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备案延期的风波还未平息,网贷平台又掀起了一阵“清盘风暴”。近期,沃时贷、麦穗金服、泓源资本等平台纷纷在其官网发布“清盘公告”,宣布即日起平台停止运营。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平台走到清盘这一步除了受银行抽贷、备案成本提升、恶意催收专项打黑行动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根源问题还在于平台自身粗犷的运营模式以及薄弱的风控能力。

发展模式简单粗暴,风控上的放松埋下了巨大运营隐患

车贷作为网贷细分领域较为成熟的资产,凭借着资产处置灵活、小额分散等特点成为网贷平台竞相抢夺的合规资产。尽管目前车贷行业玩家众多,但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产品同质化较严重,多为车抵贷产品。此外,目前车贷的业务模式较重,重人力、重线下,平台基本都是通过建立线下门店进行业务拓展。与此同时,行业的获客成本和获客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不少平台为了保证规模维持运营,不惜降低风控标准,甚至明知车辆已经押证,仍以押车向车主发放贷款,也就是常说的“二押贷款”。对于车抵贷模式而言,风控首要原则是“控人”,其次才是“控车”。对借款人的资质把控放松了,自然容易产生逾期,逾期后又产生高额利息,借款人还不上最后引发暴力催收,形成恶性循环。

据了解,本次清盘的江苏车贷平台沃时贷在其停运公告中提及其逾期及坏账率持续增长,足以看出平台长期以来在风控方面的审核不严,最终导致垫付资金压力过大难以为继而清盘。

银行抽贷、打黑风暴迫使行业陷入困境,贷后环节从利润点变为成本点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一年之内涉及车贷业务的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由590家减少至384家,缩水比例超三成。一年之内,行业由盛转衰。

最早的衰退信号,可以说是从银行抽贷款开始的。自从监管层对现金贷进行限制后,银行大量的资金抽离出来,而车贷行业成为了这些资金的主要流向之一。与银行的合作模式中,业务拓展、风控催收都由车贷平台承担,银行负责放贷,双方签订保底协议。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车贷资产有抵押、处置灵活且业务模式成本低,合作意愿自然很高。然而,今年以来,在国家强调“降杠杆、去风险”的背景下,车贷与银行的这种合作模式被叫停。

当不少车贷平台还来不及消化银行资金抽离面临的运营压力时,监管层对暴力催收的专项打黑行动则迫使这些平台进一步陷入了困境。业内人士透露,长期以来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通过利差获得利润的空间已严重被压榨,不少平台转而依赖“贷后催收”环节来赚钱。借款人一旦逾期,平台将采取强制拖车,一次收取1-2万元拖车费不等,弥补了借款利息上的利润不足。一方面,由于某些平台对前期风控的轻视,逾期和坏账增加,不良资产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监管限定综合借款利率、逾期罚金,全面禁止强制拖车和上门催收行为,不良资产的处理时间周期变长,公司运营成本、垫付资金压力变大。同时,面对网贷整改政策不断趋严、细化,这类平台最终因抗不住资金周转压力而被迫选择清盘。

阵痛不可避免,行业将朝精细化发展

显然,经过前期的野蛮生长,车贷行业快速扩张的后遗症开始爆发,进入了一个阵痛调整期。随着监管的持续进行,洗牌速度进一步加快,行业集中度将继续上升。车贷平台唯有在获客能力、放款时效、风控实力、金融科技等方面塑造自身优势,提升运营效率,较少逾期和坏账率,才能在行业大洗牌中站稳脚跟。事实上,市场也在传递这样的信号。据网贷之家发布的车贷平台发展报告显示,从2017年到2018年,行业集中度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目前已超过50%。

尽管车贷平台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整个2017年P2P车贷总规模已达2477亿元,同比增长36.7%。盈灿咨询车贷报告指出,受益于汽车市场持续发展的外围红利以及车贷市场较低的金融渗透率,车贷业务需求依然旺盛,到2020年P2P车抵贷市场规模将达到1.4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监管是为了激浊扬清,推动行业精细化发展。从中长期看,主流平台有望在行业整顿后迎来车贷市场份额和投资人的双增。而作为投资人在选择车贷平台时,则应该重点考察平台的风控实力、合规程度以及一贯的经营风格是否稳健、规范。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