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打客服电话没人接,好害怕.....”

“提现还没到账......平台没啥事吧”

“APP咋登陆不上去,是不是出问题了......”

麦芽微信里时而不时就会收到这类消息,尽管有时候问的这些平台真的很稳,毕竟是钱投进去了,麦芽又不忍心呵责。

因此,在这开篇跟大家说一说。

不得不说有时候投资人的心理是极其脆弱的。其实,所有的恐慌都源于对风险的无知。这点,没有任何人能给到你。只能自己不断学习增强对平台投资的底气。

另外,双11期间,不少平台都有大力度的奖励与加息活动。但必要提醒大家的是:精选平台第一、挑好收益第二。

插播这么长,来聊点正经事:周末跟圈里小伙伴,聊了个极为“无聊”的话题:行业会否打破刚性兑付。这个话题的“无聊”在于尬在了监管上,几乎是个死穴。

政策一再强调网络借贷的信息中介性质,这政策的实质要求就在于打破行业刚性兑付,让投资人自担风险。

未来政策落地“信息中介”这个定位也不可能改变,那么要谈论这个话题:“监管就是这么定的......”一句话堵死,聊不下去。

但实际情况是:当下根本没办法谈打破刚性兑付。

1.征信体系的极为不成熟,即便信息披露到位,也无法支撑投资者放心投资。因为,这根本无法对“老赖”与道德风险人群形成利益性约束。

2.是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投资的根本就在于保本。

为了那点收益,投资人要担负起筛选借款人、风控和贷后管理等等风险信息分析情况,成本未免太大。不划算。

如果打破刚性兑付,倒不如投资权益类产品投资来得爽快。

因此,虽然嘴上说的不要刚性兑付,但大家身体都很诚实。大家心知肚明:网贷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打破刚性兑付。

未来的网贷平台,也并不会缩减的只剩下100家。

麦芽对这也保持乐观。因为信贷市场实在是太大。

对于打破刚性兑付,银行、信托也都倡导了多年,虽然在宣传的字面上,已经标明“非保本”。

但很少说哪个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真正有本金损失吧。

因此,个人认为,网贷未来也将走这条路:面上的打破,进行实际的刚兑。

如此的话,真正打破刚性兑付还远得很。

监管一再强调“信息中介”“自担风险”,更多是对投资者投资的风险提示。

毕竟,谁也没办法保证:今天这家平台没事,未来就一定不会有出问题的概率。

另,市场上已经开始有相应产品设计来平衡“监管政策与市场需求”的矛盾点。

产品就是:“集合标的”。

什么叫“集合标的”?

集合标:即机构将平台的多项资产组合打包,设计成一个标的,向投资者募集资金。募集完资金,再放给借款人。

那么这样的情况下,能形成投资者与借款人的相互对应。

投资人的投资风险也能通过项目极为分散的集合标的来消化,也就解决了刚性兑付的问题。一举两得。

集合标的还有的优点是:

它能便捷的促成投资人和借款人的资金匹配,提高成交量。有成交量,才有资金进入信贷端,也才真正开始金融普惠。

这里插播一下:说“金融普惠”,估计很多人都要吐槽。现金贷消费金融普遍30%-40%,甚至更高息的信贷下,这能算“普惠”?

更多人不屑:上市的趣店,就是一嗜血金融。

更多媒体、自媒体在流量刺激下,跟风口诛笔伐,实际都没看到事情的本质。

毫无征信的个人信贷,要进入市场本身就有巨大的风险。有巨大的风险,就必须担负巨大的试错成本。高息是线上信贷初期的必然,这就好比你不会无缘无故借钱给陌生人一个道理。这是其一。

其二是:小额信贷,一定是“救急”。那么短期资金周转,借款人需要的是借到款,而非还不上那点利息。

圈内的一小伙伴举了个很好的案例:如果借10000块,第二天还10010。算上利息:年息36.5%。但借一天10元多吗?不多。

借款人需求的是那10000元。而不是那10元钱。

所以,能有成交、能有资金进入,让借款人“有”得借,才是普的开始;“有”了多了之后,也才能慢慢来谈“惠”不是?!

从这来看,集合标是不是也是功德一件呢?

当然,即便如此,集合标也曾经一度被传禁止。

是因为集合标:集合的有可能是不同期限、不同风险的标的。技术不行,或者平台“藏藏掖掖”,就容易形成资金池。不利于监管。

但个人认为:行业已经形成越来越多“集合理财”,集合标的产品设计已经势不可当。那么,ZF更多提高监管技术,或才是出路。

作者:麦芽糖   微信公众号:麦芽识财(MYshicai)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