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扫描分享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

规模高歌猛进的时代或许难以再现,银行理财行业正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初心和本源。已经落地的资管新规、资管新规细则、理财新规和正在酝酿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框定了22万亿元银行理财资金的转型路径。

尽管近期下发的文件相关要求较过去略有宽松,让银行资管人士获得了松口气的时间,但规模的缩减、红利的消退、产品创新压力、子公司定位之惑,以及压在银行资管心头的“2020年过渡期届满”的整改要求,让人并不轻松。

业务转型压力大:完全替代老产品很难

理财业务转型过程中,银行资管部门面临的挑战包括:打破刚兑,实现产品净值化转型,在过渡期内处置存量非标和股权类资产,筹备理财子公司等。

这些挑战带来的焦虑和不确定性在于,银行对于新规要求下的理财业务转型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客户对银行净值化产品的接受度,压降非标资产过程中的风险暴露,投资决策体系和风控体系构建,理财子公司和银行系公募基金的定位区分、与母行如何联动,都需要探索解决路径。

2020年底的过渡期限,令银行资管高管感到压力。某大行资管部门高管坦言,从该行实际情况看,过渡时间仍相对紧张,尤其是考虑到存量非标资产的处置问题。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客户对净值型产品的接受程度看,过渡期时间有限。

老产品规模持续压缩的同时,净值化的新产品对客户吸引力不足怎么办?资金来源方如果大幅收缩,流动性风险怎么解决?

建设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兴华认为,净值化产品现在增长较快,但在两年半的过渡期内仍无法完全替代预期收益型产品。“过渡期后应该还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来实现产品的净值化,这也是一个考验。”

据了解,资管新规出台到相关细则落地期间,理财规模增长乏力。邮储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步艳红表示,邮储银行自资管新规颁布后,就停止新发预期收益型产品。市场上供给的理财产品规模,在4月27日至9月30日期间下降了将近800亿元,降幅达10%。

不过,银行资管部门高管普遍认为,后续下发的资管新规细则等文件,为过渡期存量问题的处置预留了空间。

子公司定位很困惑:与母行是亲近还是疏远?

尽管在中小银行纷纷宣布拟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同时,大行仍默契地按兵不动、忍而不发,但对所有具备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银行而言,设立理财子公司是监管要求,也是它们继续深耕理财业务的必然选择。

子公司到底如何组建和管理?和母行其他业务条线如何联动?和母行旗下的基金公司如何区分定位?与市场其他资管机构相比,如何具备竞争力?市场和行业对于理财子公司的讨论和设想都不少。

有股份行资管部门高管认为,理财子公司不见得要由母行独资拥有。平安银行金融市场总监王伟认为,银行主要控股的同时,可以吸收社会多方资金来补充资本。

“银行也未必一定要控股(理财子公司)。”中信银行资管中心副总裁罗金辉认为,如果难以切断理财子公司和银行间的信用连接,将不利于打破刚兑。他说,理财子公司的注册资金也不需要过高。因为资产管理业务本身是轻资产业务,在打破刚兑前提下,10亿元资本金就足够了。

“母子”之间,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关系,也是市场热议的问题。一方面,独立市场化运作有利于隔离风险、打破刚兑;但另一方面,“另立门户”意味着来自母行的支持可能减少。业内人士担忧,在银行资管转型过程中,母行还愿意投入多少资源。

“在银行资管整个利润占比下降过程中,母行或集团对于银行资管的认可度和未来资源投入的边际在哪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压力。”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李岷表示。

不过,华夏银行理财销售并没有过多依赖母行渠道。李岷介绍说,目前华夏银行已开始通过城商行、农信社等渠道销售产品,且销售量较高。未来,华夏银行的资管子公司,除了通过母行渠道,还将通过同业机构代销,互联网平台引流等方式销售产品。

他透露,华夏银行资管子公司正在筹备中,包括选址、人员配备、市场化体系搭建都在逐渐准备。

[Source]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为作者授权未央网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猜你喜欢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
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