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从早期完全以银行网点为基础的Bank 1.0银行业务形态,到网上银行推出后银行进入电子化的Bank 2.0时代,再到伴随着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客户消费行为变化和新金融模式的产生,银行迈入Bank 3.0时代,银行业的数字化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进化。在这一进程中,银行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受到市场客户、新兴金融科技企业、监管格局等一系列变化的影响,传统银行的绝对优势逐渐减弱,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使用,金融科技创新企业和金融创新模式大量涌现,银行业面临行业发展的新格局。金融和科技如何相辅相成提升银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如何在通过创新促进发展的同时保持稳定的行业业态,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的优劣势,以及数字化带来的行业机遇,提出了在进入Bank 3.0时代利用金融科技稳健发展银行业的几点建议。

一、银行业数字化发展历程

从1272年意大利佛罗伦萨诞生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家银行巴尔迪银行以来,银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早期的银行完全是以银行网点为基础的银行业务形态,称之为“Bank 1.0”;网上银行推出后,客户依赖银行网点的行为被迅速改变,银行业进入电子时代,这一时期称为“Bank 2.0”, 拥有一定程度的便捷和效率,但也有其局限性,客户的账户归属仍为某个具体的网点,客户办理业务的最终合规步骤等事宜往往需要去网点完成,网上营销和电子渠道并没有成为银行发力的重点,电子渠道的主要构成仍然是极为简单的转账和支付业务;在Bank 2.0的基础上,伴随着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客户行为和消费习惯的转变,银行业面临全新的挑战,出现了基于未来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的商业模式,它有着全新的风险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力求降低价值产生和传递过程中的金融成本,减少金融交易的中间环节,将金融产品的选择权直接交给客户,这就是“Bank 3.0”的模式,Bank 3.0的理想状态是,银行不再是人们所去的一个地方,而是一种服务。

二、Bank 3.0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一)银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

1、银行长期以来的优势及其变化

自11世纪英格兰发行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置业抵押贷款以来,银行业凭借多条“护城河”建立了强大的行业帝国,包括由分行组成的无处不在的分销网络,借助数据和经验判断进行信用评估的专业能力,赋予银行放贷和吸储资格的牌照,同时其吸收的存款有主权保险的保护。而且,由于消费者在金融服务上惯性非常大,通常不愿意更换常用的金融服务机构。这一点在发达市场尤为明显,即便在市场动荡期,消费者仰仗银行与保险业的老品牌来保护他们的资金稳定。

银行业的经济效益防御性较高,业务模式的复原能力较强。上一轮高科技浪潮由商业互联网和互联网泡沫膨胀造成,在那轮冲击中银行充分展现了强大的复原能力。从电脑服务公司网景(Netscape)首次公开募股(IPO)到eBay收购美国最大移动支付平台PayPal,不下450位“新星”向传统银行的地位发起挑战,涉及的领域包括数字货币、钱包、网络等多种新型业务。然而直到今天,只有不到5位挑战者幸存下来。

然而,传统银行占绝对优势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首先金融危机削弱了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任。其次,随着移动设备普及,银行此前独享的实体分销网络优势开始减小,智能手机创造了支付的新模式,使消费者能得到充分的个性化服务。第三,全球数据变得更加透明和易得,高效计算能力的成本大幅降低。第四,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数字化的“千禧一代”比互联网泡沫时的“X世代”开放得多,会考虑更换新的金融服务机构,同时,消费者更青睐个性化并能在给予基础产品服务之余无缝按需提供附加值服务的企业,消费者开始脱离传统媒介。传统银行的优势逐渐减弱。

2、银行面临的挑战

(1)金融科技公司竞争者的行业渗透

在Bank 3.0时代,众多金融科技创新公司的出现,催生了各种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在金融业的运用,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客户。数据显示,当前金融科技公司已突破2000家,过去5年,金融科技领域吸引了全球超过400亿美元风投和成长期股权投资,同时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截止2017年6月30日,余额宝的规模正式突破1.43万亿,比去年末暴涨80%,成为全球第一货币基金。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蚂蚁金服在小额贷款、保险、征信、资产配置、客户服务等领域运用技术破除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壁垒,单笔放贷的成本仅需一元。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是,新的竞争者开始把银行定位成局限在后勤支持的角色,而非银行业者自己,从支付到个人财务管家、从众筹到P2P,则站在第一线直接成为顾客的财务管理代言人。

