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Sequoia Capital是中国2017年第四季度第二活跃的风投基金,其在中国的团队名望颇高且极具慧眼。 上个月为《金融时报》撰写的一篇特稿中,红杉资本主席Mile Mortiz说中国企业家精神要比硅谷更出色,硅谷应该向中国学习。这一言论令人惊讶并引发不少争议,多数人认为硅谷的工作生活平衡更好,并不满Moritz批评硅谷员工奖金。作为一名自05年就断断续续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人,我认为Moritz在比较中国和硅谷时还有许多重大错误。

1 中国和美国处于不同道路上

美国应该毫无保留紧跟中国步伐,这个论点完全忽略了两国创企生态环境不同的事实。中国发展至今有其独特因素,以下是几个重要方面:

中国40年来一直是增长神话,国内总体呈乐观倾向并且相信现代化是有益的。在中国,关于自动驾驶汽车风险的争论没那么多,而且中国政府提供资金发展机器人技术以促进工厂现代化,而不是(像美国那样)试图保护制造业工作。同时中国有着14亿人口是个超级大市场,美国仅有3.2亿人;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达6.6亿,美国2.2亿;中国人才储备也更大,每年大学毕业人数是美国的两倍(800万 vs 400万),理工科人数是后者8倍。

中国科技生态系统,包括线上线下基础设施一直落后于美国。因此目前中国的机会比美国大得多,吸引了许多创企和投资者。这就是常说的发展中市场的优势:它们不仅追平差距,而且大跨越前进。

投资银行家转企业家Song Li博士(之前将创立的企业卖给新浪和Monster.com,后创立了中国最大婚恋公司珍爱网,后者由Match.com投资)说:"中国每一个有雄心的男男女女都感到中国的时机已到,都热切期望参与他们所见的'中国世纪'。"

因此,竞争十分激烈,速度决定一切。跑在第一并不够,你必须比他人执行更好。

但快速增长的经济也带来了问题:高通胀高房价,许多中国人财政压力大,而且源自超前的同伴的"地位焦虑"严重。他们同时还肩负责任,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让父母基本位于孩子责任之下。对中国创业者来说,创立企业不是与科技玩乐也不是什么"改变世界"的伟大计划,而是实打实在将来某个时候能赚钱的东西。

而努力以超前的时机就是现在,一些创业者因他们这种火急火燎、努力工作和焦虑付出了最终的代价--中国社会并不习惯关注精神健康问题。

所有这些中国特有的因素定义了该国创企的思维模式。敦促有着完全不同经验、期待和动力的硅谷创业家向中国学习完全没有道理。这两个生态系统完全处于不同的轨道上。

但不得不说这两条轨道有时确实交叉,接下来会细说这一点。

2 中国有几处优势,其中多数美国无法复制

Moritz在特稿中说,中国企业家十分节省,一个茶袋反复泡几次。这个做法如果硅谷愿意完全可以照做。但中国一些最大的优势很难在美国复制,比如中国一些区域得益于监管少。香港一个自动驾驶汽车发明人无法在当地测试,因此就将车带到了深圳测试。Sinovation Ventures 合伙人Chris Evdemon和我说:"美国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和所有与AI相关东西的抗拒与中国热烈欢迎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中国Crisper上最近的文章也是个例子。"

Sinovation的Evdemon总结道,中国政府从上至下推动创新意味了创企会面临的许多障碍都移除了。比如,中国目前正投资21亿美元建造一个AI研究园。他们同样还有大量更直接可使用的数据以及"尖锐的商业和社会问题需要这些科技来解决。再加上追逐这些的资本,整个行业呈爆发增长。"Evdemon还指出"中国现在可能顶尖人才仍不足(最好的人还在美国),但未来5-10年这一差距也会消除。"

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在企业走出去时可以带来规模经济。中国的Ofo已经投放了2000多万辆自行车,摩拜、Ofo、oBike和Gobee都在远至巴黎的地方开展了服务。中国的和在外华侨是重要资产。前者将科技、技术和联系带回中国;后者是企业扩张时重要的资源,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国移入移民可能很少,但以上两种人口帮助公司发展升级。

美国放宽技术移民可以帮助避免高等学校外国毕业生的人才流失,这些人的高额学费是美国经济重要增长来源;还可以避免纳税和填补技术工作岗位空缺的外国工作人员的流失。比如,上哪找美国需要的20万网络安全专家?

