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据和讯网数据来源显示,截至2016年末,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总额11852.9亿,比2015年末增加1670亿,增幅为16.40%,2016年末上市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74%,比2015年上升0.07个百分点。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大多处于1%-2%之间,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金融机构10%的不良贷款率警戒线。但对于金融来说,不良贷款率预示着风险的增大,对于资金流转和经济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各大银行都应重视风险增长,加强贷款审核和风控机制。

在银行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风险依旧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银行可以借鉴学习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于风险控制的手段及措施,从而加强银行的风控能力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率。

在普惠金融政策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下,越来越多之前享受不到金融服务的人群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获得借贷、理财等金融服务。而对于银行来说,银行本身的业务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分流使得几年来业绩和利润水平增长速度放缓。而互联网金融平台服务的更多的是小微企业、中低值净资产的人群,而这一部分人群也是传统银行之前尚未服务好的人群。若是银行想要扩展自身的业务范围,风控能力和风控水平都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而在银行拓展业务的过程中遇到了的主要两个问题是:群体信用水平未知难以评估信用风险以及缺乏抵质押资产无法覆盖损失。

(1)群体信用水平未知难以预估信用风险

银行在以往的存贷付业务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数据大多都是金融属性较强的属性,也就是所谓的结构化数据,比如银行用户的银行卡资金流向、大型企业的交易资金往来等重要信息。但在向小微企业和信用缺失的用户群体拓展业务时,银行发现自己无法通过内部的数据库得到能够准确反映他们信用水平的信息,并没有积累他们的交易数据、资金流动数据使得向他们提供金融服务的信用风险较高。

另外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加持下,小微企业可能获得了贷款但仍向银行申请贷款。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在为小微企业等群体提供服务时无法获得已有的借款记录,容易产生多头借贷的欺诈性风险。

(2)缺乏抵质押资产无法覆盖损失

对于银行来说,审核评估借贷人的抵质押资产也是来判断是否借贷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下的市场条件下,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非常强烈,小微企业贷款额不断上升。在缺乏对于小微企业信用数据积累的判断下,衡量小微企业还款能力主要是看他的贷款抵押资产,这又成了阻碍小微企业获得金融贷款的难关。银行对于抵质押资产的审核较为严格,而小微企业缺乏具有高净值的可抵押资产使得银行担心小微企业无法偿还贷款而资产又难以变现补偿损失,使得银行账面上的坏账率上升,使得银行的风险增大。

在面临信用风险数据较少和缺乏抵质押资产的情况下,银行进一步为小微企业等大众用户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风险系数也会较高。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务,银行在风控能力方面势必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和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提升自身的风控能力。

我们都知道银行已有的数据大多为一些大型企业的交易流水、资金往来等数据,而对于小微企业来说银行尚未覆盖到这部分用户群体的信用风险数据。因此结合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一些做法我们发现,互金平台不仅仅收集用户的金融数据,对于用户的社交行为、电商消费数据、好友圈子等数据也尤为关注。传统银行更为关注结构化数据,而对于互金平台而言扩展一些非结构化数据是在其金融数据不足前提下进一步考查用户信用风险的有力手段,像芝麻信用分中也会考量你的社交行为分数。因此拓展用户数据来源与维度成了银行互联网转型中的重要一步。

银行搭建平台收集数据

银行在互联网化的进程中业务形态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传统的依赖线下银行网点慢慢地延伸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直销银行等业态,数据入口也从线下往线上平台迁移。银行随着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自身平台也在不断做出改变,使得数据入口紧跟用户,做到跟踪用户数据,接下来从银行系电商平台切入洞察银行如何丰富数据来源与维度。

阿里小贷平台正是在淘宝、天猫这两个电商平台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了商户的销售数据从而能够为这些小微商户进行授信提供借贷服务。电商平台对于金融机构掌握用户消费数据、商户交易数据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银行也想要尝试搭建属于银行自己的电商平台。

下面我们以工商银行“融e购”平台了解银行系电商平台如何提升风控能力。

工商银行在2014年1月开展“融e购”电商业务,通过免费邀请大批品牌商户入驻,主要以B2C的个人商城和B2B的企业采购为核心业务模式,以类似于淘宝、天猫的经营模式打开银行电商的大门。“融e购”平台覆盖了数码产品、汽车、珠宝、服装等多个品类产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用户数突破3000万人,年交易额达到8700亿元,俨然不弱于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