部分领域金融科技公司

对于传统银行有威胁的是,调查显示亚太发达市场83%的受调查者以及新兴市场56%的受调查者反映他们可能会愿意在提供先进的数字化服务的银行开户。在整个亚洲,调查显示储蓄和定期存款以及信用卡的账户最可能受到来自业外的金融科技公司的吸引。在该区域内,超过一半的接受调查的存款客户反馈如果有更好的线上利率的话他们会考虑把账户里的余额转过去,约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账户余额已面临这样的风险。

(2)利润增长缓慢,银行迫切需要转变服务和运营管理模式

随着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减缓、银行业面临央行缩表以及银监会加强表外资产管理等问题,导致未来在扩大资产规模方面难有作为,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受到相当大的限制。麦肯锡对亚太地区328家银行的数据研究显示,从2003-2006年间到2011-2014年间产生经济利润越来越难,在前一阶段39%的银行获得盈利,而在后一阶段仅28%的银行盈利。在此基础上麦肯锡预测,银行业的年利润增长将从2011-2014年间的10%降低至2016-2021年间的3%。因此,银行面临转变增长方式的问题,需要挖掘自身数据价值,改善用户体验,走精益化增长的路线。

资料来源:麦肯锡报告《Weathering the Storm - Asian-Pacific Banking Review 2016》

(3)监管格局变化促进更加激烈的竞争

银行缩减的盈利空间部分原因来自于传统银行行业内外更加激烈的竞争,纵观全球,监管的变化也促使了这一行业格局的形成。例如,印尼给没有网点的银行发放牌照,中国大陆向不属于银行业的阿里巴巴和腾讯等技术公司的金融产品发放牌照,中国台湾减少对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印度推动无现金支付系统及其他创新,向11家支付公司和10家小银行发放牌照。

3、银行数字化带来的机遇

随着来自金融科技和其他公司的竞争以及经济环境给利润盈余带来的持续压力,数字化转型对于银行保持盈利能力和恢复增长的趋势至关重要。转向新技术不仅可以帮助银行重新取得领导地位,还可以使其在发展的数字化世界中面对变化的客户需求时能更加从容应对。

建立数字化银行的成本比成立传统金融机构更低,其资本和运营开销要低得多,原因并不仅仅是不需要设立网点,成本的原因还在于简化的产品组合、合理的流程、以及诸如服务商托管系统等避免传统IT系统开销的IT解决方案。

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流程,能够快速生效,尤其是当目标流程是精心选择的流程时。一家典型的全球性大银行有600多个业务流程,其中前20-30个流程占去了一半的成本和80%-90%的客户交易量,主要包括:开户、抵押贷款、客户查询等。将这些流程全部或部分自动化可减少高达30%的成本。

将流程数字化也可提高用户体验。数字化技术改变了各行各业消费者购物的习惯,包括金融服务行业,银行必须精心打造与之相匹配的端到端用户体验,消除每个环节尤其是面向客户的前端服务可能造成的不满。如今客户越来越多地通过浏览银行网站和其他线上来源来决定是否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并期待着在自己习惯使用的渠道能有快速流畅的流程来完成交易。

(二)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劣势分析

1、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势

(1)技术提升数据价值

金融科技公司能够利用科技来获取独特的数据价值,并创造出传统银行无法复制的顾客接口。例如,美国的智能投顾平台Wealthfront,借助计算机模型和技术,为客户量身定制包括股票配置、期权操作、债权配置、房产投资等在内的资产投资组合建议,把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模式直接提供给个人投资者。

(2)提供更易于获取的服务

金融科技使更多的人更轻松地获取服务,随着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给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到的服务,赋予用户更多的自由、机动性、灵活性。例如,小微贷款公司通过大数据进行信用自动评估,几分钟就能完成放贷。

(3)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创造差异化产品来改变存款空间,帮助人们更好得管理他们的钱。金融科技的提供者,如新秀Zero,会建立在Simple的模型基础上,并为客户使用的软件开发出差异化的银行体验。

2、金融科技公司的劣势

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公司也面临如监管许可与牌照、监管合规、信息安全、风险防控等一系列问题挑战。走到今天,金融科技公司面临一定困境:一是科技和金融存在根本的战略矛盾,快速壮大并主宰一个行业的科技理念和贷款等金融业务的稳健特性截然不同。二是市场现实加剧行业短视,迫于市场现实和投资者要求,金融科技公司不得不把传统的销售能力看得比数据和技术能力更重要,随着竞争加剧,金融科技公司的决策性风险更高,比如对于P2P产业来说,决策风险提高意味着更高风险和更劣质的贷款。三是金融科技公司面临着技术实力、客户基储业务丰富程度及发展空间的搭配不当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金融科技公司可持续增长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与传统金融企业合作。

