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TOKEN发行是否需要KYC目前实践做法不一。基于TOKEN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证券以消费为基础兼具一定投资属性,TOKEN发行的KYC应该基于其体现其去中心化的特点来进行KYC。
一、TOKEN发行有关KYC的实践操作及其分析
目前很多区块链团队进行TOKEN发行时,是否进行KYC(Know Your Customer rule,即了解你的客户原则)以及如何进行KYC做法不一。有的基本不作KYC,按照参与者提供的地址作为个体识别;有的稍作KYC,即要求其承诺具体身份及相应身份证明的简单资料,但并不进行实质性审核;而有的则比较严格,要求提供身份证明材料的扫描件并要求拍摄手持证件的照片或动态视频,并要求承诺其资金来源合法。
这些对KYC问题处理的不同态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TOKEN性质的不同理念。笔者与应一些持有不同观点的项目方都进行了一些交流,但无论是认为需要还是不需要KYC,都对其中的道理语焉不详。笔者分析认为,认为应该进行KYC的人认为TOKEN发行是一种融资、而参与者是投资,则从融资角度,对融资方投资人进行身份认证是为了确保其具有相应的投资能力和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以及可以取得资金具有合法来源的承诺;而那些认为不必如此严格进行KYC的人则可能认为TOKEN发行主要不是融资,而只是一种产品销售,参与者主要是普通消费行为,则进行身份验证的必要性就不大。
二、TOKEN与KYC关系思考
TOKEN发行究竟是否需要KYC,如果需要,应该如何KYC?如果不需要,其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T,我们先来分析TOKEN是否为证券,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KYC问题的解决。
(一)TOKEN与传统证券内涵不同
对于TOKEN是否属于证券这一问题,世界各国尚未取得明确、一致的看法,据笔者所知目前全球只有新西兰、菲律宾(据说瑞士也可能会加入这一阵营)明确认为所有TOKEN均属于证券。
什么是证券?其具体涵义可以说是纷纭万象,可以有不同的角度的理解。通常认为,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也指专门的种类产品,是用来证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种特定权益的法律凭证。主要包括资本证券、货币证券和商品证券等;狭义上的证券主要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证券产品,其中包括产权市场产品如股票,债权市场产品如债券,衍生市场产品如股票期货、期权、利率期货等。如果我们概括一下,可以认为证券是代表某种权益的凭证,也就是说其主要是某种“价值”的代表,其本身并不具有与其他商品同等意义上的“使用价值”。
那么TOKEN是否具有价值?正如笔者在《为什么说ICO是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中所指出,由于TOKEN(即加密货币)是代表某种未来使用现金流权益(一般的传统证券如债券、股权都是未来收益现金流,而不是使用现金流),且TOKEN具有支付功能,其基础功能是支付记账费用,因此TOKEN是一种兼具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殊证券,而传统融资所发行的证券并无使用价值而仅具有交换价值。
(二)TOKEN以消费属性为基础兼具投资属性
既然TOKEN不仅仅具有价值,同时也有使用价值,那么他就不应从一种投资产品的视角来看待,而应将其视为兼具投资与消费兼有的“特殊证券”。而且笔者认为,对于TOKEN来说,其使用价值是首要的,而价值是由于其由于其所代表的服务模式越来越优良而通过供求关系而引起的价格上涨,而这种情况在任何商品中都是一样的。比如茅台酒主要是用来喝的,但同时它也可能因品质优良而同时价格不断上涨而一定程度具有投资功能,但不能因此认为其主要是投资品。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TOKEN的首要特性是使用价值,那么参与TOKEN就是一种消费行为,TOKEN发行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众筹。那么如何解释目前TOKEN动辄成百上千倍的涨势呢?那是因为区块链目前处于相当早期的阶段,如果未来TOKEN发行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商业模式和治理模式,那么目前的区块链项目与其潜力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在项目相当少的情况下,资金只能集中于某些项目上,那么就必然导致了某些“百倍币”“千倍币”的诞生。而实际上,目前项目已经逐渐增多的情况下,一些项目发行的TOKEN出现破产的已经屡见不鲜。如果认为是一种消费行为,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就不应该实行与传统证券同样的KYC要求。试想想,你会对买一瓶茅台酒、一块肥皂实名制吗?
(三)TOKEN的KYC应着眼于体现其去中心化特点
那么TOKEN既然是以消费为基础,要不要进行KYC呢?笔者认为也需要,但其主要目的在于尽量避免TOKEN发行造成中心化,尽量发挥出其去中心化分布式特点。区块链是一种以分布式去中心化提供服务功能的,假设该TOKEN服务相当优质,那么提前介入拥有大量TOKEN的人可能就会因垄断而大幅提高价格,造成其他人为获得服务而付出不应有的高价,这与区块链去中心化服务的初衷是相悖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对分散地持有TOKEN也可降低参与区块链项目的风险。
那么为了这个目的,应该如何进行KYC呢?虽然不进行实质性身份审核,但应坚持TOKEN参与的小额、分散原则,例如可以原则规定单个主体(包括通过其关联方)持有或购入TOKEN不能超过一定比例,如果事后有证据发行在违规,则可通过通过制定相应法律规范进行惩处要求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在目前阶段,可以要求参与者参与不能超出一定比例且要求其作出承诺其与其他参与方并不存在关联关系。
当然,在目前区块链发展尚属于相当早期的阶段,TOKEN发行的投资属性可能会相对于其消费属性更加突出,那么从金融监管的“合理承担风险”的原则,在坚持要求参与者小额、分散参与的基本原则前提下,可以适当要求参与者提供具有相应风险识别、承受能力证明材料。【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 张烽】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沙龙分享群。

非常感谢您的报名,请您点击下方链接保存课件。
点击下载金融科技大讲堂课件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