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最近,一段自曝被大数据“杀熟”的微博火了。网友“廖师傅廖师傅”吐槽称,他经常通过某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400元。偶然一次,他从前台得知酒店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也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查,却是380元。

看到“廖师傅廖师傅”的吐槽,网友也纷纷晒出了自己被宰的经历。如有网友反映,他和同事兼室友从公司回家的路线是同一条路,自己用打车软件叫车的时候多,室友很少用,但自己打车的消费金额比室友贵了七八元。

上述现象,民间有一个通俗的词汇可以一语概括——杀熟。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熟人社会,常言道“人熟为宝”,讲的是熟人好办事,关键时刻,熟人之间可以谋取更高的个人利益。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杀熟”被赋予了新的意思——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这种情况在出行、酒店、电影、购物平台上是比较常见的,学术点说就是“差异化定价”

在当今社会,通过分析用户上网行为、购物习惯、设备信息等,来对用户进行差异化定价并不是什么新奇事情了。

早在 2000 年,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就小范围尝试了价格歧视的定价手段。同样的 DVD 碟片,如果你是新用户,价格是 22 美元,如果你是一名被认为有购买意愿的老用户,价格就会动态调整到 26 美元。不过,在遭到用户发现并投诉后,亚马逊很快下线了这一尝试,并承诺不再进行价格歧视。

事实上,大数据技术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每个平台对用户的分析维度已经超过你的想象,每一笔交易甚至每一次点击都可能会被记录下来,通过数据的慢慢积累以及数据分析的提高,平台越来越能够精准把握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

但很可惜的是,很多时候这种所谓“千人千面”的技术,是把一些用户定位为“对价格不敏感”的人,这种用户往往能接受溢价、没发现调价、不在乎价格等等。在这群用户里面,可能存在真的对价格不在乎的,但很多时候,大多数用户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溢价”、“被杀熟”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一些连锁的快餐店在展示优惠活动海报或者图片的时候,往往会加上一小句话说明不同的地区定价可能不一样,还有火车站、飞机场的店铺不参与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拥有知情权。但回到大数据“杀熟”,往往消费者是没有这种知情权的。

诚然,企业要追求利润,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在发展初期可能需要经过烧钱、打价格战、发红包、各种补贴来吸引用户,到了后期,随着竞争进入精细化数据运营,在流量垄断的情况下,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使用便捷服务,往往对价格不再那么敏感,倾向选择熟知的平台购买服务,这让一些商家看到了“杀熟”的机会。

那么,利用用户的行为数据来“杀熟”是不是一个好的做法呢?

应该大部分人都不会这么认为吧。今年的315,媒体曝光了多个领域的大数据“杀熟”行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有一些消费者会选择一些更为“不作恶”的公司或者关注一些比价网从而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而采用“大数据‘杀熟’”的企业,追求利润的目的不一定能达到,反而败坏了自身的声誉。

所幸的是,“杀熟”现象被曝光后,多个平台已经悄悄修改了差异化定价,一些曾经被隐藏的优惠也恢复了。

作为普通消费者或者是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客户,我们怎么才能避免被“杀熟”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货比三家,除了亲自去看看不同的商家价格外,我们可以好好利用一些比价网站。比如,对于普通的商品,一般的比价网站都会囊括主流电商的报价,包括天猫、苏宁易购、亚马逊、唯品会等等;对于出行住宿,涉及酒店的比价网站有猫途鹰,涉及机票的比价网站有天巡网。同样的,对于打车和外卖服务,我们可以使用相同的办法——同时使用美团打车和滴滴打车,同时使用美团外卖和饿了么。

最后,笔者提醒一句:大数据“杀熟”行为防不胜防,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多关心一下身边的朋友使用相同的服务或购买相同的商品是否与你价格一样,一旦发现自己被“杀熟”了,请不要犹豫,立即联系客服维权。

(微信公众号:苏宁财富资讯;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见习研究员 谭子豪)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