资料来源:FinTechWeekly网站

三、Bank 3.0时代利用金融科技稳健发展银行业的几点建议措施

(一)推动传统银行数字化变革

银行是提供货币金融服务的主体,数字化能给银行带来更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更精准的决策判断能力、更优秀的经营管理能力,从而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可以说,修炼好内功,进行Bank 3.0时代的数字化变革,是传统银行适应时代和市场客户需求的必经之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一系列挑战,银行的数据驾驭能力受到考验,商业运营模式面临变革。

1、银行加大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投入

国际领先的银行平均每年投入税前利润的17%-20%用于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如:汇丰银行在优化其网点的端到端流程、替换改造主机系统、将非关键任务放到云端、替换750个遗留旧系统和应用、引进新的核心银行系统等方面投入10亿美元;JP摩根大通在纽约开了一个12.5万平方英尺的科技馆,专门进行金融科技研发。科技馆内有包括设计人员、程序员、分析专家在内的约700名工作人员。新加坡星展银行每年在科技上投入6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在数字化项目启动上投入的2亿美元,声称该资金的90%用于中后台流程优化。从长远战略看,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是银行保持未来领先地位的重要策略。

在当前面临的压力下,银行必须迅速推动数字化以控制成本,推动以价值为导向的数字化转型。具体所采取的措施可视情况而定,但需包括建立新的数字化业务和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现有系统和客户体验。

2、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方向

一是通过技术架构优化支撑数字化转型。建立“云技术+大数据”战略,打造云技术支撑的基础设施平台,提供按需匹配的计算能力,同时推进大数据战略落地,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使银行进一步增强信息中介的能力。

二是通过服务流程重构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端到端流程数字化。围绕提升客户体验目标,推动前端数字化流程改造;关注成本和效率,推动中后台数字化流程改造。这需要对现有的流程进行全面的掌握和评估,才能决定哪里成本能够降低、效率能够提升、客户体验能够提升。通过建立“产品工厂+流程重构”的方式,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变革。

三是通过组织文化培养促进数字化转型。吸引新兴技术人才资源,培养新兴数字化组织文化;围绕数字化转型目标,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模式。

3、推动全渠道、全流程的深刻数字化变革

(1)全面构筑大数据采集与应用能力,实现大数据的价值变现

银行每创收100万美元,平均就会产生820GB的数据,可以说,数据是银行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面对数据宝藏,如何让它实现价值变现,为提升银行的整体实力作出贡献呢?

一是利用数据分析指导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挖掘分析数据来改善产品、提升服务,如:通过预测模型改善服务,减少客户流失率。

二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例如根据客户支付使用习惯给不同客户组提供个性化的促销计划,以及开发特定产品,构建收入增长的新模式。

三是通过运营流程中的数据分析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例如:通过客服中心的数据分析,提供及时、简洁的客户服务洞察力,预测客户需求。通过快速、敏捷、一致的方式制订流程,简化运营流程并促进快速决策。

四是通过提升数字化分析和预测能力,加强风险控制的事前预测和预防、事中监控、以及事后监测管控能力。例如通过建立使用异常行为监测模型等来进行诈骗侦测,利用数据分析细化信贷风险计量、优化客户定价等。

(2)通过数字化持续提升客户体验,经营与客户的关系

银行可从两个方面入手打造卓越的客户体验:一是端到端客户旅程的数字化改造:通常聚焦20-30个核心客户旅程改造,就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覆盖40%-50%的成本),并显著提升客户体验(覆盖80%-90%的客户活动)。二是全渠道银行的一体化体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数字化服务,确保各渠道任何触点客户体验的一致性和透明度,大幅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在此过程中推动各渠道的数字化升级,帮助客户在交易过程中的多个服务渠道之间实现无缝切换。同时全面集成不同渠道产生的交易资料和客户数据,实现不同渠道信息一致呈现,并创建客户360度全景画像,发掘并推送潜在业务和交叉销售机会。

(3)重点关注移动终端金融服务的建设和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塑造了全景式的数字化生活方式。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和服务,围绕场景配置产品与服务,使银行产品和服务与人们的生活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360度全方位的贴身周到服务,深刻提升客户享受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质量水平。银行不再是客户要去的地方,而是实现客户需求的场所,满足客户在任何时间和地点的需要,而银行在虚拟世界中全方位提供服务。丰富完善移动终端金融场景和服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4)积极探索和储备新技术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服务模式的变革,为传统银行服务融入创新开放的基因,可促进银行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加快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提高自身竞争力。银行可通过以下战略规划来实施金融科技的战略布局:

