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站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促进金融稳定发展成为各界关注话题。在“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开幕式环节上嘉宾们聚焦此主题,描绘中国金融开放与稳定新蓝图。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在开幕式现场致辞。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以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陈文辉发表主旨演讲。开幕式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顾良飞主持。

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进步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金融提出的要求。顾良飞在主持环节表示,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近一阶段金融发展的重要任务。

“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是一场融汇不同理念、激发观点碰撞的思想盛会,更是一场引领行业思考、助力金融发展的探索盛会。”顾良飞表示,希望能在新时代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寻求更规范、更高效的金融工具,共建更健康、更稳定的金融环境,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进步。

合理有序推进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能带来繁荣和发展

吴晓灵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划时代的巨变,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40年来,中国金融改革砥砺奋进、昂扬向前,有力地支撑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40年来,正是因为对改革开放的坚定推进,中国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吴晓灵表示,在新的起点上中国也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环境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使得中国经济的债务率急剧攀升;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着传统金融的变革和新金融的发展,但创新的试错也带来了秩序的失调和风险的积累。在繁荣与失序并存的时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中国的金融业能否在降杠杆和化解风险中稳步前行;在创新与公司治理不相协调之际,进一步打开大门能否保持中国金融业的竞争,这一切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合理有序地推进金融业的对内对外开放能够给一个国家带来繁荣和发展,反之则会带来危机和萧条,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金融改革开放之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我们金融人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吴晓灵表示。

十年金融危机有很多可以思考和改进的方法

在主旨演讲环节,周小川以十年金融危机为背景介绍了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以及政策制定领域有所推进及有待研究的方面。

周小川表示,金融危机刚一爆发,金融界和政策界就结合其他学科研究应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他介绍,从2008年底开始,国际组织就逐步提出一些经济系统、金融系统和金融市场的顺周期问题,要求引入逆周期措施,最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逐步形成和出台以后,又进一步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G-SIFIs)增加了逆周期调节的要求。2015年又在G20峰会上引入了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措施。这些都是为了增强系统的逆周期性。这些研究系统稳定性的做法,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借鉴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经验。

他举例介绍,这些学科包括控制理论、电子工程等。

周小川指出,未来应该更多地考虑运用连续函数作为政策制定和政策响应的方法。

他介绍,现在的规制,特别是金融系统的规则,有很多是0/1性质、黑白性质的,即非0即1、非黑即白;还有的分少数几个台阶,用不同台阶来应对不同的情况,但是较少完全运用连续函数。

他介绍,法律制定,包括金融调控规则的制定,如果按法律条文写的话,确实是0或1、黑或白,或者是台阶式的,这样比较容易描述,而连续函数式是不容易描述的。如果从调控角度,从实现系统稳定性角度来看,应该说连续可能更容易实现。

此外,针对金融危机发生原因,传统的经济学和写文章的方法比较注重于单变量的逻辑关系,由A产生B,由B产生C,这样的做法都是强调了某一条逻辑路线,但实际上金融危机发生肯定很复杂,所以有可能是多种变量,不是单变量能解决的,可能需要向量的分析和向量的思维才能够做得更好。

新时代金融开放与稳定发展:引入“活水”  过滤“污水”

陈文辉在主旨演讲环节做了“新时代金融改革开放与稳定发展”的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介绍了银行业和保险业近40年的开放历程;当前银行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银行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有效平衡开放与风险的关系。

在开放历史方面,陈文辉介绍,过去40年,金融对外开放全面提升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和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在开放必要性方面,陈文辉指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从内部动力看,银行业和保险业需要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中资机构“走出去”要求实施内外一致的金融制度,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与此同时,中国金融行业已具备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在开放领域方面,陈文辉表示,中国银保监会将积极推动各项开放措施落地:一是放宽外资投资和设立机构条件。二是扩大外资银行业务经营空间。三是优化外资机构监管规则。

在对外开放的风险防范方面,陈文辉表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将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把握扩大开放和防范风险平衡的原则,完善监管规章及配套制度建设。二是坚持稳妥有序、平等互利。三是补齐监管短板,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清华金融评论》再出发

在开幕式环节还举办了《清华金融评论》创刊五周年专场活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清华金融评论》主编廖理教授为《清华金融评论》创刊五周年致辞。

《清华金融评论》自2013年11月创刊以来,累计出版纸质刊54期,发表文章1500余篇,汇聚了专家学者1500多位,累计发行纸质刊60余万册,举办100余场会议活动,邀请30余家机构加入金融家理事会,服务了20多万读者,逐步形成了由杂志发行、会议活动、金融家理事会、研究交流等构成的全方位的产品服务体系。

五年以来,《清华金融评论》始终坚持“顶天、立地、学术、政策”的办刊原则,以分析研究经济金融形势、解读评论经济金融政策、建言献策经济金融实践为办刊内容,以推动金融变革、引领金融实践为办刊目标,为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者提供智囊服务,为金融机构等经济组织的决策者提供咨询服务,为经济金融类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者搭建交流平台。

廖理在致辞中表示,《清华金融评论》今后要继续坚持办刊原则、办刊内容以及办刊目标,紧紧依托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以及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的强大科研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经济金融政策制定部门、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学术科研机构的联系,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和内容质量。《清华金融评论》未来将从内容观点化、功能立体化、视野国际化三个角度努力办好刊物。

2018年5月19日至20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承办、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和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协办的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办,论坛以“新时代金融改革开放与稳定发展”为主题,探讨中国金融的当下与未来。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已于2014年和2015、2017年成功举办三届。百余名国内外政、商、学界精英,数千名参会嘉宾共议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金融业界、学界及传媒界引起广泛关注。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