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如今规模呈井喷式增长的消费金融,可以说是各类资本、机构眼中的一块势在必得的肥肉,据资料显示,2013年到2016年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交易规模已经从60亿猛增到4367.1亿,实现了70倍增长。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不但吸引了受限于监管新政而转型的互金平台,以及互联网电商巨头的陆续加入,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银行,也因为消费金融轻资本、高效率的特性而纷纷将转型方向瞄准了这片蓝海。

银行虽然为传统金融机构,但是因其具备稳健资金、严密风控等强劲实力,所以在硝烟弥漫的消费金融战场中,创新求变的银行与拥有数据的互联网电商和拥有场景的互金平台相比,仍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众所周知,随着大量非银行机构的涌入,消费金融市场一度乱象频发,暴利的校园贷、被罚的北银,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逐渐暴露。在这个关键节点,银行机构作为“正规军”进入消费金融市场,不但能够提振市场,也让其成熟风控、良好信誉等特点变得更为突出。凭借多年开展信用卡业务而形成的一整套相对完整的、成熟的风险管控体系,银行在进入消费金融这个新领域后,虽然发展不及早已涉足的互联网电商、互金平台等非银行机构,但仍迅速占有了一席之地。

而随着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技术力量的兴起,让传统银行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非银行机构们对于消费金融市场的前期开拓让其获得了用户体验以及场景这个先发优势,与之相比,传统银行“线上申请、线下审批”的繁琐形式在主打小额、高频的消费金融领域显得格格不入。不过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已让众多银行跳出了传统路径,全流程线上自助模式开始出现,一键申请、数秒即可放款的纯线上信用贷款,成为银行分食消费金融市场的利器。为了赢得更多的用户,银行已经意识到了把握用户需求和加强用户体验的重要性,而金融科技给了银行解决这一切的可能。

如今,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发力Fintech,并试图用“金融科技+场景应用”的方式助推消费金融。一方面,银行与BATJ相继展开合作,聚焦 Fintech领域;另一方面,银行自己也开始新的尝试。例如招行在尝试实现金融科技场景化融入,通过满足客户普遍的消费升级需求,从而实现用户的高粘度及高变现,其副行长更是表示:“金融科技是招行下半场转型的核动力”。

总而言之,如今消费金融市场中的银行企业,正通过“抢占用户的高频使用场景,并将场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生长和运转”的逻辑来实现“无处不在的服务”这一概念,银行若想要真正站上消费金融的风口之上,考验它们正是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的能力,而金融科技给了银行实现这个能力的可能。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