SOSV的William Bao Bean说,在基层管理层面"中国公司在没有中层管理的情况下组织良好,因为他们创新发明了一种分布式管理模式,和西方等级制不同。腾讯这样的公司并不是至上而下管理,他们是由几百个公司内的"小公司"组成,每一个"小公司"都有一个像CEO一样的产品经理。西方公司是一个巨大的金字塔型结构,中国公司则是许多小金字塔堆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金字塔。"

金钱方面,中国投资者投资得又早又大--种子轮和晚期中间轮的规模是美国的2-3倍。为什么?因为快速壮大规模很重要,大型合并可以减少大规模风险。

3. 中国(尚)不准备参与美国市场竞争

Moriz没明说的就是担心中国式创业精神威胁美国创企。但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大多数中国创企根本不关心美国市场。本土市场已足够大而且竞争十分激烈,需要一整个队伍的完全投入才能赢。

国门之外,中国创企竞争的区域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市场与中国的相似处是扩张的资产。西方数字文明(包括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香港还有几个其他地方)很少直接与中国数字文明冲撞。

GGV Capital的Hans Tung说:"这不是文明之间的冲撞,而是文明战线内各自竞争,让人想起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分天下。"

争夺主导权战争发生在东南亚、印度、非洲和拉美。(目前,俄罗斯主要自顾自)。

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视让我们得以一窥哪些领域会壮大以及将来的创企会出现在哪些行业。我们可以看到倡议中的欧亚之路(这条路可能会让著名地缘政治家Zbigniew Brzezinski生气)并不包括美国。

这并不是说中国创企完全避开美国。

一些在中国已经达到发展临界点的公司通过分销、合伙、投资或兼并已经进入了美国市场。比如,大疆无人机是全球消费者无人机领头羊;百度在硅谷开设了第二家研究中心;滴滴投资了Lyft;Bytedance向全球进军;阿里巴巴和腾讯投资了超过240家创企,包括许多美国公司;收购也在增加(腾讯购买了英雄联盟和部落冲突,Ninebot购买了Segway。)最近,上海一家公司开发的主要用户位于海外的对口型唱歌软件Musical.ly十月被8亿美元收购。

中国投资者和买家在美国颇具规模,通常比美国同类价钱出得更高。为什么他们能出这么高价?因为他们这样可以打开额外市场,而且国内股市市盈率高。收购将增加他们公司股价,超出他们所付出的收购成本。你可以称之为"股市套利"。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中国公司在美国退市然后再在国内重新上市。

因此,当中国公司着眼美国市场时,他们并不是要在那推出产品与美国公司正面交战,而是在美国投资、研发或秘密收购。

那些在美国推出产品的基本上推出的是完全原创服务,其中一些在本土市场已获巨大成功。

4. 美国对中国市场感兴趣,但进入困难

语言、生态系统差别以及监管都为外国企业家在中国创造了大量障碍。他们无法发挥出全部实力,即使有先发优势也无处伸展。如果中国分支不是完全自治(像一个新创企一样),汇报程序方面速度就会降低,这又增加了障碍。

除了极少的几家企业如去哪儿(百度收购的旅游搜索引擎)和北京的AppAnnie(移动分析全球领先者),很少有外国支持的创企在中国成功发展至一定规模。当然通常的例外就是苹果。

中国目前最成功的科技公司就是软银和雅虎加阿里巴巴以及Naspers加腾讯。雅虎的Jerry Yang在GGV最近一期"996"播客中说,雅虎在中国失败了那么多年,这是它在阿里巴巴方面成功的原因。在中国边做边学习让他们能够发现独特的机会。(披露:我依然持有几年前购买的雅虎股票(代阿里巴巴),当时觉得它们被低估了。阿里巴巴证明我是对的。也许Uber退出中国市场后都会表现良好,因为它在滴滴有股份。

最近许多跨境风投基金都将赌注下在了下一波中国独角兽身上,现在世界276家独角兽中96家在中国,其中许多家已经合并或插上翅膀上市了。

任何人可以研究硅谷,但研究中国需要跨越语言障碍并且足够了解中国的生态系统。这需要许多年,跨境投资者和专家是个稀少宝贵的资源。无外乎脸书在Hugo Barra出现在小米后聘请了他,这直接带来了最近Oculus/小米交易。如果美国不像中国那样送足够人去往其他国家学习或工作,它应该调整移民政策来吸引和留住人才。这样可以帮助美国留住在美国接受培训的中国人,这些人现在觉得中国更有吸引力。

如今预计3-4亿中国人学习英语。2015年,奥巴马建议应有100万美国人学起中文,打造新一代了解中国的美国领袖。我们现在进展如何?一些硅谷精英已经开始聘请中国保姆或将孩子送去中文学校。时间会证明西方能否补上这一空缺。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