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2017年9月17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2017)”在京举办,恒昌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秦洪涛在题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前景与风险”的主题论坛上发表演讲。未央网作为官方媒体对大会进行全程报道。

恒昌创始人钱洪涛在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上通过介绍金融科技在信贷风控全流程的应用,展示了技术给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的变化以及该行业存在的风险。他分享了如何通过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的手段,规避欺诈的客户(尤其是通过内外勾结欺诈)所带来的风险。他表示,要想把小额信贷、消费金融做好,有两个出发点和方向:1.通过大数据、通过风控,如何把中国的14亿人口这样一个客户群体,变成了10亿、5亿、2亿,这是一个方向,如何寻找更好的客户;2.如何有一个好的团队来做这个业务,这是重中之重。

以下是现场演讲实录:

我本人是清华训练营早期的学员,同时也是五道口金融学院EMBA六期的学生。

下面,我也就恒昌过去6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金融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变化,以及在这个行业中所存在的一些风险,我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实际上,我们知道对于中国来讲,现在的普惠金融是最好的一个时期,中国也是有我们做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最好的一个土壤。

恒昌在过去六年,我们一直坚持普惠金融,恒昌在过去的六年,我们服务了大概130万客户。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实际上我们不仅是有这种先进的金融科技和技术,实际上一个公司的建设是一个基础,以上是我们的一些企业使命、企业愿景和企业的文化。

对于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消费金融来讲,今天我们分享的也是左手风控、右手科技,科技如何在风控中进行运用、使用,以及贷前、贷中、贷后的这种不同阶段的应用,实际上也降低了,中国不仅有最好的市场。刚才,有一位同仁也分享了,中国也有160万的人在做一些欺诈类的风险。

我们如何通过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的手段,把这些欺诈的客户(尤其是通过内外勾结欺诈)所带来的风险给规避掉。恒昌的业务模式不仅是响应国家的政策要求,小额分散,同时我们也是线上、线下的一个有机、有效的结合。

也有全流程的一个风控。在贷前来讲,实际上我们今天也上了基于大数据的一个产品的设计,给予客户各种属性。贷前的管理中,一个是身份证的识别、人脸识别、声纹的识别,这些新的技术,实际上现在也都陆陆续续地应用在我们的一些贷前的风控管理中。

在贷中,更多地是一些数据的修复,因为小额信贷的特点,一般是逾期的风险是失联,失联的基础,就需要我们有强的数据修复的能力。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也建立了大数据的修复能力,今天恒昌已经有了2.7亿的一些实体的数据。基于知识图谱的借贷链的数据库,恒昌的数据量已经达到了30亿的数据量,这个是贷中、贷后的一些管理的应用。

贷中、贷后的管理应用,不仅仅是应用在客户的这种数据的修复上、客户的管理上,同时我们也应用于我们的员工管理上。因为恒昌的特点是线上线下结合的特色,我们对于员工的提报的业务、数据,我们对它有监控、监测,同时我们也把大数据的反欺诈管理,也应用于员工的管理中。小额信贷、消费金融如何能做好?实际上有两个出发点和方向:

一:通过大数据、通过风控,如何把中国的14亿人口这样一个客户群体,变成了10亿、5亿、2亿,这是一个方向,如何寻找更好的客户。

二:如何有一个好的团队来做这个业务,这是重中之重。

今天来讲,我们以往的这种历史数据分析,更多的这种逾期的、欺诈的客户。更多的是来源于团伙作案、内外勾结导致欺诈,就是这种真正的欺诈的客户,这个数据量实际上是非常低的。

实际上,对于风控的领域来讲,我们不仅是说有我刚才讲的这些大数据的应用。包括在风控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应用了人工智能。在大数据的应用方面,我们不仅是对外有很多的家的合作,同时更多的还是依赖于我们600人的技术团队,基本上都是爬取了一手的数据,来建立我们反欺诈的应用。

区块链的应用目前对于我们的应用来讲是比较少的,这些是我们具体的数据,这个是我们的一些技术的方向、决策引擎、语音系统、活体人脸识别、反欺诈的规则模型,知识图谱、高风险的客户,以及欺诈客户的这种识别和定位。这是撮合的金额。

由于时间有限,以上是一些简单的分享,谢谢大家。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