工商银行达到“融e购”这一点上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在消费场景和数据获取上不落后于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往银行都是作为电商消费的支付清算环节,难以洞悉用户的消费偏好和需求,丧失了对于消费场景的争夺。这次各大银行纷纷布局电商平台要做的就是争夺消费场景,将自己的地位从后端转移到前端,从而获取用户的数据。

通过银行系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积累,银行一方面可以知道用户的消费偏好更好地从用户需求出发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回归到金融服务上,利用电商数据判断用户的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像“融e购”针对个人用户提供的逸贷业务。我们再将目光转移到企业用户上,银行系电商平台通过B2B电商服务为企业完成供应链上金融服务,使得银行更容易获得 这些企业的交易数据、资金往来数据,从而完善优化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总的来说,银行系电商平台扩展了传统银行的信息流,使得银行能够从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多方面了解借款用户的行为和信用水平,风控水平也随之提高。

互联网掀起了一阵商业模式变革的同时也带来并促进了许多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最热门的当属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与应用能够给各行各业带去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因此银行业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为自己的业务服务。

我们常说金融行业可以说是一个数据行业,各种金融活动背后其实都是数据的活动,每一家金融机构都拥有着大量的数据,要想将这些数据最后能够产生价值就需要技术加入。随着数据的数量以及维度增多,保存数据和处理数据的难度也在直线上升,这时候就需要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的改进帮助银行等进入机构做好数据处理工作,更进一步的提高风控模型建立、信用审核效率,降低风险。而对于一些不具备足够技术能力的中小银行来说,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技术输出和风控系统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银行研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

银行本身在数据积累方面有很大优势,在电商平台、网上银行等渠道的扩展积累之下,在电商数据社交数据上的不足也能得到弥补,可以称得上是大数据。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和处理速度快这四大特点,银行在拥有了大量的多维度金融数据后,接下来重点应该着手于提高大数据处理技术和区块链等技术。

要想利用大数据真正产生价值相应的基础设施、存储设备都需要进行更新,要先从底层开始推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提升分布式海量存储、分布式数据库、大规模资源调度与管理等关键技术,通过运维和管理的迭代才能提高大数据技术。早在2014年民生银行就已经和IBM展开合作,建立大数据实验室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为银行赋能。近年来四大行也纷纷和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就金融科技方面展开密切的合作。

技术能力得到了提升后,真正发挥作用要落实到技术的应用层面上,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研发出新的产品或应用才能体现出技术对于风控的帮助。下面将以区块链的技术为例看看对于银行风控的帮助。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中介、交易结果不可篡改和用户匿名参与等显著优势,这使其具备了推动金融业深刻变革的潜力,因此,自区块链技术诞生以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围绕该技术进行多方面的应用尝试,业务领域包括电子货币、支付结算、票据、供应链金融、反洗钱和客户识别等等。

今年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客户提供的电商供应链融资产品——“E链贷”,是将区块链技术优势与供应链业务特点深度融合,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农行涉农电商数据的基础上,向电商供应链的法人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商融资服务,功能包括订单采购、批量授信、灵活定价、自动审批、受托支付、自助还款等。

而中信银行也在官网发布公告称,推出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BCLC),这是国内银行业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信用证结算领域。

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的平台或产品能够进一步收集并处理用户数据,丰富大数据内涵,提高银行数据安全能力的同事加强对于客户风险识别和信用评估能力,为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操作便捷、定价合理的融资服务。

银行借助第三方平台进行风控

对于国有四大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来说,他们自身的金融实力和技术发展水平都较高,往往采取自身内部研发风控技术提高风控水平。但对于还有那么多分布在各大城市的城商行来说,技术水平就成了限制他们提高风控能力的重要难题。

好在互联网上不缺乏技术服务提供商,银行可以选择和第三方互联网金融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将一些风控技术业务外包给互联网平台帮助银行本身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之前的文章中所提到的“汇联金科”平台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

随着银行业和互联网的共同发展,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肯定是会不断增强以适应互联网金融下对于金融风险的更高要求。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