一是发展和执行自身的金融科技战略,主动开发相关技术并加以应用。二是与金融科技创新公司合作,利用后者的商业模式和科技能力填补自身产品服务空白,并探索实现新用户需求。三是直接投资初创公司并充当创业公司的孵化器。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则是其中产出较快、风险和成本相对较小的一种策略。传统银行本身具有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模式齐全的优势,但在用户的行为数据积累、场景、营销以及新模式探索上却明显不如金融科技创新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具有快速创新和效率高的特征,银行的市场经验、品牌形象、市场影响力、资产、牌照等因素则是金融科技初创公司所不具备的,二者联合互相弥补缺陷,则能实现为客户提供更高效、快捷、体验更好的服务。

(5)建设开放平台,构建“银行即服务”的金融服务生态圈

银行通过建立API开放平台,通过向包括金融科技和其他企业提供基础金融服务API,为客户营造集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生态圈,将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关系从半竞争式变为协同合作式的关系,这一合作关系,可以使银行更好地发挥其金融本质作用,关注控制住在金融服务中的风险,金融科技公司则发挥其创新能力强、市场应对迅速的特征,围绕市场和客户推动科技和服务创新所带来的服务质量提升。

举一个电商数字生态圈的例子,银行、平台提供者、线上商户都会从中受益。比如,商户可以通过平台提高销售量,银行可通过数字钱包和会员积分获取熟悉线上操作的客户。通过企业现金管理方案,平台用户还可利用银行所支持的一体化支付系统提高效率、获取营运资金和管理信息。银行则可通过这个生态圈快速获客,尤其是像支付和信贷这些服务。第三方合作者收集的数据也很有价值:交易数据能被输入保险模型加强风险评估,商户分析数据能显示交叉销售的机会。

未来的数字银行,将通过开放平台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财富顾问、保险公司、P2P平台、信托等一系列公司和平台实现对接,与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平台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为个人客户、公司客户、机构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实现虚拟化的全方位客户服务,达到“银行即服务”(Bank of Things)的最终目标。

(二)合作互补,建立健康发展的金融业态

1、抓住本质,明确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的合理定位

当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在支付、担保等垂直领域提供相应服务时,银行与非银金融科技公司的边界便淡化了。存管在银行的客户资金,受到严格的监管政策管理,以及严密的风控机制管控;而非银金融科技公司的支付、担保等服务中所涉及的资金,其所受到的监管要求则不同于银行,也缺乏有效的量化风险和管控风险的机制。那么,如何才能明确边界范围,确定银行和非银机构在Bank 3.0时代的合理定位,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呢?首先应明确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本质。

银行的本质之一是信用中介,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核心机构,银行应在着重关注资金端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的同时,做好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而金融科技创新公司,则通过提供创新金融技术和在垂直领域提供创新便捷的渠道服务与银行形成互补。

银行的另一本质是经营管理风险。银行因其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性质,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每一环节都面临风险,因此,银行的经营必须将风险防范与管理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既是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银行为实现创造稳健长效盈利所必须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金融科技的本质是科技,是运用科技创新技术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手段。因此,金融科技的重点在于如何利用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服务,用技术和数据能力助力金融机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平等、普惠、透明、开放的新金融。

2、进一步明确监管边界,建立公平合理的监管政策

(1)抓住金融服务的本质,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政策要求

银行的优势在于严密有效的风险管控,金融科技创新公司的优势在于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驱动。监管政策应透过各种创新金融科技或创新金融模式,抓住金融服务的本质,把金融科技所涉及的金融业务,按照其功能纳入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明确提供各类金融服务的机构准入条件,进一步确定清晰的各类金融服务的监管要求。针对同一类金融服务本质建立公平合理的监管政策,起到抓住本质进行有效监管的作用。

(2)建立监管沙盒机制,支持金融创新的稳定发展业态

同时,可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监管沙盒,创造出隔离开的安全试验区域,在试验区内放宽监管条件,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创新活力,对筛选过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型,经过隔离环境下的检测和评估,最终投入市场运行。通过监管沙盒机制,能让监管机构一开始就能监控和引导金融科技潜在的对金融系统的风险,在做好监控的同时允许和鼓励创新,使金融行业稳定和发展两大主题实现完美的平衡。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