所有问题,还增加了调和矛盾的难度。

第三,股权众筹因为发行豁免、投资者适当性、平台性质、资金存管等合规问题,在政策上始终没有突破。既然没有突破,监管索性就先以一刀切的方式禁止进入行业,最显著的表现是股权众筹名字都已经被限制使用。

ICO众筹的出现,并没有回答股权众筹在合规上的问题。更不要提风险控制、投后管理等操作难点。股权众筹虽无政策明文,但尚且有《证券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作为穿透式监管的政策依据。但ICO目前政策的完全真空状态,则是股权众筹从来没有过的。

如此看来,在股权众筹陷入投资风险争议的时候,ICO让区块链企业融资获得了新的渠道,让这些企业有资金进一步研发技术,真正将区块链技术落地商业化应用。但是现实却将风险在股权众筹之上进一步转嫁给了投资者。

目前,池子里鱼龙混杂,如果浑水摸鱼者和投机者过多,监管又不及时跟进,那么神话包装下的币众筹崩盘将来的很快。

ICO是股权众筹的转机还是深渊?

ICO的出现,是否意味着股权众筹融资企业和平台的迎来转机?

股权众筹平台大伙投已高调宣布转型ICO众筹,并且发行了大伙币。可见,股权众筹捉襟见肘让很多人失去耐心。

专家纷纷呼吁ICO监管跟进,识别ICO风险的实用贴也铺天盖地,甚至也出现了对话43家ICO众筹平台的文章,言辞恳切。

但其实谁都知道,监管永远是悬在金融创新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监管来了,非法集资、庞氏骗局的定性,将让一大批ICO项目和平台倒下。但现实却是,政策的真空就是一些融资方和平台涌入ICO最合适的理由,而很多投资者也看准了监管套利的机会。他们恪守的信条是,哪怕是庞氏骗局,总有一部分人真正赚到钱。而实际上,这些人哪怕这一次没赚到钱,下一次仍旧会寻求新的玩法,再投机一次。

尼采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不要抱有侥幸,更不要明知故犯的作恶。

本文由众筹家(zhongchoujia.com)原创。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